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仁者爱人(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我欲仁,斯仁至矣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还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把仁德看成最为重要的事情,是其它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的;厌恶不仁的人,他在以仁德行事处世的时候,就不会使不仁的行为在自己的身上出现。有能够在一天内去尽自己去行使仁德的人吗?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要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这样的人是有的呀,我可是从来还没有见到过。

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我心目中)爱好仁德的人,应认为仁道至高无上(而不是可以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厌恶不仁德的人,他的仁道作为,应该是避免世俗间不仁德的人事影响到自己(但有人就总要受外界影响)。(你们间)有谁能够坚持一整天尽心而求仁道的人吗?(只要求仁,就能得到仁;求仁的心力谁都有)我还从没见过没能力求仁的人呢——但也备不住有,不过我还没有见过。”

【分析】 首先说文理。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的“无以尚之” 和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对“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的本身而言的,是指对仁的重视的程度。使用我这样浅译。“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是正面说的反面话,但是,没有反问的语气,是孔子对作的肯定的回答,是在批评其他人都没有实心实意的行使仁德,即使有,也是口头上的,没有身体力行。可见在那时,爱好仁德的人之少。因为天下动乱,周朝已经濒于灭亡,周礼已经行不通了,社会正在进步,制度正在更新。

再说“仁“的内涵。我们不要忘记,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的重要地位,不管孔子对仁的说法有多少,这才是仁的中心,仁是以周理为基础的,而周礼就是等级制度,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的。

本章看似费解,其实,孔子这话说得应该有具体语境,应该是对弟子的一种激励。

  阅读《论语》,标点准确很重要。譬如,第一句话标点不确就容易产生误读。我对这句话的标点作了改动,通常的《论语》点校本,将这句话断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以为,“好仁者”与“恶不仁者”是同一种人,属于夫子互文定义。都属于“我未见”者,故“好仁者”后的逗号,应为顿号。全句有激励性质的埋怨,故断为感叹号。

  末两句“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是对前面一句“我未见力不足者”的补充解释,故前面应该是破折号。

  这样,本章意思便显得通豁了。

  孔子的本意在于劝勉,他意思是说:我这些弟子们还没有人将求仁视为“学而时习之”的日常力行功课,还不懂得“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夫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同义表达,语气中应含有深切的期待。

【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贵,是人所希望得到的;但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富贵。贫贱,是人所厌恶的,但不能用不正当的方法去摆脱贫贱。君子离开了所信的道,怎么能获得美名呢?君子就连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违背所信的道,即使在急迫的情况下也要这样,在流离困顿之中也要这样。”

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富贵富贵,富就贵,人们通常这么认为。其实,富并不等于贵,富裕者并不一定就高贵。华人首富李嘉诚认为:富则物也,贵在精神。诚哉斯言!有的人之所以会富而不贵,问题往往出在没有醒悟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富后趾高气扬,唯我独尊,挥霍无度,甚至横行霸道。如滋事行凶,反要伤者下跪赔礼;开车撞人,甩下一句“撞了又怎样”扬长而去……这号人尽管炫耀了自己所谓的高贵气派,却丢失了最起码的人格和良知,有何贵可言?正如百姓所针砭的:“这种人富得只剩下钱了。”

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富裕本身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要做一个富且贵的人。富而不贵的人往往越富越让人担忧。只有既富又贵的人才是社会的福音。

深圳著名歌手丛飞,每场演出收入达万元,应该说是富有的。他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站在哪个舞台上,都会使用这段开场白:“我叫丛飞,是深圳的一名普通文艺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深圳义工。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在十年时间里,他资助一百多名贫困孩子上学,捐赠钱物近三百万元。丛飞不幸病逝了,但他用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扶困助弱、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他的爱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重。丛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像他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高贵的。

由此可见,富不富,看财富,而贵不贵,关键在于你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多尽一点义务,多担一分责任,多献一份爱心,让这个社会更进步、更美好。因此,一个人富了之后,应当加强道德品质修养,自觉为社会为他人着想,用行动来展现自身可贵的一面。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广施恩惠给老百姓,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怎么样?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岂止做到了仁,那简直就是圣了!就是尧、舜恐怕都还没有完全做到呢!至于说仁,那不过是自己想有所作为,也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让别人飞黄腾达。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评析】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要么拥有权力并用自己的权力为民众谋福利,要么拥有财富并将自己的财富用于民众福利,要么是同时拥有权力和财富并用自己的权力和财富为民众造福。孔子大概认为具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条件的人有,但实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才说有这个能力并能这样做的人何止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了。孔子的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利用权力“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确实微乎其微,但是利用财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却大有人在,现代的比尔.盖茨、巴菲特就是这样的人,不知他们可不可以算作圣人。

“能近取譬”也是“仁”的重要原则,通常解释成 “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就是做事用自己的心思去推测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恐怕也是很难做到的,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相比,后者更容易做到。自己的钱很多,永远也花不完,此时同情心发现,想到了天底下还有需要帮助的穷苦人,拿出一些对于他毫无用处的钱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用于救济生活贫苦的人,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人可以算是“仁人”。而自己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的时候,做事还能事先想到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更加难能可贵,这样的人才应该算作“圣人”,不仅一般的人做不到,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做不到,所以自古中国就一位孔“圣人”,而且这位“圣人”是否名副其实也很难说。“圣人”不是神,也不是人,人世间没有,所以谁也说不清楚“圣人”到底是什么。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

【译文】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了”。

孔子说:“难道仁德距离我们很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会来。”我认为,孔子说得很对,有些人觉得要做到一个具有仁德、修养的人,是很难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时时刻刻不贪图利益,为大家服务才对。

我曾经在《读者》这本书上看到,一个男孩和刚结婚的妻子和别人一起出去度假。他们坐着小船在一个湖上游览,突然,一个浪头打来,船打翻了,这里面只有那个男子会游泳。他不顾危险,把所有人都救上了岸,可是他的妻子却被湖水冲远,最后淹死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也是一位有仁德的人。他不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救离自己最远的妻子,而是去救别人,自己的妻子却死了。这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只有一心想着他人的利益而做事,才会得到别人的称赞。

我们要好好的记住孔子说的话,只要我们想做到有仁德的人,就要从小为他人着想,你就会是一个有仁德的人。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①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①一日:一旦。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 这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天下也就归依 于仁了。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会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具体细节。”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 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请让我实行您的话吧。”

【读解】“克己复礼”在20世纪70年代的“批孔”运动中曾被用来做 为孔子“拉历史倒车”的罪证,并由此而称孔圣人为“复辟狂”。 这是历史的旧话,也是“文化大革命”的笑话,暂且按下提。

  要提的是,克己复礼也罢,为仁由己也罢,都是儒学修身 基本要求。也就是颜渊说孔子对他“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 罕》)的“约我以礼”方面。一句话,是对我们进德修业的德育要 求。

  这种要求是从思想认识方面来的,或者说是较为抽象而形而 上的,而下面颜回“请问其目”所得到的回答,则是偏于实践方 面的,或者说是较为具体而形而下的,这就是视、听、言、动,均 须合礼。

  那岂不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约束得死死的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关键是看你对“礼”作何理解。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非夺之情,  所以安其情也。”  可见,“札”本身是情理兼顾的,只不过要求用理性调节情感 欲望,使其不像脱缰野马一样失去约束罢了。

  英国人波林布勒克说得好:“欲望与感情是人性的发条,理性 是统驭、调节它们的制动机。”

  调节的目的就是“安其情”,使情感欲望得到安适。

  可惜后世儒生多半没有能够正确理解“礼”的“安其情”作用,而一味“夺之情”,结果成为《牡丹亭》中那言必称“子曰” 的陈最良(陈腐最良?)式的人物--冬烘先生一个!   这当然不是圣人的初衷了!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孔子说:“有志之士、有仁德的人,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以致损害了仁,只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大义。”

【解读】本章谈“成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成仁”是孔子学说的最高境界,“成仁”即“圣”。“成仁”与“害仁”合而观之,有五种状态。第一,杀身以成仁,是天地境界,勇圣所为。第二,不杀身以成仁,道德境界,是智圣所为。第三,杀身而不成仁,强打硬斗,暴虎冯河,匹夫之勇所为。第四,既不杀身,也不成仁,平庸混世,庸常之人所为。第五,求生而害仁,临大节而夺其志者,怯懦之人所为。孔子在五种“成仁”“害仁”的境界中,通常并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王子比干,殷有三仁,成仁德而失性命。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杀身。“杀身而不成仁”如“衽金革,死而不厌”的“北方之强”,孔子也是不赞成的。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①焉,敏则有功②,惠则足以使人③。”

【注释】①任:任用。 ②有功:有成就,能取得成功。 ③足以:“足以之”的省略。意即能够凭借它。之,指代“惠”。使人:役使人,使唤人。

【翻译】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讲信用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快敏捷就能取得成功,慈祥施恩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解读】本章谈“仁与五德”。颜回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子张问仁,孔子答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颜回问细则,孔子答曰:“非礼勿视、听、言、动”;子张问细则,孔子答曰:“恭、宽、信、敏、惠”。前者修己、正己、克己,为内圣之功;后者行仁于天下,为外王之力。内修圣功,外行王道,内圣外王为儒学全部内容。颜回性格内向,淡泊名利,孔子以内圣教之诲之;子张性格外向张扬急于事功,以行天下之事训之导之。对颜回告之“仁者安仁”之内功,对子张告之“智者利仁”之外力。前者为本体,后者为用体,皆是因材施教。至于“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均是外王之结果。

恭、宽、惠三者是对人而言,守信、勤敏是对己而言。对人恭敬,人恒敬之,不见侮于人。对人宽容,厚德载物,器量宏大,则得众人拥戴。“有善勿专”,分惠于人,则有人乐意听你调遣差使。自己恪守信誉,则有人信任你,依靠你。“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勤敏,“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奋则多建事功。行此五者,力行天下。

【原文】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读解】我们今天也说:“让世界充满爱。”不过,充满什么样的爱?我们没有具体分析,也没有说。

孟子这里作出了分析,说出了爱的层次差等。

对于物(朱熹注释说,指禽兽草木),主要是爱惜。爱惜的具体表现,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思想,倒是有我们今天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了。

对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爱。仁爱的具体表现,按照朱熹引程颐的看法,也就是孟子在《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 对禽兽草木等“物”是谈不上的。

对于亲,也就是自己的亲人,则不是爱情和仁爱的问题,而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爱,是爱之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一个层次了。

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不然的话,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维系下去的。所以,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爱之所以有亲疏,有差等,不是 我们主观方面随意决定的,而是因为客观方面,这些对象本身有所差别,用朱熹引杨氏的话来说,叫做“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总起来说,有差等又有联系,“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首序。”(程颐)

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就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而我们发现,这个系列又正好是和 《大学》所开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由此可见,圣贤所论,无不用心深刻。既然如此,读者也只有用 心体会,才能得其真髓。

回到开始时的话题,“让世界充满爱。”是不是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爱呢?

【原文】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译文】孟子说:“所谓的仁爱,只有人才拥有。合起来说,就是人生的道路。”

孟子说:“‘仁’的对象就是人。‘仁’和‘人’合起来说,就是做人的道理。”

【说明】这就是尽心知命了,因为只有人才懂得建立人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才有人的社会。而人,只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才算是走上人生正确的道路。畜牲禽兽之所以建立不起它们的社会,就是因为它们不懂得建立相互之间亲爱的关系。所以,人如果不懂得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不能称其为人!而且永远也走不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孟子解释仁与道的关系。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仁”,一旦和贯彻执行的主体“人”结合起来,就是“道”的实行,或者叫“替天行道”。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