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0级语文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高2010级语文月考试题(高二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2010级2008年秋期月考语文试题注意:本试题分试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交回。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36分)一、基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桀骜(ào)攒(chuán)射钟磬(qìng)强词夺理(qióng)B.模样(mó)仇雠(chóu)枕藉(jiè)管
试题预览
      高2010级2008年秋期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题分试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交回。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一、基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桀骜(ào)    攒(chuán)射    钟磬(qìng)     强词夺理(qióng)   
B.模样(mó)  仇雠(chóu)     枕藉(jiè)    管窥蠡(lǐ)测
C.椽(yuán)子  褒(bāo)贬      埋怨(mái)    怙恶不悛(quān)
D.暂(zàn)时   连累(lěi)    梵(fàn)语      勖(xù)勉有加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日薄西山     杯盘狼藉     顾盼神飞      委屈求全
B.举按齐眉     脍炙人口     蜗角虚名      一愁莫展
C.甘败下风     针贬时弊     英雄辈出      穿流不息
 D. 天翻地复    悬梁刺骨     迫不急待      世外桃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去保持和发扬,可为什么作为道德行为准则之一的扶老携幼至今还没能成为某些人的自觉行为呢?
B.俄总统普京定于3月22日下午到少林寺参观访问,获此消息的各大媒体早已严阵以待。
C.有意思的是,在韩晓鹏夺冠后,一位领导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不小心把韩晓鹏说成了李小鹏,令大家忍俊不禁。
D.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途。
4、下列各句中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
B.陶然亭的名字取于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句。
C.又有一次,读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
D.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人(现在江西临川),政治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除了向这个地区的农民们学习、访问和进行实地考察之外,还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和文学史资料。
B.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政府应该如何处理突发社会事件以及商界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C.随着副食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餐饮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多,并向中青年伸出了魔爪。
D.我们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和儒家经典伦理的作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纯音乐比歌曲有着更为广阔的“感受空间”,这个判断似是而非。说音乐有更大的宽容度,可;说它在感染力或包容度上优于歌曲,则并不那么恰当。事实上歌是一种极特殊的形式。我一直并不把作歌看成填词谱曲,原因即在此。我觉得歌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方式和逻辑,而不是器乐(音乐)的方式和逻辑。理想境界的歌并不是词和曲的结合,二者不存在结合的问题,而是从诞生起就浑然一体。换个角度观察:语言和音乐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在那个部分是音乐和语言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歌。歌是人自身拥有的一种自然能力,它把自己撞出了声音,就是这样。这种说法有点儿神秘,但却是真实的。当然,真正的歌是太少了。
有一句老话,好像是“情之所动,发乎于声”,这个说法倒有点儿像歌的定义。真正的歌,如果把它改编成器乐曲,不管怎么改编可能都是失败的,它不会比原先的内容多,或者说多出来的东西不会比原先的东西精彩。
因此我说:回到歌唱
即便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歌唱亦是音乐的源头。在漫长的人类史上,歌唱肯定是音乐史的第一个阶段,随后才是器乐的阶段。从中世纪开始,器乐统治了西方将近四百年,致使整个近现代都成了器乐的天下,而歌曲只占据非常可怜的仆从地位。从本世纪开始,随着黑人布鲁斯的兴起,并乘着一个新大国的新的全球影响力,歌曲重新回到了音乐的主流地位,它的发展是迅速的、惊人的、幅员广大的、波澜壮阔的,而器乐的发展开始呈现缓慢和僵化的局面,因此我们或可以把二十世纪称为歌唱的世纪。而由于这个歌唱世纪的推动,千百年来在民间默默发生默默流转并分隔在世界各个局部地域的歌唱,开始得以在整个世界中流传,并有可能光荣地进入音乐的史册,使这部长期以来只有器乐史的人类音乐史,终于不再因歌唱的缺席而残缺。
而这里你看到的,不过是一点点可怜的文字。对它们而言,更大的世界在于它评价的对象内部。你可以把文字全部忘掉,然后脱去心上的所有累赘,像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怀着纯真倾听那些来自陌生世界的歌声。这是评论者所期望的,也是回到歌唱的另一层涵义。
(选自李皖《回到歌唱•自序》,有改动)
6.对作者所谓“真正的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歌”,其艺术感染力决不低于纯音乐。
B.“真正的歌”,其词曲具有天然的不可分割性。
C.“真正的歌”,是那些语言富于音乐性的作品。
D.“真正的歌”,是人的自然心性有声化的结果。
7.关于作者所说“回到歌唱”,与其涵义不符的一项是( )
A.重新理解“真正的歌”的感染力与包容度并尊重其发展的方式与逻辑。
B.重新思考将歌曲改编为器乐曲的方式与逻辑并使结果更加丰富与精彩。
C.重新认识歌唱在人类史上的作用并站在时代高度上申明其应有的位置。
D.从一个新的角度聆听本书中所论及的这些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歌曲。
8.下列对文意的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观念曾一度认为,纯音乐比歌曲有着更为广阔的“感受空间”,本文作者对这观
点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B.不尊重歌曲的创作规律,将其任意改编为器乐曲,使“真正的歌”越来越少,本文作者对此现象提出了批评。
C.本文作者力图以自己的文字重写音乐史,对器乐统治西方近四百年的历史予以澄清,还歌唱以本来的面目。
D.本文作者认为,理想境界的歌是情感性、音乐性通过语言载体的完美传达。由此我们亦可以得到“诗歌同源”的论断。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遏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9.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博学善属文                 属:通“嘱”
       B.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况:比
       C、州郡觐谒                   觐:拜见
       D.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反:通“返”
   10.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②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以宋元嘉中卒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C.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11.下面对文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家宅旁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还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
B.陶潜因为自己年老家贫,出来做了州祭酒,但不堪吏职,不久便自解归,躬耕自资,又得了病,执事者便让他当了彭泽县令。
C.陶潜当彭泽县令时,督邮到县里来,别人告诉他应当束好腰带去拜见督邮,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便解印而去。
D.陶潜解印之后无所造诣,经常弄到酒米乏绝的境地,有别人帮助他,他也从不推辞,就觉得非常舒适,雅咏不辍,自以为是羲皇上人。
    12.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任真自得”的一组是(   )
        ①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        ②征著作郎,不就
       ③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④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⑤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⑥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⑤⑥

第Ⅱ卷(114分)

四、(1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②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①,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②。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注]①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西侧,欧阳修所建。②借指欧阳修的诗。其《朝中措》词中有“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的句子。
(1)词的上下片分别使用什么表达方式写了什么内容?(4分)
                                                                                                                                                              
(2)与白居易诗“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相对照,简要说明苏轼在本词中流露出来的思想。(4分)
                                                                                                                                                              
15、在下面各项的空缺处,补写上相应的句子(4分)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岂独伶人也哉?
(2)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3)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
(4)出师一表真名世,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2分)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注]余光中,台湾作家。
14.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联想合理吗?为什么?(4分)


15.文章最后一段说“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6分)


16.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要加“冷”字?(6分)


17.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请你举出实例赏析其妙处(6分)


六、语言表达(14分)
18.根据下面提供语境和要求,写一句转述的话。(4分)
甲乙丙三个女孩一起去旅游,照相。丙长得漂亮,就是脖子短了一点。一次,甲给丙照相的时候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更显得缩脖子了,不如平拍好。”丙听到乙的嘀咕很敏感,找个机会悄悄问甲:“她刚才说我什么?”如果你是甲,你会怎样回答呢?
要求:既要符合乙的意思,又不挫伤丙的自尊心,不超过20字。


19.依照下面示例的方式,另选一种花卉,写一句有一定寓意的文字。(6分)
示例:
玫瑰——你娇艳美丽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刺,是不是因为你懂得:既要展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20.下面是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文字,请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文章开头横线处添加一句能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不超过16个字)(4分)
                                                   。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父子俩驾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到达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逝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干活,虽然人很老相,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生活着。
行船如此,生命也如此!负重的生命或许更有韧性,更为健康。适当地给自己的生命负点重,这样或许活得更有意义!
请你从“负重”、“生命”、“健康”、“意义”等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作为关键词,自行组合命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行组合命题时可增加相关词语。  ②文体自选。  ③立意自定。
④不得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高2010级2008年秋期月考
语文答卷
一、 选择题(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四、(1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②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1)词的上下片分别使用什么表达方式写了什么内容?(4分)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8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篇』  下一个『2008-2009学年度12月份月考试题七年级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