创新意识创新萌芽创新之路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摘要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时,师生共同讨论三个回形针,一张卡通信纸的用途。并动手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回形针的用途。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不思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便能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要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树立现代学生观,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身心发展潜能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以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的的学生主体观。主体性是学生的内在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我们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从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安排得滴水不漏。让学生写作文,更是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甚至于压迫学生背几篇老师指定的范文,在考试时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做练习,也是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在学习上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去开动脑筋,提问质疑。然而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复制能力的提高。 二、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并做到使教学手段丰富、新颖,有独创性,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意识的熏陶,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在上《五人墓碑记》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在讲台上放一个天平,在天平的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上周顺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上众多凡夫俗子或者高爵显贵却贪生怕死者,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教师这样做可谓别出心裁,手段新颖富有独创性,学生们兴致非常高,思维的阀门一下子被打开,同学们各抒已见,课堂上气氛活跃,最为关键的是学生较快地进入情景,很快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又如:在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特级教师钱梦龙利用一个水杯、一包盐、一块木头这些简单教具来生动活泼的演示海水的浮力,新颖、别致。上课时,在水杯中放入木块,观察木块上浮的程度,然后,在水杯中慢慢加入盐,再细致观察木块上浮的程度。通过实验知道,水中含盐量大,水的浮力越大,从而说明死海因为含盐量高,所以浮力特别大,人在死海里游泳不会下沉,不会淹死。这样,学生非常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掌握了科学的知识。教师的富有创新意识的灵活的教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例如《孔乙已》的主题,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小说“揭示了为封建科举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其实鲁迅自已只说,“《孔乙已》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定尊于一说,别无他议。千千万万的教师这样教,亿万的学生这样学,再也没有什么创见了,应该说在封建社会,爬上去的知识分子毕竟只是风毛麟角,没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已呢?这存在着一个自身因素的问题。孔乙已自身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学会自下而上才是我们今天从学习这篇小说中应获得的启示。这是一。其二,小说中的人们,对孔乙已这样的苦命人是这样冷漠,是不应该的。今天,我们要予以同情与温暖,不能那样冷漠,我们要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如果这样理解,我们今天学这篇课文才有现实意义。再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胡屠户骂范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这个主张一提出,马上引起了争议,有的同学说,胡屠户这个人,从做为范进的岳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岳父,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有了范进这么个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又一半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又引起了一片争议。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此时,教师适时组织读议:“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文,然后将你们所提的问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看看胡屠户究竟是怎样的人?”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当时这种情况下,胡屠户由于深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有前途的,没中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不成器的,没有用的,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而不能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已质疑,自已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古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已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已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古诗《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房子旁边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认为小溪不应绕屋而过……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例如,学生表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中诗人询问苍天的场面时,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作者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仰天长叹的……学生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获得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教师质疑多,学生质疑少。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如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还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讲《小抄写员》时,我让学生大胆质疑,有学生说:“尽管这篇课文的课前提示中说叙利奥的父亲是一个关心、疼爱孩子的人,可是孩子连续为他抄了四个月的签条,他居然没有发现,他怎么会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气氛宽松了,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书目、资料: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陈玉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05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万福、于建福、和平出版社、2000、03 3、〈〈中小学教师21世纪素质教育资料汇编〉〉、桂林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4、〈〈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浙江、马伯成、人民教育出版、2001、05 5、《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网页资料 钱林辉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