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评估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评估试卷(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评估试卷八年级语文全卷共25题.试卷4页,答卷4页,满分100分(其中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中括号内(2分)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xiáng()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zhuó()有成效;yōu()静将变得烂漫多彩;
试题预览
  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评估试卷
八年级语文
全卷共25题.试卷4页,答卷4页,满分100分(其中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中括号内(2分)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xiáng(     )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zhuó(      )有成效;yōu(     )静将变得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变得宁静和xié(    )蒋子龙《书的征服》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缺乏工作经验,但我们也不能对他们等闲示之。
B、 自从上次在网吧被别人打得不醒人事后,他就决定要改斜归正。
C、 上课时,两位女同学交头结耳地谈论着一个赦赦有名的球星的情况。
D、 匠师们自出心裁地在园林中设计了一处城垣。
3、文后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4、根据所给提示,填上恰当的内容:(9分)
我爱读书。
我读吴承恩的《西游记》,领略齐天大圣降妖除魔的神通广大;我读凡尔纳的《        》感受科学与幻想交织的激情;我读《名人传》体验历经磨难造就的伟人           、贝多芬、托尔斯泰的坎坷一生。
书还引我领我古人对话:“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使我感受到了游子思乡的惆怅:“        ,         ”(王安石《登飞来峰》)令我感受诗人极目远望的壮志凌云:“        ,         。”是李白(《行路难》)政治上遭受坎坷之后表现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替天下劳苦大众发出的压在心底的呐喊!
5、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处,用规定的符号(不一定使用)加以修改。(2分)
孝 敬 长 辈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传 统 美 德 。 不 同 时 代 , 人 们 对 “ 孝 ” 的理 解 也 不 相 同 , 因 为 抒 发 孝 心 的 方 式 也 不 相 同。 古 人 把 守 在 父母 身 边 做 为 第 一 大 孝。 随 着 不 断 发 展 的 社 会 经 济 许 多 人 远 离 了 亲 人 ,远 离 了 父 母 , 远 离 了 家 乡 , 到 异 地 去 学 习、去 工 作。 在这 些 人 中 ,认 为 经 常 给 父 母 寄 点 吃 的 、 穿 的 、 用 的 , 就 算 是 尽了 孝 心。
6、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列各题。(3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人在前两句中用         、          两个词烘托出无限离愁,流露出天高地迥的苍茫迷惘之感。(1分)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 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 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12分)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的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入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7、选文第一段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的目光的       、       特点。(4分)
8、作者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满含粲然笑意时,说它犹如         。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冷酷锐利时,说它像            ;那么,假如作者要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忧郁时,应说它像                 (3分)
9、文段中加点的“像村妇那样”能否删去?为什么?
10、文段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有什么好处?(2分)
11、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著作。请你列举其中一部。(1分)

(二)糖罐的秘密(10分)
李晓琴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偏僻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满是各种各样令人垂涎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
⑥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倒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儿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在,居然有人愿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
那个偷吃糖的女孩儿,她其实觉察到了花丛中的那双眼睛——那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眼睛。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小偷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岁月里,却再也不曾妄动过一回。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已任深圳一家电脑公司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12、根据语境,第④段划线句“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中两个需要重读的词语是         、        。(1分)
13、第⑦段写道:“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请发挥想象,把此刻“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2分)
14、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因为,你倒进去的糠,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的含义。(3分)
15、本文以      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写了:喝糖、      、     、谢糖等四件事。(2分)
16、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在做人方面获得的启示。(2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一)(8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A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B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范仲淹三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而去之南郡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衣就寝。C或夜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7、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
③腰白玉之环(    )             ④是进亦忧,退亦忧(      )
18、下列加点词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辄以水沃面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B、媵人持汤沃灌    及其日中如探汤       C、或异二者之为      或夜怠
D、然则何时而乐耶       慨然有志于天下
19、文中划线的A、B、C三句,请选择其中的一句,用现代汉语说出其含义。(2分)
20、在下列两题中选择其中一题来作答。(2分)
(1)比较选文[甲]与[丙]两文,联系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的故事,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2)比较选文[乙]与[丙]两文,联系古人读书与今天我们同学的读书的态度,谈谈对文中人物的苦读的理解。
(二)崔昭行贿事(7分)
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姑曰:“前何时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绣匹。(选自李肇《唐国史补》)
注释:裴佶,字弘正。唐德宗时官至工部尚书。  阍者,看门人。   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学院,书房。
2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  会:适逢。B、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谒:拜见。
C、良久,束带强出   强:勉强。   D、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绣匹   昭:显示。
22、下列对“之”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③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⑤欲报之于陛下也   ⑥辍耕之垄上
A、①③相同       B、②⑤相同     C、④⑥相同    D、①⑤相同
23、对句子“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过了一会儿,(崔昭)急忙拿出茶,又命拿出酒菜,又献上马匹和仆人。
B、过了一会儿,(姑父)急忙叫献茶,又叫准备酒菜,又叫人给崔昭喂马,招待崔昭的仆人吃饭。
C、过了一会儿,(崔昭)又急忙拿出茶叶,又叫拿出酒菜,又命令喂马,招待仆人吃饭。
D、过了一会儿,(姑父)又急忙叫献茶,又叫准备酒菜,又叫献上马匹和仆人。
24、你觉得文中裴佶的姑父是个怎样的人?
四、作文(40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题目:
①仔细研读下列“名人自喻”,领会其精神实质,然后任选某一名人自喻的事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牛——鲁迅先生常以牛自喻,他说:“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
绿叶——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阴。”
山泉——恩格斯说:“一股汹涌的泉流,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枯木在它面前轰然倒下。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出一条大道。我也将如这股山泉一样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
飞蛾——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说:“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光,终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了光,也得到了热。”
作文要求:①选择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
②原来,我也很          (可填“棒”、“能干”、“脆弱”、“受欢迎”……)
说明:①请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把文题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 (218.71.140.25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下一个『南通市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