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可以双赢吗?(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panpan   italyer@21cn.com  广州七十中

站在21世纪之初,站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力的强弱与劳动者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21世纪,这将是一个教育与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这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尤其在经历了恢复高考后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历程之后,不少人都痛感应试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过于鼓励智育的单一发展,违背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将学习局限于课本或考试范围内,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知识面狭窄;为应试而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方法,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影响其身心发展;应试教育单一的教学手段,使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人为的激化升学竞争,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此外,应试教育也加重了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甚至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素质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不少教育工作者心理是百分之百的欢迎素质教育的到来,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心理存在着一种压力和困惑(我就是其中之一),那就是大家都在期待得到一种扎扎实实的真真切切的素质教育操作模式,而不希望看到现实中出现“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①的情况,更不希望看到素质教育无法落实到实处,而仅仅成为一句流行口号,装饰品,掩饰骨子里的应试教育。

这实际已带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应试教育与高考制度一方面被批得体无完肤,另一方面又能屹立不倒?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

⑴西方哲人曾说过:存在即合理。意思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基础。高考、应试教育也如此。这首先就是由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教育状况决定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这就注定了教育资源的先天不足,既然高一级学校的教育结构、规模不能满足需求,既然没有足够的高校容纳所有的学生,那么只能用筛选、考试的方法来进行取舍,所以大学也就只能是实行精英教育,只能选拔水平高、素质好的学生来继续深造,而无法满足所有学子的升学愿望。

⑵从考试的功能看,考试始终有测量、考察、检验、甄别、评价人的意义,而且由于其具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特点,所以它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选拔人才机制,它那坚持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竞争精神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其实作为一个有悠久考试历史的国度,我国的考试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形式的丰富多样都是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纵观我国从最早的西周时的选贤贡士制,到明清科举制,直到当代的高考这一发展史,我们就不难比较出,就更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而言,荐举制就远不如考核制。而且,从考试的形式来看,考试权限集中(统一高考)要比分散到各地或各所大学(各自招生)利多于弊,这是因为统一考核更具有公平、公开的特点;而且也能节约人力物力,避免国家资源的浪费;更可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统一高考起码保证了不论出身、民族、贫贱在分数面前的平等机会(当然,在个别地区可能会有例外,譬如北京的录取分数就远比湖南的低,但于绝大多数考生包括偏远地区考生而言,都不失为一次公正的考试,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脱颖而出)这正是教育的平等性的重要体现和保证。

所以,我认为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应该有高考,而在于高考的内容、形式机制能否真正选拔出人才。也就是说,高考虽然不可否认的存在前面所提到的种种弊端,但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本着“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去看待高考,就可看到仍是利大于弊的,而一些人提出的所谓改革仍然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和不现实性。例如有人提出应废除高考,借鉴外国大学的招生经验,以个别大学面试的形式取而代之,我认为这在今时今日的中国只能是一种浪漫的想法,教师以面试的形式,通过交谈、观察再结合学生过往的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这首先在现实中就不大行得通,因为中国的考生队伍人数庞大,一一面试是不可能的,而且退一万步,即使行得通,也不过是将考学生变成了既考面试者,又考学生,面试者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发掘人才,有没有真正的公心来选拔人才,这其实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这样一种考核制度实施起来,难道就没有非议吗?只怕未必。

所以,在目前尚难找到一种更理想的考试来代替高考的情况下,我认为与其花时间批判高考,倒不如想想如何尽可能地改革和完善它,例如在考试制度上,彻底取消现存的高考分科;成立国家标准考试中心,每年定期举行若干次各类学科考试、综合考试、和特长专业(如体育,艺术等)测试;由考生从中自由选择时间科目参加考试,可以多次参加同一门考试,也可以一次参加多门考试,视个人情况而定;考试成绩在一定时间内(例如24个月)有效,录取时由考试中心直接向学生希望的高校寄送有效期内的所有考试成绩(而非最好成绩)。这样一来,或者就可以减轻学生巨大的应考压力。在内容上,通过改革高考的内容、形式照样能使其能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趋势。如果高考强调了对能力素质的考核,教学自然就会走上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正轨。而且在考试形式上,可以有笔试、口试、闭卷、开卷多种形式,只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就可以了。此外,在录取上,现在高校已经连续两年扩招了,要保证教学质量水准,就要采用宽进严出的策略,这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竞争压力,也可制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以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

总之。我认为我们无需也不能将高考和应试教育看成是洪水猛兽,对学生来说,人生也不是全然没有竞争与考试的,走上社会,处处都存在竞争与挑战,那么在求学时期,迎接考试的挑战,培养一些应考的能力及心理素质,又何乐而不为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两面,只要在两者中找到平衡点,建立一套反映学生素质的客观衡量体系用于高考,那么现实中就不会出现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的情况,以应考的指挥棒来指挥素质教育,也许反而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釜底抽薪,这才是才能让教育走出困局的作法。

注释:

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2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参考书目:

①《衡山夜话——50教育问题纵横谈》金忠明、葛大汇、唐安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②《中国传统教育》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③《语文教育学》 主编谢象贤   浙江教育出版社

④《教育走向生本》 郭思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