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性质杂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浙江省义乌市大成中学:王新伟 322002 现在,社会上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存在着很多批评意见,语文界上至专家学者下至一线教师也都对语文教育进行着深刻地反思,全国上下正兴起一股轰轰烈烈的“语文姓什么”的大讨论浪潮。在一番论争之后,语文学科的性质似乎正由“工具性”在向“文学教育”转变。毋庸讳言,文学之于语文教育的作用确实不容忽视,它也确实极能体现和承载语言的真谛和价值,但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给语文教育以一个辩证的定位。 确实,建国以来,语文学科工具论在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走了弯路,但我们也大可不必“痛打落水狗”,对之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改革需要摈弃,但更需要有对旧事物的深刻反思和清醒认识,事物既然存在就肯定有它的合理性,50年代语文教育大讨论,“语言学”之所以占了上风,不排除有时代的因素,但更应承认有其本身科学、合理的一面。在中小学教学中,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不应动摇,从某种程度讲,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特别是语文教学所拥有的一条很好经验,便是重视字、词、句的基本功。在这一点上,即便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自叹不如,把它视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加以考察、借鉴。这种经验能说是一无是处吗? 信息社会的人才所应有的素质对语文学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几个文豪或几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已。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扎实的语言文字水平,没有很强的知识信息接收(阅读和理解)能力,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吗?能对社会生产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可就更难逃其咎了,语文教师就更要背上千古骂名了。 翻开一些报刊杂志上诊治语文病症的言之凿凿的所谓“论断”,深感触目惊心。纵观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的各种文化、思想改革史,有许多改革成果促进了文化、思想自身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应该说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也不乏矫枉过正的例子,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结果只能从一个弯路走向了另一个弯路,甚至于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方面的亏我们难道还吃得少吗?前车之鉴,我们不应再重蹈覆辙。当前,有人提出来,语文高考应向“只考一篇作文”方向发展,这种类似于封建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制度表面上似乎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还其以本来面目,给语文应试营造了一个更加宽容的氛围,但这样做的利弊得失根本不需多辩。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它的变革对学科教学和社会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语文学科的本身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都不容许我们这样做,作为语文教育教研工作者,我们应对语文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负起一份责任,多一份冷静和理智;少一份燥动和冒进。要知道,任何一点偏失都可能会对学科本身造成伤害,更不用说那些受其影响的一代代孩子了。 当然,我也绝不是为语文学科的“工具论”唱赞歌,我们过去在“工具论”思想作用下产生的一系列陈旧的、不合乎科学规律的、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东西确实必须改,而且还要大刀阔斧地改。但我想,如果一味地抛开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就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肯定不应是也不会是语文教育的救命稻草。作为普及教育的中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是不容怀疑的,而语文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工具性特征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给语文学科的性质以一个辩证的科学定位。 2001年5月7日星期一 浙江省义乌市大成中学:王新伟 邮编:322002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