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的产生和消除(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武进市西林职业高级中学  吴亚芳

语言的准确性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它是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的前提。人们无论是说话或写文章,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只有正确地传达语意,才能给接受者以正确的信息,在听或读的时候不致造成误解。因而研究歧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就显得致关重要。

汉语句子的表达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这种同形异义的句子称为歧义句。这里所谓的“句子”,实际上包含了若干个句子。它能作几种理解就能有几个句子。造成句子歧义的因素很多,它包括词汇、语法、语义及语用等多方面,消除句子歧义的办法相应也有好多种。

一、词汇方面

1、词的兼类

由于一个词可以同时兼有不同的词性,造成这个词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不明确,从而形成句子的歧义。例如:

(1)我的自行车没有锁。

(2)我跟他去过。

(3)我要炒鸡蛋。

句(1)中的“没有”和“锁”可以分别是动词和名词,表示自行车没有安装锁,也可以分别是副词和动词,表示自行车装了锁,但没有锁上。(2)中的“跟”可以是介词,有“随”之意,也可以是连词,有“和”之意。例(3)中的“要”可以是动词,意为我需要一份炒鸡蛋,炒鸡蛋则为偏正词词组,也可以是副词,意为将要,我将要炒鸡蛋了。这样就造成了对句子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歧义。

这种由于词性不明的歧义句,要消除它的歧义,应明确兼词的具体词性,可采用改换词语,增加词语,限定语境,近义词替换等方法来明确词性,消除歧义,像(1)可换词语,变为“没有锁上”(副词、动词)或“没有装锁”(动词、名词);(2)可近义词替换“我和他去过”(连词)、“我跟着他去过”(介词);(3)可限定语境,增加上下文,改成“现在,我要炒鸡蛋了(副词)”、“我还需要一份炒鸡蛋(动词)”这样便排除了歧义。

2、词语的多义

这里所说的是一个词语的词性虽然相同,但一词有多种含义,使词义在句中不够明确,从而造成句子歧义,例:

      (4)这是我校的一辆机动车。

      (5)洪书记,那个工程队就是让你停了职的那个王长兴承包的。

例(4)句中的“机动”一词,词义可以是“利用机器开动的”,以区别于使用人力;其词义又可以是“准备灵活运用的”,以区别于固定使用的。例(5)中的“让”可以是“被”,意义被你停了职的王长兴,也可以是“使”,意为使你停了职的王长兴。

这类由于词义的多义而造成的歧义句,我们就慎用或不用多义词语,换用语义明确的词语,具体说即可采用增加词语,调整语序,改换词语或标点,限定语言环境等方法来排除歧义,如(4)句中可限定语境、增加上下文,改成:“这是我校的一辆机动车,什么时候急用什么时间调度。”例(5)可改换语义明确的词语:改成:“洪书记,那个工程队就是被你停了职的王长兴承包的”或“洪书记,那个工程队就是使你停了职的王长兴承包的”

二、短语语法方面

1、词或短语结构关系的多义

汉语的多级语言单位的组合方式具有一致性,无论是依靠语序或虚词,从词素-词-短语-句子-句群,它们的组合既具有层级性又具有一致性,词和短语在结构方式上都可以是并列式、偏正式、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等结构关系,这样当一个词语在句子中恰好可以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时,就会造成整个句子的歧义。如:

(6)开会吧,学生家长都到齐了。

(7)补充材料十分重要。

(8)这台计算机的开关有问题。

例(6)中的“学生家长”中,可以是偏正式短语,“学生的家长”,句意为学生的家长去开会,学生不用去;也可以是并列式短语,“学生和家长”,句意则是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开会。同样道理,(7)中的“补充材料”,可表示“补充的材料”为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也可表示“补充一些材料”,为述宾式短语,两种句意了就完全不同了。例(8)中的“开关“,既可以是名词,指启动装置,也可以是并列式动词短语,指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这样,这句话的句意也就可以分别理解为:这台计算机的启动装置有问题了,这台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有问题了(不是指装置本身)。

这种由于词或短语的结构关系的多义性而造成的歧义的消除,主要是设法明确它们在句子中的地位、成份,明确它们的结构关系,可以采用增添词语、删去词语、改换某些词语,增加标点及限定语境等办法排除。如(6)可改成:“开会吧,学生的家长都到齐了”。(7)可改成:“你补充的材料十分重要”。(8)可改成:“这台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有问题”。

2、结构层次切分不明

词与词组组合成一定的语法关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层次,如果切分的可能性不只一种即一个句子可以多种层次的切分,那么就会造成歧义。如:

(9)我们三个一组

(10)咬伤了他的狗

(11)非洲语言研究概论

例(9)中可切分为主谓式:“我们三个人为一个组”也可切分并列关系(“我们”和“三个一组”,表示在我们中间将组合成若干个三人组合;或我们即是三个人)。切分结构图如下:

  a 我们 三个 一组         b  我们 三个 一组

     

而(10)中的由于切分的不同,可得出以下两种不同的含义:

a “狗咬伤了他”,切分结构图如下:

咬伤 了 他 的 狗         

b“他的狗被咬伤了“,切分结构图如下:

咬伤 了 他 的 狗

  

同样例(11)中也可得出下面两种不同的含义: 

a 、“非洲”和“语言研究概况”,切分结构图如下:

    非洲 语言 研究 概况

b、“非洲语言”和“研究概况”, 切分结构图如下:

非洲 语言 研究 概况

a句中意为非洲(一个地区)语言研究的概况,b句意为非洲语言(一种语言)的研究概况。

这类由于层次切分不同而引起歧义的句子,可以通过恰当停顿,来确定层次排除歧义。

1、词序不当

词序不当,有时也造成歧义。如:

例(12)  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在这个句子中,可理解为:a、意为在2900年前出土的新文物,在1956年被展出。b、在1956展出的是新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是2900年前的东西。要消除这句话的歧义,只要恰当安排它的词序就可以了。例(12)可改成:“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3、某些介词、动词的管界范围大小不一

在一个句子中,介词或动词管界的范围,大小不一的话,也会造成句子的歧义。例:

(13)关于鲁迅的书。

    (14)批评孩子的妈妈。

例(13)中介词“关于”可管界到“鲁迅”句意即为:写鲁迅的书;介词“关于”也可管界到“鲁迅的书”,句意即为鲁迅写的书。例(14)中动词“批评”可只管界到“孩子”则为偏正结构名词短语,这些(或一个)批评孩子的妈妈;如果动词“批评”管界到“孩子的妈妈”则为动词短语,意为对孩子妈妈的批评。

这些由于介词或动词的管界范围大小的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的消除,可通过添加词语或恰当安排词序,使之范围大小确定,从而消除歧义。例(13)句可改为“关于写鲁迅的书”;(14)句可改为“这些批评孩子的妈妈”。

三、语义方面

1、施受关系含糊不明

这是指处于主语地位的名词,既可以看作是谓语动词动作的发出者(施事)又可以看作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受事);或处于宾语地位的名词,既可能是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也可能是谓语动词产生的结果。例如:

(15)鸡不吃了。

(16)赵大姐许多人还不认得。

(17)开刀的是他父亲。

例(15)中的“鸡”可以是施事者,表示“鸡”病了或饱了,不吃东西了;也可以是受事,指“人”不吃鸡了,要吃别的什么菜了。同样(16)中的“赵大姐”既是施事,又是受事,句意可为赵大姐还不认得许多人。(是赵大姐不认识他们),也可以为“赵大姐,许多人还不认得”(是他们还不认识赵大姐这个人)。(17)中他父亲是施事,则句意为“他父亲替别人开刀”;“他父亲”还可以是受事者,意即“他父亲(病了)需要开刀动手术治疗”。这样,句子就有了歧义。

这类施受关系不清的歧义句,可采用改变语序,添加词语,限定语境等方法来排除歧义。如(15)中可改变语序为“不吃鸡了”(鸡为受事);或增加词语改为:“鸡不再吃东西了”(鸡为施事)。例(16)中可限定语境:“赵大姐这人默默无闻,许多人还不认得她(赵大姐是受事);或改成:“赵大姐这人实在是默默无闻,有许多人,她还不认得他们(赵大姐是施事)。(17)句可限定语言环境:“他父亲是主刀医生,这次手术,开刀的就是他的父亲”(“他父亲”是施事);或为“不是小王,是他的父亲病了,要开刀的是他的父亲”(受事)。

2、指代不明

在句子中,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指代含糊不明,从而造成歧义,如:

(18)常州在无锡的西边,苏州在无锡的东边,这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蓬勃发展的文化名城。

(19)我看见李明扶一位老人过马路,他手上提着一个皮包。

例(18)中“这”指代不明,可理解为指代“常州”或“苏州”或“无锡”任一个城市。同样(19)句中的他可指代“李明”也可理解为指代“老人”。

这类由于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指代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可以把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改换成具体的物或人的方法来排除。如(18)中的“这”可改为“苏州”句意即明了了。同样道理(19)中只要把人称代词“他”改为“李明”就行了。

四、语用方面

1、同音字多解

  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口语中的同音字(词)可能造成歧义,例如:

 (20)“你贵姓?”“我姓chen,既可能是“陈”也可能是“湛”。

    (21)向qian看,可能是“向前看”,也可能是“向钱看”。

    (22)“yi yi”的同音有好几个:“意义”“意译”“奕奕”。

    “翼翼”和“异义”则“yi yi ”可能表示的语意就更多:À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Á价值,作用(意义)。Â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向的翻译(意译,区别于直译)。Ã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意义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意译,区别于音译)。Ä精神饱满的样子(奕奕)。Å严肃谨慎(翼翼)。Æ严格有序(翼翼)。Ç繁盛众多(翼翼)。È不同的意见(异议)。

       这种由于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可用增加几个词语,限定语境,利用上下文略作解释改为:(20)“我姓(chen)(陈),阝、东、陈”。而(22)中第Â种语意或说成:“我说的是yi yi(意译),而不是直译”,这样便排除了歧义。

2、听说双方话语信息中心不明确,理解不同而造成歧义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说话人没有进行必要的修饰、限定,或听话人没有辨清语境而造成对句意的不同理解。这类歧义,并非是句了本身有问题,而是听说双方对话语信息中心(或称“焦点”)不明确,理解不同而造成歧义。如:

(23)小王昨天借了一件衣服。

        例(23)这句话本身从词汇、语法,语义上看都没有歧义。但从语用上来研究,说话人最希望听话人注意的成分,也就是话语的焦点,和听话人注意到,理解了的焦点,则未必一致,交际双方多有侧重,对话语的信息中心,语意的理解并不一定相同。

表明话语焦点的主要方法是用语序、重音、语气表明焦点所在,如(23)要表明句子的焦点所在,可采用如下办法之一:

    A、语序

“昨天借了一件衣服的是小王”,这句话的焦点是“小王”。人们一般倾向于把话语的焦点放在句末。但有时也放在句首,用“是”表示焦点所在,如“是小王昨天借了一件衣服”。

    B、重音

句子焦点用重音,听重音的内容不同,听者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也就会不一样。如(23),如果说话人将重音落在、“小王”上,就是强调借衣服的人是小王而不是小李或其他某人;重音落在“一件”上,则强调小王借衣服的数量为“一件”,而不是二件或多件。当然,重音还可落在其他词语上,如“昨天”、“衣服”等,其强调的内容也就随之不一样。

    C、语气

说话人要表达明白自己的意思,还必须选用恰当的语气,假使说话人是要求获取信息,向听话人提出疑问,那么可用疑问语气,如“昨天王小明借了一件衣服?”;说话人如果是想传递信息,把了解的情况告诉听话人,就应当用陈述语气――“昨天王小明借了一件衣服。”

一句话,说话人要表达明白自己的意思,就必须注意句子的语序,重音部分和选用恰当的语气这样才不致于造成误解,消除句子可能产生的歧义。

总之,歧义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它对语言交际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上述四个方面是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的角度来论述的。而对同一歧义现象,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原因,相应的也会有不同的消除方法。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指示的也是这一道理。消除歧义一般是针对歧义产生的原因,采用上述分析的消除法,以及利用交际双方的知识背景等办法,以达到准确传递语言信息,为工作和学习服务之目的。

[参考书目]

1、《语言学概论》,刘宁生,刘丹青,马景仑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2、《教学语法系列讲座》,北京市语言学会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2版

3、《新语法体系详解》,倪祥和,裘荣棠编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版

 作者邮箱: YAD_YAN@263.NET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