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功能、主体、质量、手段之再认识——由创新能力培养引起的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魏伯河

    江泽民同志近年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①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这些年来,我们谈到国民素质低,总是列举出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外国的差距,我国每万人中大学生所占比例与外国的差距。这些数据当然是重要的。我国急需发展教育,扩大教育的规模,提高国民受教育的层次。国家以很大决心和气力抓“两基”,1999年开始高校又大幅度扩招,目的就在于此。但是否国民受教育平均年限延长了,每万人中大学生所占比例提高了,国民素质就一定很高了呢?恐怕还不能这样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是一种很可宝贵的认识。它揭示出,一个国家的教育,它的体制,它的功能,它的手段,如果不是开发人的创造精神,而是窒息人的创造精神,那么,即便是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长,即便是每万人中大学生所占比例比较高,其国民总体素质也未必就高,其民族也未必就能充满活力,其国家也未必就能兴旺发达。其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它缺乏一个“灵魂”——创新精神。

以此来观照一下我国的现实,有许多现象就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四化建设急需大批人才。我们的教育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按理说,这些大学生正好有用武之地。然而事实却是,现在几乎到处都存在着大学生分配难、就业难的尖锐矛盾。矛盾的产生,固然有用人体制上的原因,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不在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多年的“应试教育”,是一种窒息创造精神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主要是大批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求职者(有的则连求职的本领也没有,只会坐等分配),而很少有创业者。创业者可以给社会增加一定量的就业机会,求职者则只是与现有就业者争饭碗,给社会增加就业压力。更不要说在高科技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了。也正是由于认识到这一点,中央领导同志精辟地指出:科教兴国,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兴国,科举教育不能兴国,“应试教育”不能兴国,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兴国。因为窒息创造精神的“应试教育”是不可能使国家走向发展坦途并进而兴旺发达的,只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民族进一步振兴、我们的国家愈来愈繁荣昌盛。

以此来观照我们的基础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长期以来,我们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起码的重视,总是试图把教育过程设计成一条流水线,把学生加工成标准件,千人一面,千部一腔,而完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分看重分数和名次,升学率的不正常竞争,导致教育功能发生了严重异化。频繁的考试,过量的作业,使学生整天跋涉于书山题海而不能自拔。在社会上每周休息日由一天延长为两天的时候,我们不少学校学生的星期天却变成了“星期七”。长期的疲劳战使我们的学生丧失了应有的灵性,变成了一台台应试的机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从何谈起!

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指明了方向。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认为,我们对教育的功能、主体、质量、手段等方面都应重新认识:

    一、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树立以开发、发展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

    按照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教师就是要正确地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顺利地毕业或升学。在这种观念下,学生被不加区分地看作同样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其学习成绩的差异仅仅被看作是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因而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精神,总是对学生一再地施压,不给学生片刻喘息的时间,认为这样做就是对事业、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实际上,我们不知已经做了多少并且还正在做着大量的“削足适履、杀头便冠”的蠢事。

    国外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在《心理结构》一书中认为,人类有七种彼此独立的智能,在某些方面比较弱的人,却可能在另一不为人注意的方面具有惊人的潜力。这七种智能是:1、语言能力,即对文字意义和搭配的敏感性,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诗人、翻译家;2、逻辑、数学能力,即处理连锁推理及识别模式和次序的能力,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数学家、科学家;3、音乐能力,即对音阶、旋律、节奏和音调的敏感性,这样的人可以成为作曲家、歌唱家;4、身体活动能力,即灵活地运用身体和灵巧地操纵物体的能力,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5、人际关系能力,即理解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政治家、推销员、宗教领袖;6、空间感知能力,即准确地感知世界以及再创造和改造世界某个空间的能力,这样的人可以成为雕塑家、建筑师、勘测员等;7、探索心灵的能力,即认知感情生活的能力,并以此作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手段,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心理治疗专家、社会工作者等。这样的划分是否唯一正确和科学,另当别论,但它对我们改变固有的铁板一块式的学生观和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却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怎样发现和培养人的特殊才能,使其得到最恰当的培养和最好的发展呢?这就需要:1、学校和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向,试探并力求及早发现学生潜在的各种才能,不能把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要看作一座需要开采的矿藏,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2、多给学生包括那些所谓的“差生”提供表现其特殊才能的机会,绝对不能轻易对学生作出其“一无所长”、“没有出息”之类的断语;3、扬长避短,充分培养、发展学生智能的优势方面,鼓励学生在这些方面超越大纲和教材,深入探索,敢于冒尖;4、不要把全面发展理解成平均发展,不要强求学生每门功课都达到优秀;一个人将来对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取决于他的专长,其它的知识只是作为基础和背景发挥作用。

树立了以开发、发展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我们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安排、选择都会发生质的变化,都将会朝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方面自觉地转移。

二、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谁是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多年来曾几度引起研究和争论的问题。代表性观点有三:①以教师为主体。其思维逻辑是:没有教师,学生就没有办法学习,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决定性、主体性地位,学生只能服从、接受教师的教学。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种观点承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认为没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便无从发挥。与此相近的还有一种“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③以学生为主体。认为教育作为一个行业,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都是因为有学生才存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生处于中心、主体的地位,学校和教师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客观地说,在以上三种观点中,我们现在提得最响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而真正占据统治地位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及各种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宰的地位,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培养造就的学生,大都是一种具有“归属型人格”的人。这种人格以服从权威、恪守规范为主要特征,最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存在和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近年开始成为人们经常提及的话题,但能够落到实处的很少。这不仅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思维定势不易改变,而且学生真正成为主体也不是靠谁宣布一下就可以到位的。主体必须具有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精神、认知、实践三方面有机组成的完整结构。“精神”的核心是自主、自立、自强,这是主体性形成的动力。“认知”的核心是求知和创新的能力,这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实践”的核心是操作、合作与协调的本领,这是主体性形成的保证②。要使我们的学生——已具备归属型人格雏形的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改变归属型人格,养成“自主型人格”。自主型人格的特征是: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②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③争强好胜的竞争精神;④惜时如金的效率观念;⑤充满热情的爱国主义,等等。当然,“自主型人格”仍不是最理想的人格,中国人最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东方自我实现型”人格。这种未来的更加完美的人格,既融合西方文化中讲求进取的现实精神,又深得东方文化中讲究整体、协调、和谐、平衡、全面的精髓。

    在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的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教育者一方——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必须首先实现转变。要认识到:1、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对象,更是服务对象。学校的一切——包括人、财、物、事、时、空都是因为有学生才存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校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只是服务形式之一。2、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性服务与商业性服务、社会性服务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所要满足的是学生发展、成才的需要,必须朝着人才发展的最佳目标、按照人才成长的科学规律去进行。3、按照“为谁服务被谁评价”的原则,学校内不仅是校长和教师对学生有选择权和评价权,学生对教师和校长更应该有评价权和选择权。校长和教师的教育主体观真正转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落实,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三、要改变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终生负责的教育质量观

普通高中面临着升学率的问题,这是不可回避的。不仅学生和家长有这种迫切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一所学校,如果升学率很低,说教育方针贯彻得怎样好,素质教育实施得怎样好,都是不成立的。但是,一所学校,如果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以把学生送入大学作为高中教育的终极目的,搞片面追求升学率,则显然是违背教育方针,偏离素质教育轨道的。因为,大学和高中一样,是学生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进入大学深造,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决非终极目的。农民把种子撒进土壤的时候,就想到了作物生长的全过程,满怀着丰收的希望。建筑工人在挖地槽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整个楼房的各方面要求,奠定好优质工程的基础。同样道理,教育,哪怕是最初阶段的启蒙教育,都是应该对学生的终生负责的。人类刚刚进入一个新的世纪,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在今后的社会里,那些仅仅有了某种学历和一些书本知识,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毕业走向社会后,仍然很难有所作为。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处于这种状况,即便其升学率很高,能认为是教育质量高吗?

对学生终生负责,就要清楚学生将来需要怎样的素质。一些发达国家对21世纪人才素质提出如下几个标准:1、宽阔的胸怀,全球的眼光;2、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包括时空)的能力;3、善于适应并改造环境,具有开拓、进取、创新、应变的能力;4、既讲竞争,又讲合作,会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协调共进的组织能力;5、坚持民族精神,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③。以上各项标准中,创新能力处于核心地位。这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无疑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树立了为学生终生负责的质量观,就不会把作为评价手段的考试分数当成教育目的,就会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其一生的长期发展,不仅是要升上大学,还要考虑到学生大学毕业之后,考虑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衡量我们每一项教育教学措施的成败得失,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为标准。

树立了为学生终生负责的质量观,就会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创新,在实践中尝试创新,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开辟前无古人的新天地。

树立了为学生终生负责的质量观,就会自觉地拓展我们的教育内容。把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和未来,激发他们的大胆想象,强化其创新的欲望。

四、要改变教育自身落后的生产方式,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加快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十几年前,有人就指出:“几百年来,教育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操作式的行业。而且,一个极不相称的事实是:教师这个以创造和传播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为己任的群体,以‘人类灵魂工程师’为称号的职业,自己的生产方式还是很落后的。他们最少——即使用,也最迟——把自己创造和传播的科学技术用来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使“中小学教师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无休止的琐事当中。在他们从事的工作中,枯燥乏味、令人不能保持良好心境的成分远远多于生动活泼的、能激发人创造性的成分”④。这里,除了把生产方式落后的责任完全归结于教师有失公允之外,我认为所说的现象却是切中肯綮的。长期以来,多少优秀的教师满足于一本教案、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心甘情愿地让一腔热血化作学生作业上的批改符号,听任粉笔灰染白了他们的双鬓……。在我们大加赞美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使教师很难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对此,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教育手段的作用近年在国际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说:“在一个以喧嚣、狂热以及分布不均的经济和科学进步为标志的世纪即将结束,一个其前景是忧虑和希望参半的新世纪即将开始的时候,迫切需要所有感到自己负有某种责任的人既能注意教育的目的,也能注意教育的手段。”⑤美国总统克林顿前不久在为美国《新闻周刊》写的2000年教育专稿《没有哪项任务比这更重要》⑥一文中说:“在21世纪开始时,我们不可能期望孩子们在按工业经济需求设计的学校里迎接全球信息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要求学生、老师和校长达到最高的标准,但我们也必须为他们提供达到这一标准的手段。”这说明,教育手段不能现代化,要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思想、现代化水平的人才,是难以想象的。学校每增添一项现代化教学设施,就等于向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科技的窗口。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在科学发展的现有水平上认识世界、展望未来。

我国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远程教育网络。在邓小平同志关于“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指示的指引下,计算机教学也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逐步普及开来。语音室、投影仪等器材的使用也开始逐步成为教学常规。“网上学校”正向我们走来。大家已经注意到,近一、两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正逐步取代“电化教学”的概念。全国1000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及各级规范化学校的评选验收中都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列为重要的条件,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但是,应当看到,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就山东教育的现实来讲,这方面的进程已明显落后于京沪、江浙、广东等地。主要表现是:1、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配置;2、部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配置较好的学校,也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和重配置、轻使用的问题;3、多数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积极性和水平有待提高;4、大面积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所需要的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奏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首先,学校自身要有足够的紧迫感和很高的积极性。成功属于那些比别人更快速有效地认清方向、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人。学校有了紧迫感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政府的支持,争取社会的合作。毫无疑问,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越主动,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水平越高,教育自身的生产方式越先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越有益,我们民族未来的竞争力就越强。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重新认识、深入思考、加紧解决的问题还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做了以上初步的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00年1月3日

附:作者简介

魏伯河 男,汉族,1953年生。山东宁阳人,大学文化,现任山东省宁阳一中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学特级教师。兼任宁阳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宁阳县专家协会副会长。 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领导干部、山东省教学改革先进个人、泰安市职工劳动模范、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著作有《语文教学论札》、《素质教育探索》等。

地址: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    271400      电话:0538—5620047

(请以此稿为准)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