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指瑕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浙江省义乌市大成中学:王新伟 邮编:322002 2001年高考语文试卷甫一亮相,一些优点就博得了较为普遍的赞誉,然而美不掩瑕,试卷也存在着不少非议之处,其中古典诗歌鉴赏题第8题就有出错题之嫌,主要表现为可以同时选B、C两项作为答案。下面就试题原文略作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薯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乌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答案(C) 这是一首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也暗切了题中的“送”字,所以试题当中的A选项是对的;尾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是经过前三联铺写了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的阴沉压抑氛围后,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离愁别绪喷涌而出,因此C项有关表现技巧(抒情方式)的赏析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而D项也无可非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出现在B选项上:据悉武汉地区应考的复习资料《诗歌文言文专题》(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有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的题目,该书对这首诗歌第三联中“滋”的解释为“黑色,形容江边的树模糊不清”。而从高考试卷的选项看。显然是把“滋”翻译成了“滋润”了。许多该地区考生在此题上都选了B选项,而试卷答案设置却是C项,结果造成失分。那么到底是哪一种解释更合理一些呢?……笔者认为把“滋”译成“黑色,形容江边的树模糊不清”更妥帖一些,理由有三: 第一、 从古诗语言特征以及词语本身意义角度分析; 古典诗歌的语言既具有诗歌语言的跳跃省略特征,又体现出了古代语言的特点。我们在解释古典诗歌字、词、句语义时应从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及具体语境、意境出发,不能简单地以现代语言思维习惯进行想当然似的理解,从词语本身意义来看,潜意识里,“滋”往往容易被人理解成“滋润”,然而,在古时“滋”字还有“黑色”这一义项,如《左传•哀公八年》:“何故使吾水滋?”中的“滋”通“兹”,就翻译为“黑、浊”之义。因而在此诗中把“滋”翻译成“滋润”就难免会给人以一种以今律古之嫌。再说这样翻译跟前一个动词“含”搭配起来也感觉很别扭。 第二、从诗歌意境和主旨角度看;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从诗人创设的物象来看,烟雨暮色,灰暗压抑;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海门浦树,空寂邃邈。着意渲染的是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透着深深的离愁别绪。毋庸置疑,在诗歌甚至所有的文学作品当中,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所以作者在锤字炼句过程中,务必寻求与自己沉重心境相吻合的字句,“滋”字也是如此,如果把“滋”字翻译成“滋润”就明显与本诗的灰暗底色,压抑情绪色彩不符,破坏了整首诗的意境氛围。 第三、从客观事理的角度看; 本诗颈联“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所描绘的应该是远景,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可知,“滋润”意为“含水份多,不干燥”,实非远观所能得。再加上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环境──天气:微雨;时间:傍晚。在这种情况下看到的远处江边的树只能是“模糊不清”,一片黑影子而已。所以从客观事理的角度看,“滋”字翻译成“黑色,形容江边的树模糊不清”远比把它翻译成“滋润”要强。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这道试题确实应该是一道错题。这也是2001年高考语文试卷当中一个不小的斑瑕。 2001年7月17日 作者联系电话:0579-5716814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