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喜爱写作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教师要注意提问艺术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到底怎么问?为什么要问?什么时机问?谁来问?问谁?谁来回答?学生回答以后该怎么回应?学生回答时老师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实现师生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问题的提出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师生可互为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下面就教师提问艺术,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首先,选好提问角度 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维的视角,如何选取最佳角度,常常就很考究。因为选准它,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而且能疏通阻塞,使思维流畅,减少理解的障碍,让诸多问题迎刃而解。如学习台湾作家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一文时,我们在探讨“第一次为什么真好”时结合课文先选“第一次成功,心并没有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搜寻到答案后,再换一个角度选“第一次失败,新鲜而刺激”,追寻答案,只有两问,两句话,就把问题的答案提示出来了。这样,既快又省,教师舒畅,学生也开心。 选准角度的提问,会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引起学生的疑问,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比如《孔乙己》一文时,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孔乙己。”教师又问道:“孔乙已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于是教师再追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学生对这个“反常”现象沉思起来。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讲述课文,定会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 选准角度还可以抓住关键词发问。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字里行间,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地品味、分析。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第二,提问要由浅入深,注意过渡性提问。 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如果课堂提问难度过大,不仅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导致训练“卡壳”,而且挫伤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长期以往,会严重丧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对一些艰深问题做一些浅易的过渡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较难把握。我们不妨先设置过渡性提问:“文中的‘路’仅指地上之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后,最后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一问,这个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也就轻松解决了。 如鲁迅的《风筝》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文中写到的温馨的手足情,玩具对儿童的重要启蒙作用等内容,学生都不难理解,而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的思考,却是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的。处理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老师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梳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我干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第三,提问要设计话题,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好的课堂提问固然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回答问题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看似思想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因此,教师除了重视问题的设计外,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话题”,与学生一起围绕话题平等“交谈”。话题不同于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只是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谈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在话题的情境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学资源是共享的,在共享中又体现着教师“导”的作用。 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在学生学完全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个话题:“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最后两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变得无比的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让学生围绕关键句子展示讨论、各抒已见。交流互动达到高潮时,教师可顺势点拨,拓宽话题:失败英雄知多少?“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伟大的悲剧知多少?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科学家沉冤三百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毁于一旦,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在“话题”情境下,学生摆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教师“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得到贯彻实施。 第四,提问前要洞悉文本,在关键处提问。 教师在设置提问前,必须下一番功夫,对文本内容作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就相关要素做一番精心的思考和整合,拟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整堂课的提问框架也就大致构成。确定课堂提问时,我们还得做一番审慎的思考,力争在关键处提问,以提高提问的质量,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比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针对“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的诸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官、匪、绅”,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使闰土成为木偶人的众多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个提问就比较关键,因为该问题的解答有利于学生把握该篇文章的主旨。 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都能注意这几点,那么,我们的提问一定会更有针对性,越来越有艺术性。 张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