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对语感理解的误区(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孙夫振  

  

           走出对语感理解的误区

                              石家庄.新乐一中   孙夫振

  

    近年来“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叶圣陶曾指出“文字

  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

  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应当把培养学

  生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觉得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原因就

  在于教学中没有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只要把语文教学的目标调整

  到培养语感上来,就能够摆脱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

    培养语感如此重要,而“语感”又究竟是什么呢? 前辈专家虽然

  提出了“语感”的概念,但并未就此作出明确的概念界定, 以至人们

  都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阐释,对于语感的特质是什么,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众多的说法当中,不乏真知灼见, 对语文教学实践有科学

  的指导意义。但是也有一些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应该注意

  分辨,以免走入误区。试想,对“语感”这一基本概念理解有误, “

  培养语感”的方法、过程还能正确吗? 以此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活动能

  不出现偏差吗?

    常见的错误认识是对“语感”一词作简单化,表面化的理解, 大

  概觉得“语”就是语言,“感”就是感觉,所以“语感”就是对语言的

  感觉,于是就得出“语感”属于感觉这一心理范畴(《论语感及语语言

  教学对语感的作用》伊道思,李中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93.7) 。

  还有人把“语感”的“感”理解为“情感”,有人给语感下定义说“语

  感”就是人们在“学习、使用语言时”“出现的指向语言本身的情感”

  (《中学语文教学》93.5《语感本质浅探》洪梅)。

    最普遍的,也最有影响的说法是“语感”属于感觉, 并且在此基

  础上,把语感和理性的思维对立起来, 强调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直

  觉程度,即在一听一看之中,无需凭借有关知识进行理性思考, 便能

  不同程度地领悟出某个词或某句话的含义、情味等”(《语感.思路.联

  想》刘志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93.12)。 或者说“语感就是对语言

  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即一听就明,一说就请,一读就懂, 一写就

  通。不需要进行分析,而能够直接领悟。”(王尊政《漫谈语感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93.12)。还有人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敏感到什么程度?敏感到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 在一读一听

                         . 1 .

  

  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 情味以及在具体运用

  中细的差别等等,既不费时间,也不费精力, 似乎达到了自动化的程

  度”(《语感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地位》杨炳辉,《中学语文教学》94

  .3)。

    首先说, 语感是属于感觉这一心理范畴吗?心理学给“感觉”下

  的定义是“感觉就是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管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我

  们头脑中的反映。”(《心理学》伍棠棣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年出版)感觉只是认识事物的开端,是事物对人脑的最初刺激,是形成

  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例如人的视觉、 听

  觉、味觉、嗅觉器官对外界的色彩、声音、气味的反映。 这时的反映

  是直接的,是简单的,它不包括其后的复杂心理过程, 人们对语言的

  感觉最初也只是对声音(口头语言)、符号形象(书面语言)的反映,从这

  个意义上说,任何听觉、视觉健全的人, 都能感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

  言,只懂汉语的人也能感觉英语、法语、俄语、日语……, 很显然,

  他能理解汉语所表达的意思,而不能理解其他语种所表达的意思, 他

  对汉语有语感,而对其他语种没有语感。 这就充分证明了语感并不是

  或不仅仅是一种感觉。

    还有,“语感”也并非总是“一听即明”“一读即懂”的, 有的

  语言材料需要读多次,经过反复思考才能明白, 甚至有时还不能完全

  明白它的丰富、深刻的含义,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据说, 毛泽东

  曾讲过《红楼梦》要读三五遍才有发言权。经过了一系列的判断推理、

  分析、比较之后才把握了语言材料的含义,这能不算有语感吗? 看来

  语感和逻辑分析不是截然对立的。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语言理解中确实存在的“一看就懂”现象呢?

  我更相信这样的说法:“不需要有意识地思考, 在一读一听的瞬间就

  会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而且理解得深,品味得切。 这是因为多次的

  认识,多次的实践,多次的重复, 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了牢固

  的联系系统,所以,以后只要有一定的语言信号刺激, 就会应该作出

  判断,表面看来似乎是不假思索,其实是早有理智的思考作基础。 这

  就是巴甫洛夫所指出的那种直接的理解,‘人们记得最后的结论, 却

  在其时不计及他接近它和准备它的全部过程’(《巴甫洛夫论的心理学

  象》)。”(《语感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地位》)杨炳辉,《中学语文教

  学》94.3),“由于这种直接的理解与知觉的过程已经结合在一起,在

  瞬息之间实现,所以感觉不到任何中介性的思维参与”(《语感的心理

  机制与训练训略》)钱巨波,《语文教学                         

     . 2 .

  

  

  与研究》97.9), 不能因为感觉不到思维的参与而否认它的存在。

    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也有一些似乎是不用思维分析推理计算就能

  “感觉”的东西,如1+1=2,3×7=21; 飞驰的火车比自行车速度大等

  等。但数学, 物理界当中怎么没有人提出“数感”“物感”等理论?

  怎么也没有人力图培养学生们不用计算不用分析,对数学、物理问题一

  看就会、一作就对的能力呢?如果真能培养那样一种能力, 科学的发

  展该多么神速啊?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由于对语感认识模糊,认为只要用感官接收语言息号的刺激, 就

  能立刻领悟其中的含义,不必有思维的参与, 于是就否认语文学科中

  存在的科学性、规律性, 想当然地反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分析训

  练,反对讲授语文知识。 例如有人认为现在“语文教学已经走进了这

  样一个误区:以学习所谓系统的语文知识为目标, 以罗列知识描绘知

  识树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以知识的静态描述和机械记忆为主要教

  法、学法” (《语感及语文教学对语感形成的作用》伊道恩,李中立)

  “处理教材时把生动活泼的教材当成一大堆死气沉沉的知识点, 因而

  将课文抽筋剥皮,弄成一付骨架,而不引导学生涵咏体味, 挖掘人文因

  素,情感因素。”(《对<思考>的思考》汤登科,《中学语文教学》96

  .12)以至于有人对一个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 从内容目的到方法予以

  彻底的否定(《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马智强,《中学语文教学》96

  .4)以为只有回归到传统的语文教学老路,才能培养语感。

     那么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怎样培养语感的呢? 无非是“熟读背诵”

  “长期积累”“贵在自得”(参见《浅论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钟银生,吴绍强,《语文学习》94.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就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被人所津津乐道的法宝。 难道这些不正是造成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的原因吗?书当然要多读,熟读, 这无可

  非议,但是否一味地读下去就一定能通呢?语文学的是母语, 可以自

  然习得,有的人可以无师自通,可以“自得”可以“自见”, 但在语

  文教学活动中一味强调“自得”“自见”还要老师干什么呢? 关于这

  个问题,吕叔湘先生有一段话,可以说是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学习语文,学习什么?大家最关心的是读和写两件事。

    怎么读?三国时代有一个董遇,他有一句有名的话, 叫作读书百

  遍,而义自见。后来还有人嫌一百遍太少,乘以十,变成‘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这是古人                                . 3 .

  

  

  信奉的读书法。写呢?杜甫他老人家有两句有名的话, 叫做‘读书破

  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读的书多了,自然写得出好诗文。 这是古

  人信奉的作文法。

    这种方法灵不灵呢?要是字字照办,恐怕不会很灵。 和尚念经会

  背诵如流,却未必懂得其中奥妙,博士买驴,书券三张, 未有“驴”

  字。博士该是读过不少书的吧,可是他不会写一张契纸。

    这样说并不是提倡读书无用论的意思。书是应该读的, 有的书还

  是应该熟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能真正理解, 而这是要有人指点的。

  读书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而不那么写,这也是要有人指点的。

                            --- 《语文学习讲座丛书》

  序

    可见一味地百遍千遍地多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老师的指点, 当然

  这里还存在着一个怎样指点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老师的指导、 讲解还

  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语言可以自然习得, 也不能因为语文学科的

  规律性还没有被人们准确、全面地把握, 就忽视老师指导的重要性,

  做为语文老师更不能藉此推卸自己的职责。 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是,

  在目前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随意性, 不

  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围绕明确的教学目的组织教学,

  不能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语文能力, 现在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过于繁琐的

  “填鸭式”的讲解分析与散漫无序的“放羊式”的教学方法是并存的,

  这两种教学方法同样是有害的。

    学语文强调熟读而自得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 而且还会

  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像步入了一个黑胡同。 从

  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兴趣的建立与保持主要靠对于活动的理解, 以及

  在活动中能获得正面的回报与激励。在中学时期, 尤其是高中阶段学

  生的思维的理智性逐渐增强,学习活动越来越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目

  的性,兴趣不能再单凭好玩、新奇来诱惑。 学习某项内容如果学而不

  通,学而无用,必将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语文学习的现状是

  大部分学生学语文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怎么学,学了没有收获, 语

  文课上和不上都一样。在这种状况之下, 我们还怎么奢望他们能够百

  遍千遍地读书,并且“自觉”“自悟”“自见”呢? 传统的教学方法

  的确造就了韩愈、苏轼及至鲁迅等少数的大小文豪, 但又有数不清的

  孔乙己们至死也没有走出那个黑黑的胡同。古人                  

            . 4 .

  

  

  之所以不得不读读读,背背背,绵延千年, 是由于他们的背后有先生

  高高举起的戒尺,不知大声呼唤要回归传统教育的人们, 现在是否已

  经准备好了戒尺,以惩戒那些读读读,读不通就不想再读的孩子。 “

  读书百遍,其义不见”那将怎么办?再读百遍?学语文, 贵在自得,

  贵在自悟,“得”不了,“悟”不到那将怎么办? 就此我曾请教于同

  事某,某肃然正色道:“没办法!”斩钉截铁。我愕然哑然。

    当今的社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人们都要求提高效率,同时,

  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呼声也很强烈。 一篇课文千遍百遍地去读已不符

  合时代要求。

    那么语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怎样理解它才更准确, 才能对语文

  教学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呢?

     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翻查字典

  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 对于

  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文艺作

  品的鉴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灵敏

  的感觉”这里的感觉并不是“直觉”也不是一种不需要思维参与的“

  下意识”,而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正确、 丰富的了解力”即理解

  语言的能力。其实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语感敏锐的人”“见了‘新绿’

  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 见

  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等等, 这里

  的“感到”也并非心理学中“感觉”“直觉”而是一种理解, 一种由

  语言所唤起的联想。 吕叔湘先生更明确地指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

  感”使学生具有“直觉地感觉”语言正误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直

  觉地’不是什么本能,而是已经养成的语言习惯在那里起作用”。

    这样说来, 语感应该是依靠在长期语言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和良好的语言习惯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经验来源于实践,习惯也是在实践中养成的, 语感应该在实践中

  培养。语感固然可以在不自觉的语言实践中, 由于生活交际的需要,

  经常听说读写,慢慢地培养,但这样效率低,耗费时间长, 怎样提高

  在实践中学语文的效率呢?就应该把不自觉的,盲目的, 无序的实践

  变成一种自觉的,有明确目标的,有序的, 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的实

  践活动。这个活动就是语文教学。所谓“摒弃由抽象到个别, 由规律

  到实践的语文教学思路, 借鉴儿童学语言的套路与传统语文教学重积

  累,重运用的有益经验, 真正回归到以培养语感为支点的语文教学轨

  道上来。                             . 5 . 

  (《语感中介设定与描述》敏彦《语文学习》97.4) 就是主张取消语文

  教学,取消语文课,取消语文教师,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违反

  认识论的基本常识。语感的培养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 这理论就是正

  确、科学、有用的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和语言的基本规律。 只有在正确

  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更快、更好地积累、巩固正确的经验, 修正经验

  中的错误成份,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敏锐的语感。

    老一辈的语文教育专家都十分重视语言和语文教学规律的研究,

  总是力图使学生盲目的不自觉的语文学习变成有章可循, 科学有序,

  高效率的学习活动。叶圣陶、夏丐尊先生在二、 三十年代就写出《文

  章作法》《文心》等著作,指导中学生的读书和作文,吕叔湘, 张志

  公先生的毕生精力也主要投入到语言规律的研究中去。 吕叔湘先生坚

  信语言是有规律的, 他曾在为《语文常谈》作的序中指出:“还有人

  说中国话就是没有‘文法’, 历代文学家都不知道什么叫‘文法’却

  写出好文章;可是他回答不上来为什么有的话公认为‘通’, 有的话

  公认为‘不通’,后者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不符合‘文法’, 不幸的

  是,诸如此类的意见不是来自工农大众, 而是来自一部分知识分子。

  这说明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确实还有待于普及。 ”更不幸的是现在有

  一部分不承认中国话有文法的知识分子还是语文教师。 叶圣陶行生认

  为课文无非例子,学了之后应该能够举一反三, 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不教。假如文章中没有普遍的规律,一篇文章怎么会是例子? 这个例

  子是阐明什么的?学了一篇又如何能举一反三? 又如何能达到不教?

  当然我们也承认现在对于语言知识和语文学习的规律研究还不够, 尤

  其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方面,还没有做到精要、有用, 显得有些捉襟

  见肘,左支右绌。这正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和探索的。

    再看今天的语文讲台上, 很多的语文教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的原则,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通过给学生画知识树, 在教学中结合

  思维种练来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如魏书生,

  宁鸿彬,钱梦龙,顾德熙等。

    大量的事实都证明,语感并不是天生的直觉, 也不是玄妙的“顿

  悟”,而是一种基本的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种语文能力的

  培养应该依据科学主义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教

  学也应该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运用语文知识和规律

  培养语文能力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认识,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够适

  应二十一世纪的要求,走出少慢差费的徘徊局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 6 . 

   作者邮箱: Ssf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