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浅谈我的学校管理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简称“宁阳一中”),创建于1954年,为泰安市重点高中。建校46年来,为国家培养合格毕业生25000余人。其中不少成长为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著名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近几年来,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固定资产成倍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大幅度攀升,毕业学生因学业扎实、志向高远、素质全面、特长明显受到高校和社会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宁阳一中因此被誉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1993年,我校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指引下,明确了“创中华名校,育四有新人”的办学目标,确立并坚持了“以开拓进取为主旋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实施了以更新教育观念为目的的“换脑工程”、以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目的的“名师工程”、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目的的“校改工程”、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为目的的“育人工程”,办学效益迅速提高,社会声誉与日俱增。连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先后通过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验收,还获得“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数十项称号。目前,正积极创造条件,迎接国家级千所示范性高中验收。雷洁琼、段君毅、方明、季羡林、王元、邵华泽等领导和名家先后对我校题词勉励。

作为社会主义学校的校长,其共同的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合格人才。但作为一名具体的学校校长,在完成其共同职责的同时,是否可以而且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包括学校管理思想呢?建国以来几十年间,好象没人提出或回答过这样的问题,这大概是现在的校长们中间出不了教育家的原因所在,大概也是几十年来我们难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这方面我们不仅比不上前苏联、美国、欧洲、日本,甚至也比不上建国前,那时尚有蔡元培、陶行知等一些大家!)的原因所在。现在的校长,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官员型,靠上传下达、行政命令来管理学校;二是业务型,教学教得好,当了校长,还是只懂得教学常规,抓升学率可能有一定的能力,其它则很难适应。难得一见的是学者型: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办的学校也有鲜明的特色。我认为,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中国教育呼唤的是学者型的校长。我们每一位现任中小学校长都应为成为这样的校长而不懈努力。

在八年的校长工作实践中,我通过学习、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管理学校的三个基本思想:

    一、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发展,千方百计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一思想在管理实践中有以下三层意义:

    1、建设一个优势互补、人尽其才的领导集体。领导班子要尽可能集中本校范围内的优秀人物,并注意其年龄、学科、才干、气质、地域以及性别结构,形成优势互补,致力团结奋斗,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目标要能够形成整个班子的工作目标,整个班子要能够紧密地围绕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目标努力工作。这样一个领导集体是学校团结战斗的核心,是教职工群众的表率,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竞争进取的师资队伍。学校要实现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目标,要取得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要靠培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更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建设工程。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树立较高的目标追求,把教育工作不仅仅作为谋生的职业而是作为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来对待。不断强化其前进动力,为其成长和发展提供和创造各种条件,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在安排使用上,力求做到人得其所,才尽其用。

    3、把学生真正当成人来教育培养,自觉、积极地实施素质教育。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学习的工具。现代教育制度从工业生产借鉴的东西太多,学校和教师总是试图把教育设计成一个工艺流程,企图把学生加工成标准件,以致造成人性的压抑和教育的异化。我觉得:教育和各种科学之间,相邻最近的是生物科学;教育和各种生产方式之间,相邻最近的是农业生产。认识到学生是人,才能把学生真正当成人来教育培养,自觉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在一个学校里面,校长就会把学生既看做教育管理对象,又看做服务对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学、管理和各项活动中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真心实意地依靠教职工来办学,把他们真正看做学校的主人,并把他们的成长、发展作为学校的成功要素之一,对他们信任、尊重,与他们同心同德,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其积极性;就会与全体领导成员肝胆相照,结成最亲密的事业伙伴,为着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形成强大的合力,避免任何“内耗”。整个学校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和意义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校长的权力将更多地表现为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做到上下一致、令行禁止,促进各项工作步步上台阶、学校事业一步一层天。

    二、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依法治校之“法”,既包括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国家关于教育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方针、政策,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前一种“法”,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解、遵守执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好落实。对后一种“法”,首先是建立健全,然后是严格执行。

    校内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应体现方向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具体说来是:

    1、方向性原则。就是说,校内规章制度应该是国家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具体体现,而绝不能与之相抵触、相背离。建立任何规章制度时,必须首先把握这一点。

    2、民主性原则。就是说,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是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决定,而不是由校长个人或少数人制定。比较重要的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这样才有可能为广大教职工所接受和遵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教育性原则。就是说,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充分考虑学校工作的性质和教师劳动的特点,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要符合教育规律。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方法。

    4、整体性原则。就是说,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服从统一于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体现同一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当然,每项规章制度各有其规范的对象,各有其独立的作用,它们之间一般不应互相包容,更不应互相抵触。

    有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关键在于执行。规章制度执行得好不好,关键仍在于校长。校长自己首先要带头执行制度,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次,执行规章制度要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师生员工。这样,好的规章制度才有可能行之有效。而当一所学校达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照章办事的程度时,其工作效率将达到最佳水平,人际环境也将臻于最佳境界。

    三、科研兴校

    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是受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植根于教育实践、与教育实践同步、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的科研活动。它既包括从上级接受的科研课题,也包括大量的自选课题,以及更多的为解决教育实践中具体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活动。

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对学校的振兴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科研可以使学校充满浓厚的学术气息和人文气息,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校的各个方面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教育科研可以使学校的干部树立比较高远的目标,端正办学方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搞好教育改革,不断克服困难,提高办学水平。

    教育科研可以使学校的教师更好地确定人生定位,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教育规律,实施科学育人。

    科研型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有成就的教学专家;科研型的校长才有可能成为有自己教育思想的校长;研究空气浓郁并卓有成效的学校才有可能成为兴旺发达、潜力无穷、特色鲜明、走在时代前列的学校。

为了搞好教育科研,学校必须建立教育科研的领导机构,并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校长亲自抓在手上;必须健全相应的制度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必须解决必要的设施并提供起码的经费保证;必须为教师提供对外交流机会、提供新鲜资料信息使其不断地开阔视野;必须尽可能与上级教育科研部门和水平较高的兄弟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必须及时总结、推广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几年来,我坚持以上述三个基本思想开展学校工作,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办学效益的明显提高。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学校管理是永远探索不完的课题。今后,我愿与国内外同行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力争为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原载《开放的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8月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