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解题技巧与步骤(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广铁一中 陈暾 通讯处:广东广州铁路第一中学 邮编:510600 电话:13710389386 【摘要】高考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本文阐述了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解题技巧与步骤。 【关键词】文章阅读 方法 技巧 步骤 2004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历年来高考对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考查是在第Ⅰ卷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04年考查考点是: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依据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内容,特别是针对题型特点,本文对阅读方法、解题技巧与步骤 进行了探究,现阐述如下: 首先要熟悉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基本情况。 第一,了解试题选材特点。一般来说,此类文章选材范围广,内容新。选材以反映和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为主,例如,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环境保护、生命科学、考古科学、人类文化等。1992年高考的“中微子”,1993年高考的“生物降解”,1994年高考的“四角龙”,1995年高考的“外星人”,1996年高考的“新型造纸厂”,1997年高考的“颅脑与肠脑”,1998年高考的“转基因作物”,1999年高考的“冬眠动物”,2000年高考的“降低光速”2001年的“铜奔马正名”,2002年的“沙尘暴”2003年的“ 全球变暖的危害”等都属于这类文章。 第二,熟悉考题干扰设置方法。 1.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即所设置的选项不是从全文主旨去理解内容,而是背离主旨,抽取只言片语,组合成貌似正确的理解,误导考生作出错误选择。 2.混淆范围。 命题者常夸大的是事物的范围、作用、程度,或者任意扩大概念外延等,引诱考生落人圈套。例如1997年高考题第21小题的D选项就可以说是有意混淆了范围的大小。因为原文第二段说“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肤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而D选项说成是“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显然是把“肠脑”的概念范围缩小了许多。 3.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例如1998年高考题第25小题的A选项就是用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已经推广种植的品种概括了在实验室种的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 4.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5.因果颠倒。即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如1999年高考题18小题B选项就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因为原文第二段指出“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心脏就收缩;当钙离子排出心脏细胞时,心脏就舒张”,这是所有冬眠动物和非冬眠动物的“心脏工作原理”,而B选项却把它说成是“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6.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7.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例如,1999年高考题第20小题的B项“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就是如此。因为从原文第二段看出,科学家们认为传统的关于冬眠的奥秘的解释,只是没有触及冬眠的根本原因从而推测冬眠最终是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科学家的新发现只能说明他们的认识深化了一步,并不能说明他们怀疑或否定传统的对冬眠奥秘的解释。 8.偷换概念。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比如1999年高考题,第17小题的B选项,是因为偷换了概念才错的。因为原文第一段是说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而B项偷换成了“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此外,还有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混淆,衍生他意,错误整合等都是常见的设置方法。 其次,熟悉掌握文章内容、获取文章信息、根据文章内容或信息进行推断的方法 一、借助逻辑常识,准确掌握文中的重要概念,掌握文章内容。 1.要了解逻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关系: ① 同一关系 ②属种关系③交叉关系 ④矛盾关系 ⑤反对关系 3.还要弄清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4.概念要明确,不能任意扩大缩小或转移偷换。 二、借助语法常识掌握文章内容 1.确认指代词的含义。 常用的指代词如“这”“那”“这些”“那些”“它”“它们”“此”等,作者为了行文简洁,常用这些代词替代文中的各种信息、观点、例证等,依据沿境选取最接近代词的句子或内容,确认每一个代词的含义,并弄清不同代词之间的关系,如并列、交义、包容等,才能正确认定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观点。指代多是承前指代,如果把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可以读通的一般是所代的内容;有时指代的内容比较多,代人原文都可以读通,甚至能够理解通顺,就应该考虑最接近代词的内容,还可以与本段小沦点对照,选样最接近论点的内容。如果指代内容含有修辞手法,就须推知修辞的具体含义。 2.分析理解长句 自然科学类文章多用有复杂附加成分的长句,—个句子中压缩了大量的内容,如—种事物或事理的时间、范围、性质、状态等,或用多个句子作修饰限制成分。这些长句往往是我们理解全文的障碍,也是命题人设置考点之处。理解长句的有效方法,是分主谓宾定状补,分解句子的内容成分,分成不同层次,化大小。先提取主干,确定主谓宾,因为它们是句子的中心;然后确定提取状语,注意每一个状语的位置;再确认提取定语,注意定语的排列次序,句子强调的内容往往是靠近中心词的部分。分解长句一般采用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办法,在分解句子的基础上,把握各层次的含义,从而理解句意。 3.敏感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 因为此类文章内容繁杂、长句多,表达要求准确、区分细微、分寸得当,所以词语的选择运用讲究精确细致。对一些词语的理解要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提高敏感度,把握其具体的含义。 ①关联词。 常见的关联词有递进、并列、假设、条件、因果、转折等几大类,阅读时,看到“首先”,要想到“其次”;看到“多项条件”,要找到“惟一条件”;看到“所以”,要寻找原因……高考命题者常常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设置障碍,如把原文的充分条件说成必要条件、把因果关系表述成条件关系等。 ②副词。 此类文章在表述科技成果时经常用“已经”“将来”“或许”“可能”“设想”等词语,要分清已成事实或未成事实,弄清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③否定词。 此类文章常用来表否定意义的词有“不”“非”“没有”“否决”“推翻”“拒绝”“无条件”“严禁”“取消”等。其中要注意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如果一句话中否定超过三个,先取出两个否定变为肯定,再理解全句的意思。还要弄清一些表否定词语的确切含义,如“绝对”是“无任何条件的、不受限制的”。“无条件”是“无要求限制”。 ④表示相反的词语。 注意此类文章一句话中,表达内容上的相反。常用词语如“降低”“缩小”“成反比”“截然相反”“不同于”等。首先要具体理解表相反问语的意义,具体到一句话要仔细分辨词语的细微差别,如果两句话表达的内容不同,要把原句仿写下来,对照主谓宾的区别,如“满月的时候地球两极的气温有所升高,但中纬度地区情况截然相反”。理解“截然相反”可仿写“满月的时候中纬度地区气温有所降低”。 ⑤比喻词。 由于此类文章表达意思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常常用比喻修辞手法或词语的比喻义,理解时要找出“本体”,如“‘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借用了美国50年代在全国修建的高速互联公路”一句话中:“信息高速公路”的意思不是“互联的公路”而是“互联的信息网络”。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三、仔细阅读,准确获取文章信息 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比较的能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两种做法。“找要找准”,就是一下子抓到重要的有效的信息,不要遗漏。 “比要比‘狠’”是说分析比较必须彻底,能够透过现象,从本质上分析比较出两种事物的异同。 读文章: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一般往下看到一个语义陈述完,就应该停止,回到不懂的地方,结合此处的前后语句,读懂后继续读下去,这样反复,读到最后。 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把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找准原文的关键词句细心对照。 四、根据文章内容或信息进行推断 原文中可做“推断和想象”命题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情况: 1.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 2.作者在文章中对某一方面事物的发展暗示了一种倾向。 3.材料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这些材料的综合可以推测出某一方面的发展。 4.作者对某些观点或现象的个人看法,或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态度。 5.结合现实社会生活或科技发展等有关常识,可推测某一新的发现、认识的前景。 解题技巧: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考查要点,它需要把具体内容阅读、相关知识联系、推断的基本方法等结合起来。 1.对文章整体内容的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的准确提炼。若采取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对照的方式,那将是既费时,又无法保证正确的不当做法。因为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它是一种推理,在原文中一般是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的。因此首先应在整体阅读的前提下,把握全文的基本思想倾向、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有关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评论或看法。读通了全文,掌握了主要内容,做题才会有一定的准确性。 2.抓住文章中的隐含信息。挖掘有关材料或信息中的隐含信息,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 3.注意一些关键语言环节。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应密切关注,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如表时间、趋向、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概括等语句,句式上的因果、转折、条件等。试题中要点设置的常见语言形式有:今后将成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获得解决,有可能实现,……是绝对不可能的,将有重大意义,因此人们产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结果,必须……否则将不能实现,……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作者对这一点是持否定(肯定)态度的,可以进行某项试验,已经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结论、线索),与某种现象(做法、问题)一样此问题也将成为……,等等。 4.掌握必要的推断方法。这主要指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5.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以便于做题时通过广泛的知识联系找到思考问题的钥匙。 最后,了解大体解题思路步骤 第一步,第一步粗读原文,粗读考题,明其大概。 第二步,精读原文,精读考题,理解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步,回头确认。 初步确定选择项后,再次对照题干要求,验证选项正误。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在不断往复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首选保证阅读的“质量”,每一次都是认真细致的,不是匆匆浏览,一带而过。 每次阅读做题后,都要反思,不能只靠感觉,在多次阅读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不断领悟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升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建宇《科技说明文阅读方法谈》 2.《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科技说明文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步骤》 3.三槐居社区《科技文阅读》 4.何占所《科技文阅读满分破解》 5.郑晓龙《科技小品鉴赏》 6.红树林论坛《高考科技文阅读应试策略初探》 7.徐克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指要》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