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县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溧水县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溧水县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卡上。一(23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2)
试题预览
溧水县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卡上。
一(23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       ▲           。(杜牧《泊秦淮》)
(2)        ▲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       ▲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日月之行,     ▲     。(曹操《观沧海》)
(5)           ▲        ,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6)其间千二百里,            ▲          (郦道元《三峡》)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8)在古诗文的天地中,我们曾那样近的与一位位千古风流人物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不曾忘在《行路难》中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     ▲      ”的李白;不曾忘《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那聊发少年狂,呐喊出“      ▲      ,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亦不曾忘《出师表》中那洞察到“亲小人,远贤臣,     ▲   ”的诸葛亮。
2.下面是北大教授楼宇烈关于文化的论述片段,阅读并回答相应问题。(8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几千年或更长时间积淀(     )的结果。文化yùn(     )藏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记。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意义,A因为自身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个性,才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B这会让人类几千年来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文化逐渐趋于一元,使世界文化的大厦轰然倒坍(     )。与此同时,弱势文化逐渐失去C“自我”,也就失去了与强势文化平等交流、对话的可能性与资本。在一片jié(   )责声中, “文化全球化”的思想会不会得到遏制D?是有待时间检验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积淀(   ▲  ) 倒坍(   ▲  )     yùn(  ▲   )藏 jié( ▲  )责
(2)A、B两处有一处有语病,请选出并加以修改。(2分)
是     句,修改为:                      ▲                             
(3)C、D两处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找出并修改。(2分)
是      处,把   ▲   改为      ▲      。
3.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编写一本校本文选。下列文章按内容分成两个单元,请你为两个单元各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两个标题字数相等,形式对称。(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第一单元:《灯下白头人》《昨夜,慈母又入梦》《回家》《老屋》《游子吟》
第二单元:《收藏时光》《生活的脚步》《那银色的夜晚》《每年一度燕归来》《时间沉思录》
                                        ▲                              
4.请你根据下面材料,说说什么是“山寨文化”。(3分)
山寨一词原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而近年热用的“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最初指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者功能的一种制造业现象。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化、快速化、平民化,涉及到手机、数码产品等不同领域。2008年是中国山寨年,山寨广受追捧,“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山寨官员、山寨电影、山寨大学……形形色色的山寨之风在全国刮起。山寨文化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多种表现形式,反映出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10题。(16分)
【古诗阅读】
5.阅读《赤壁》一诗,回答问题。(3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请从“咏史”和“咏怀”两个角度,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阅读】
 (甲)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送杨少尹①序(韩愈)
昔疏广、疏受二子,以年老②,一朝辞位而去。于时,祖道③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之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能以能诗训后进,以年满七十,亦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子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④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二疏踪迹否?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⑤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⑥而和之。又不知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注:①杨少尹,名巨源 ②疏广、疏受:疏广、疏受是叔侄 ③祖道:古代一种在道旁设宴饯行的仪式 ④太史:指史官 ⑤白:禀告   ⑥属:接连、跟着。
6.请用“/”划出下边句子的节奏(划两处)。(2分)
道 边 观 者 亦 有 叹 息 知 其 为 贤 与 否!
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俟其欣悦( ▲  )       ②不绝其禄( ▲)
8.请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虽杀臣,不能绝也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C. 吾闻杨侯之去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 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尽粟一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                               
10.甲、乙两文皆为赠序,但写作目的是迥然不同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出两文的写作目的。(2分)
甲文:                             ▲                                                                                                        
乙文: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5题。(15分)
清洁的精神(张承志)
    关于汉字里的“洁”,现代的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假思索、不以为然,甚至清洁可耻肮脏光荣的准则正在风靡时髦。洁,今天,好像只有在公共场所,比如在垃圾站或厕所等地方,才能看得见这个字了。
那时在河南登封,在一个名叫王城岗的丘陵上,听着豫剧的调子,每天都眼望着古老的箕山发掘。箕山太古老了,九州的故事都在那座山上起源。夏商周,遥远的、几乎不是信史仅是传说的茫茫古代,那时宛如近在眼前又无影无踪,烦恼着我们每个考古队员。一天天地,我们挖着只能称做龙山文化或二里头早期文化的土:心里却盼它属于大禹治水的夏朝。感谢那些辛苦的日子,它们在我的脑中埋下了这个思路,直到今天。
是的,没有今天,我不可能感受什么是古代。由于今天泛滥的不义、庸俗和无耻,我终于迟迟地靠近了一个结论:所谓古代,就是洁与耻尚没有沦灭的时代,那是神话般的、惟洁为首的年代。洁,几乎是处在极致,超越界限,不近人情。后来,司马迁、庄子、淮南子等大师曾用他们的文学写尽着那个年代的“洁”,今天似乎没有更多的人再去写“洁”这样论题,这样写好像就是落后和保守的记号。但是,四千年的文明史都从那个洁字开篇,我不觉得有任何偏激。
一切都是在这座低平的、素色的箕山上。一个青年、一个樵夫、一头牛和一道溪水,引来了哺育了我们的这个文明。如今重读《逍遥游》或者《史记》,古文和逝事都远不可及,都不可思议,都简直无法置信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朦胧而庞大,遮断了我的视野。山势非常平缓,从山脚拾路上坡,一阵功夫就可以抵达箕山顶。山的顶部宽敞坦平,烟树素淡,悄寂无声。在那荒凉的箕山顶上人觉得凄凉。在冬天的晴空尽头,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远影。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底伏的王城岗上。我在那个遗址上挖过很久,但是田野发掘不能找到清洁的古代。
《史记》注引皇甫谧《高士传》,记载了尧舜禅让时期的一个叫许由的古人。许由因帝尧要以王位相让,便潜入箕山隐姓埋名。然而尧执意让位,追许由不舍。于是,当尧再次寻见许由,求他当九州长时,许由不仅坚辞不从,而且以此为奇耻大辱。他奔至河畔,清洗听脏了的双耳: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游饮之。
所谓强中有强,那时是人相竞洁。牵牛的老人听了许由的诉说,不仅没有夸奖反而忿忿不满:你若不是介入那种世界,哪里至于弄脏了耳朵?现在你洗耳不过是另一种沽名钓誉。下游饮牛,上游洗耳,既然你知道自己双耳已污,为什么又来弄脏我的牛口?
毫无疑问,今日中华的风流一代是应该好好学习古人这种清洁的精神了。
11.读完文章后,我们从中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在惟洁为首的年代,洁,几乎是处在极致,超越界限,不近人情。
B.纵观全文,不难发现,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洁”的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作者依然持乐观态度。
C.作者认为古代就是洁与耻尚没有沦灭的时代,由于箕山发生过“人相竞洁”的故事,所以作者认为它“哺育了我们的这个文明”。
D.本文笔锋犀利,语言老辣,在论述中对现代社会一些不良现象也进行了鞭挞,入木三分。
1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所谓古代,就是洁与耻尚没有沦灭的时代,那是神话般的、惟洁为首的年代”这一观点的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3分)
A.周敦颐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苏轼说:“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
C.荀子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结合选文以及以下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4分)
链接材料一: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可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
链接材料二:昨天我们在归途中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纽扣,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太子鲁道尔夫向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他们都听过我抗争命运的音乐。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对队人马从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出自《      ▲     》,材料中的“我”是       ▲
       (填人名)。(2分)               
(2)请你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本文,探究“我”与文中的“许由”、“巢父”所表现出的“清洁的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2分)
                                     ▲                                                                                                              
15.作者认为“关于汉字里的“洁”,现代的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假思索、不以为然,甚至清洁可耻肮脏光荣的准则正在风靡时髦”你赞成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2分)
                                      ▲                                                  
(三)阅读《霸王别姬》一文,完成16~20题。(13分)
①明河乡的书记郑张来省城开会,想借机请一请在省城工作的明河老乡,联络联络感情,要他们都为家乡人办点事情。他把这个想法与在某机关当财务科长的吕强一说,吕强说你这父母官请客哪个敢不来?郑张说你看放哪儿合适。吕强说就在“天然居”吧,那里有一道好菜叫“霸王别姬”,很招人。
②接着,吕强给郑张介绍说,这霸王是“老鳖”,“姬”为母鸡。老鳖不是人工养殖的那种,是在湖河中自然生长的那种。小母鸡为“柴鸡”,而且是正在下蛋的“少妇鸡”。做法为传统工艺。先把活鳖放在笼屉里加温,笼是特制笼,周围有圆眼儿,开始用纸糊了,温度一高,鳖就发渴,找地方换气,便把纸拱烂,头从眼儿里钻出来,赶巧外面有备好的作料水。鳖将作料水吃进五脏,排出原有的废物,几经清蒸,鳖体内吸足了作料水,然后开始杀鳖。清蒸的鳖高傲的将一只足蹋在卧地的“虞姬”身上,构图给人一种悲壮感,能让人联想起失败的英雄末路状。味道不但独特而且美妙无比。只是价格高,“霸王”卖到500元一个,一个上斤重的鳖与一只3斤重的小母鸡组成的霸王别姬,至少近千元。郑张说既然请了就不能丢份儿,那就上天然居吃“霸王别姬”。第二天中午,该请的老乡一个个走进“天然居”。吕强定的雅间叫“紫光阁”,服务小姐是一个很清秀的小姑娘,胸前号码是8号。8号小姐看到郑张时怔了一下,然后陪着笑脸喊先生,礼貌相让。吕强像是常来这里,对宴会的道道很熟悉,指使小姐喊这喊那,喝什么茶,抽什么烟全由他张罗。因为十几个人都是明河人,又全说家乡话,室内就充满了明河气息。
③8号小姐拿过菜单,要郑张点菜。郑张将菜谱递给吕强,说:“吕科长,你先点”吕强说:“一人点一个。”郑张说:“就点‘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下面挨个点。”众人一人点了一个后,又由吕强“总结”,几热几凉几个汤,喝什么酒,要什么饮料,一拢说了,最后对那8号小姐说:“要快!”
④不一会儿,凉菜热菜开始陆续上桌。酒是家乡酒:天河粮液。众人虽同在省城工作,但平时都各忙自己的工作,也并不常见面,借此机会,叙说友情,禁不住乱给家乡父母官敬酒。郑张很高兴,说自己在诸位的家乡问事,请诸位多多关照。谁若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兄弟照办。众人同时举杯,齐声说好说好说。话落音,都干了。郑张放下酒杯,问8号小姐说;“‘霸王别姬’怎么还不上来?”
⑤8号小姐急忙解释:“先生,今日客多,点‘霸王别姬’的人也多,大师傅做不及,请诸位原谅!”过一会儿,仍不见上“霸王别姬”,郑张又问:“怎么还不上那道大菜?”那小姐又急忙解释说:“先生,请您别慌,我这就去催”8号小姐说完,连忙到门外叫来传菜小姐,悄声说着什么。
⑥眼见酒席快要结束了,仍不见上“霸王别姬”,众人都禁不住面露急色。郑张更是耐不住,质问那小姐说:“到底怎么回事?”
⑦小姐也有些惶恐,急急出去,又急急回来,抱歉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今日‘霸王别姬’已缺料了!”郑张一听变了脸色,忽然站了起来,怒视小姐说:“我早早定桌,又早早报‘霸王别姬’,你推三说四,一直不上,现在竟说卖完了,搞什么鬼?”
⑧众人也深感受了愚弄,纷纷指责8号小姐。吕强口气很硬地说:“把你们老板叫来!”一听要叫老板,8号小姐蒙了,苦苦哀求说:“诸位先生,千万别叫老板来,老板一来我就要被炒鱿鱼!实话说,我压根就没给你们报这个菜!”听8号小姐如此一说,众人都怔了。郑张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报?”
⑨没想到那8号小姐竟然跪了下来,哭着说:“郑书记,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让您省一点!” A郑张呆了,疑惑低问:“你怎么知道我姓郑?”8号小姐说:“我就是明河乡人,来省城打工才两年”
⑩这一下,全场静极了,十几个科级处级干部齐刷刷地望着跪在地板上的小老乡,惊诧万分,许久许久没人说话……
(选自《08年金奖小小说》)
16.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小说情节,填写下表。(每空不超过10个字)(2分)




17.小说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文章谈谈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并说说理由。(3分)
                                        ▲                                         
18.小说为了使情节的设置和发展合情合理,通常十分注重伏笔与照应。请找出与第⑨段A处画线句相照应的一处伏笔句。(2分)
                                     ▲                                           
19.下面关于小说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详细介绍“霸王别姬”的制作工艺与流程,表明了这道菜制作精巧,价格昂贵,既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也从侧面反映了郑张等干部的奢侈浪费。
B.本文用了很多的语带双关词语如“郑张”谐音双关为“真脏”, “天然居” 谐音双关为“天天这样聚”。这样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幽默和讽刺效果。
C.小说以“霸王别姬”为题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同时“霸王别姬”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此为题有利于组织材料。
D.小说极力的展示出8号小姐身上的光辉品质,但同时也对其身为服务员不能很好履行自己职责进行了含蓄委婉的批评,小说结尾安排其跪地哀求,就是很好的证明。
20.小小说的结尾往往是作者写作时非常用力的地方,请你简单赏析一下这篇小说的结尾。(3分)
                                      ▲                            
三(50分)
21.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着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请以“向往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⑵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字数不少于600字。
四书写(3分)



溧水县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参考答案
1.(1)夜泊秦淮近酒家  (2)潮平两岸阔  (3)君子好逑   (4)若出其中   (5)斜晖脉脉水悠悠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直挂云帆济沧海   (9)会挽雕弓如满月     (10)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1)diàn   tān    蕴   诘  (2)选B处,删除“琳琅满目”(删除“丰富多彩”不得分,因为“琳琅满目”不能修饰文化) (3)将D处“?”号改为“,”号。3.第一单元标题:亲情萦怀   第二单元标题:岁月如歌(标题要字数相等,形式对称。内容意对即可) 4.(1)山寨文化是一种由民间发起的,涉及到手机、数码产品等不同领域的(1分),表现为模仿化、快速化、平民化(1分),并被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1分)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1分)。(2、3两点任答一点则可)

5.这两句既咏史表明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会改写(1分);又咏怀暗含自己欠缺机遇,怀才不遇。(2分)6.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7.(1)等待(2)断绝,终止  8.(1)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问,又害怕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与自己交游学习。(扣“加冠”、“益慕”、“砚师”“游”等点。)(2)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接连写诗附和丞相。(扣“长”、“属”、“和”等词)9.A  10.甲文通过写自己幼年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辛来告诫东阳马生勤奋学习。 乙文通过写扬少尹年老辞官归去,社会各界尽相挽留,来对其造福百姓、不贪恋名禄,功成身退的美德进行讴歌。(意对即可)

11.答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古人这种清洁的精神。(得2分)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古人人相竞洁这种清洁的精神或把“人相竞洁”进一步 解释也可。(得3分)12.B  13.C  14.(1)《名人传》  贝多芬  (2)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精神。15.赞成与反对皆可,但是应联系社会现实阐述理由。(只谈“赞成与反对”而不阐述理由不得分;理由阐述合理就得满分)

16.请客吃饭,选定饭店(选定主菜);摧问无果,众人愤怒。17.(1)写主人公是郑张(1分),因为本文正是通过对郑张的刻画来展现干部的奢侈浪费之风之盛,从而达到批判的目的得3分(2)写主人公为“吕强”分析合理者得2分。(3)写主人公是8号小姐且分析出其善良正直,对官场吃喝之风深恶痛疾得2分  18.8号小姐看到郑张时怔了一下或8号小姐看到郑张时怔了一下,然后陪着笑脸喊先生,礼貌相让。  19.D   20.小说以8号小姐下跪和众人惊诧结尾,耐人寻味:一方面写出了8号小姐作为一个服务员对他们如此奢侈挥霍痛心却又无助(1分),对这些“霸王”们如此腐败堕落进行了有力的讽刺(1分);另一方面小说也写出了这些“霸王”们的丑陋面孔被揭穿时的尴尬之情。(1分)
21.作文评分标准按中考要求。 (58.212.210.7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南京市白下区2009年九年级调研测试(二)』  下一个『高淳县2008-2009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二)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