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地境界?——高三备课随想系列之一(论坛帖)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论坛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284

铁皮鼓

 

  什么是天地境界?--高三备课随想系列之一

明天就要开始补课了,第一课是《人生的境界》。本文参考冯先生的著作和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一点体会,仅对教学参考书未阐述及或者未阐述清楚之处略做发挥。 不当之处,请网友指正。 

《人生的境界》节选自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课本注明选自《冯友兰先生学术文化随笔》,应该不是最初的出处)最末一章《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据说冯先生曾经说过,自己生平立说,其他什么都可丢,唯有天地境界说不能丢。可见此文在冯先生哲学中的重要性。

冯先生善于化艰涩为流畅,所以这篇文章,学生初读起来可能没有多大的问题,但要深入理解,问题就多了。

文章首先提出论述的范围,即哲学的任务。关于哲学的任务,开头一段说得非常清楚:“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个人体会,冯先生对于哲学的定义和任务都说得非常简洁,非常通俗,但又非常有启发。按照一般的说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或者说理论化,系列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冯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所以哲学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冯先生定义哲学的角度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哲学,也可以由此看出为什么境界说会在冯先生的哲学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冯先生区分不同境界的尺度是一个学生比较陌生的词语――觉解。觉解从词义的角度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觉悟和了解的意思,冯友兰先生是一个非常喜欢思考的人,说到这地方还有一个掌故。抗战初期,几位清华教授从长沙往昆明,途经镇南关,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冯友兰先生听了这话,便一直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已经骨折了。

如果回归到冯先生的哲学讲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意义说起。什么是意义?意义不是事物的固有的性质,意义是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或者说了解,同一个人对于不同的事物,同一个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意义都不相同。在这里,主观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棵具体的树,对于一个工匠,一个画家,一个路人,他的意义就不一样,因为他们对这棵树有不同的了解。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当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当中的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意义构成不同的精神世界,不同的精神世界表现出不同的精神境界。可见每个人的境界都不同,而这种不同与他们所作的事情没有绝对联系,更主要地是由他们对自己所处地位,所做事情的了解或者说觉悟决定的。有人说他曾经看见一个文字学的教授,在指责一个粗识文字的老百姓,说他写了一个别字。那一个别字,本来可以当做古字的假借,所以当时这个人便代那写字的人辩护。结果,那位文字学教授这样的回答:“这一个字如果是我写的,就是假借,出自一个粗识文字的人的手笔,便是别字。”这一段话很值得寻味,这就是说,做同样的事情,因为了解程度互异,可以有不同的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冯先生所说的由不同觉解和不同意义而来的不同境界实质上就是各个人的不同意义世界。在他看来,每一个人的意义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各人有各人的境界,严格地说,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底。每个人都是一个体,每个人的境界,都是一个个体底境界。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底,所以亦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底。”(注)

 《人生的境界》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在天地境界的理解上。

 什么叫天地境界?冯先生说得很简单:“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学生在理解这一段话提时候可能会有问题:是社会的一员与宇宙的一员有什么区别,难道在社会之外还有人类吗?什么叫天民?哪些人算是达到了天地境界?

 要理解这些问题,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宇宙?按字面解释,宇宙者,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而物理学意义上的宇宙并不等同于哲学意义上的宇宙。物理学意义上的宇宙是一个物质的宇宙,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哲学上的宇宙按冯先生的说法是“大全”,不仅包括物质世界,而且包括精神世界,理念世界。物理学意义上的宇宙只是哲学意义上的宇宙的一部分,而且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处在天地境界的人,是一切皆以服务于宇宙为目的的。什么叫服务于宇宙?就是说他们已经彻底地参透了道德、生死、名利之类的东西,“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此身非我有”,本乎自然。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知悉天地万物,明乎生命意义。这有些近乎老庄思想,佛道境界了。但又有所不同。老庄佛道是出世的,而达到天地境界的人却是“跳出三界外,仍在五行中”。出世而又入世,冯先生称其境界为“极高明而道中庸”,即以出世之精神觉解来从事入世之事业,虽然做的事情与别人并无不同,但因为自觉有一种与宇宙相关的责任,所以就具有了一种全新的意义。

 在我眼里,天地境界并不悬乎,它来源于人类对自身的追问,对宇宙的追问,来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因为它是以出世之觉解来从事入世之事业,所以也并不消极。

《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本来一直是一个处在道德境界的人,但在华山论剑前,开始了对自身的追问,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种追问已经超越了功利与道德,从某种意义上,他就是在朝天地境界发展,当然最终并没有达到天地境界,而是染上了佛道的色彩。

  我们常常称孔孟等人为圣贤,圣不等于贤,圣人与贤人相比,圣人处在天地境界而贤人处在道德境界。孔子说:“贤哉回也!”是在道德境界评价颜回的。而圣人只所以为圣人,也并不是因为做了特别的事情,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他能够了解宇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赞化育,参天地”。(《中庸》:“圣人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草木陋民没有这个觉解,所以只能被动地适应,为天地所化育,而圣人了解天地的化育,所以始能主动地顺天,遵循天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经常说:“迷则为凡,悟则为圣。”“为仁由己”“人皆可以为尧舜”。

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觉解,最终使自己的境界(意义世界)拓展为宇宙(天或大全),这实际上类似于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解决,即天人合一,这种合,是靠对天道的觉解和主动顺应解决的。一旦天人合一,那么天与人之间就不再隔绝,我心即天心,理世界即现实世界,人的精神自然能够无限博大,齐天地万物而作逍遥之游。

以上的说法太抽象了,举一个例子。

楚王在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失了。左右的侍从立刻要去寻找。楚王制止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不必找了。”孔子听说此事后评论说:“为什么要把‘楚人’与‘人’区别开来呢?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这样就符合仁义了!”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说道:“为什么要把‘人’与‘天地’区别开来呢?不妨说:‘失之,得之。’这样就符合天道了!”比较一下这三个人的境界。在这件事情上,楚王无疑是达到了道德境界,而孔子的觉解程度虽然比楚王高,但依然是处在道德境界。而老子的觉解程度则要高得多,他意识到了人与天地万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宇宙中的一分子,人与天地是合一的。所以虽然他与楚王及孔子对待事物的态度相同,都认为不必找了,但他的境界却要高得多,可以说达到了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说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的进一步发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欧洲人对待宇宙的不同态度,一则是审美的,一则是科学的,一则注重规则,一则注重道德,注重个人修养,一则注重外部世界,一则注重内部世界,即人的心灵。

 天地境界在艺术等各个领域乃至于做人上都有所体现。(我个人认为,天地境界是一种人生追求,我们可以说哪些人或者哪些觉解接近天地境界,但不能说哪个人已经处于天地境界。)

据说,成连教伯牙学琴三年后,对伯牙说:“我只能传授你弹琴的技巧,若要把琴真正弹好,须再请我的老师方子春来教你”。于是把伯牙带到蓬莱山上说:“你在此好好练琴,我去请方子春”。伯牙一人留在荒寂的海岛,海哮波涛,风云变幻,使伯牙顿悟:原来成连老师在教我“移情”。这种所谓的“移情”,实际上就是用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深刻理解来使艺术达到类似于天地境界的境界。这种境界强调天人合一,强调艺术或者说宇宙万物都应该高度和谐统一。

人生境界表现在心理状态上,古人称之为胸襟或者叫格局;而如果表现在人的言谈举止或者行为上称为气象。道学家们讲究气象,说程颢“……视其色,其持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人也如时雨之润。胸怀洞然,彻视无间,测其蕴,则洪乎若沧溟之际,极其德,美言盖不足以形容。”这就是气象。在讲《人生的境界》的时候,要用天地境界启发学生,努力拓宽胸襟,涵养气象。

注:冯友兰在《新理学》中构造了一个客观而超验的理世界:“就存在说,有一公共底世界。但因人对之有不同底觉解,所以此公共底世界,对于各个人亦有不同底意义,因此,在此公共底世界中,各个人各有一不同底境界。”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284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