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8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篇(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篇整理:zhmsjn一、荆门市一、(10分)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③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⑤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⑥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⑦环堵萧
试题预览
  2008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篇
整理:zhmsjn
一、荆门市
一、(10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③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⑤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⑥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⑦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⑧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⑨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欤?
8、《五柳先生传》的作者陶渊明,是      (朝代)诗人,是      诗派的代表人物。(2分)
9、解释加点的词。(2分)
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
造饮辄尽                          或置酒而招之
10、翻译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分)
译文: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与上文哪几句话意思相同或相近?请将句子序号写在下面。(2分)
                       
12、为人作传,不知姓名处所,有悖常理;言其志趣,平淡无奇,不足称道。请认真揣摩文章,说说你对这种写法的理解。(2分)
                                                                  
                                                                  

1、 东晋 田园
2、 期望 酒杯  就 有的
3、 (五柳先生)喜爱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深究;每对书中内容有所体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4、 第2句,第7句
5、 这是一种自嘲自谦的写法,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同时可以看出作者不幕富贵、淡泊名利,不流于世俗,甘愿过一种贫困、宁静的生活。

二、茂名市
三、古诗文阅读(23 分)
9、古诗文默写(8 分)
( 1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 黄鹤楼》 )
( 2 )              ,             ,此事古难全。(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 游山西村》 )
( 4 )予独爱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周敦颐《 爱葺兑》 )
( 5)《 论语六则》 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
                         。”
10、指出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3 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B、更若役,复若赋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C.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 惟吾德馨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12 分)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优,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4 分)
( l )春和景明:                    (2 )长烟一空:                        
( 3 )宠辱偕忘: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翻译下列句子。( 6 分,每句2 分)
( l)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                                          
( 2 )是进亦.比,退亦忧。   译:                                          
( 3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你认为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 分)
答:                                                                       
                                                                            
                                                                          


9 、  8 分(1 )芳草妻妻鹦鹉洲(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 )柳暗花明又一村(4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错、漏、多一个字,该横线不给分)


10 、3 分     D ( D 责任,担子;A 假如/和;B 恢复/再次,又:C 精神/品德)
11、 4 分  (1)阳光朗媚;( 2 )全部,完全(整个,都);( 3 )一起;( 4 )探求。(答对1 个得1 分)
12、6 分(1 )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或: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玉璧,静静地沉浸在冰底.或: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 2 )这样,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地方官也担忧。或: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
( 3 )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或:我与谁归附在一起呢?我将和谁一道呢?) (评分意见:6 分。每句2 分,意对即可)
13、 2 分    ①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上面三点答对一点即可得1 分)  ② 略,言之成理即可。( 1 分)


济南市: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分)
4、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有你朗读第一诗节中的划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3分)
                          (二)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追者反曰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夫以老者之智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0、乙文中“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2分)

二、古诗文阅读:
3、唐代  杜甫
4、示例: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怒号”,这儿子把秋风拟人化了,读之如闻秋风咆哮,风势极猛,声音极大。
5、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受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6、①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返回)
7、C
8、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9、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
10、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十堰市: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诔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问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扶苏以数谏故(    )
②为天下唱(    )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0.翻译下面句子。
等死,死国可乎?
                                                                 
21.在分析天下大势后,陈胜得出了“宜多应者”的结论,其理由有哪些?
2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选段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
B.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c.文段中的“吴广以为然”从侧面表现了陈胜的谋略。
D.文段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陈胜这个农民起义领袖形象。
(二)阅读《望岳》一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3.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字,二是诗句中的“             ”一词。
    24.请你从语言或内容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行品析。

                                                                                
   19.①因为②“唱”,同“倡”,倡导、倡议。(指出通假的本字或答出正确的意思都给1分)③驻扎、停驻、停留。(3分,一词l分)
    20.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可以吗?(3分,意思对即可,每错l字的字义扣1分)
    21.①秦朝的残酷统治;②人民群众对秦二世杀害公子扶苏不满或人民群众对公子扶苏的同情;③楚人对项燕的爱戴或楚人有复国的愿望。(3分,三点,答对一点给l分,用文中原句作答也对)
    22.B(3分)
    (二)(4分)
    23.望,会当(2分,一词l分)
    24.①诗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内容)
    ②“钟”字,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钟”或“割”答一字即可,如果从对偶的角度回答也可。)(语言)
    (2分,合乎题意即可)


佛山市: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 分,共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5 至10 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走送之(跑)                     B、援疑质理(援助)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D、右备容臭(香气)  
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俯身倾耳以请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不以物喜          D、以塞忠谏之路也
7、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B、未尝稍降辞色(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
C、媵人持汤沃灌(服侍的人拿着汤药喂我)
D、烨然若神人( 浑身光彩照人,好像很神气的样子)
8、选出对“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B、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C、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D、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勒奋学习的经历.寄寓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B、第一段重点记叙作者克服学习上“无书” 和“无师”的困难、终于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
C、第二段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求学的艰苦,其中“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一句写出了作者家境的贫寒和借书路途的遥远与险恶。
D、“略无慕艳意”一句,表现了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心态。
10、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
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
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 分,共12 分)
5 、B  6 、C   7 、A   8 、D 




附加题。(共1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6 分)
                        蛛与蚕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上一个『初三总复习古诗文专题积累部分』  下一个『高2010级语文月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