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师生双方心理平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很多,我认为,保持师生双方心理平衡,创造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一种有效办法。本文着重就保持师生双方心理平衡,理顺教、学双方的关系,进而达到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问题谈些看法。 一、兴趣相投 老师有兴趣教,这是教师的职责,容易做到。学生是否有兴趣学,这才是问题的要害。这里的关键是师生双方的注意力应调到同一个焦点上。对教师来说,讲课要讲得深、讲得透,讲得学生愿意听、爱听。对学生来说,应当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听得进、记得祝只有教、学双方兴趣相投,才能激发和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减轻学生精神负担。如教小学六年制第十册课本中的《挑山工》一课,教师讲到挑山工折走的路线时间:“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请同学们具体解释什么是折尺形的,并用图形表示,最好还能做出示范动作。”回答问题要用图形和动作来表示,这是学生少见的,因而感到老师问的问题新鲜有趣,乐意动脑思考。一些肯动脑、思路活的同学很快就能按课文中这段破折号后面的内容进行回答,并画出图形和做出挑担拆尺形登山及适时换肩的动作。反应慢的同学可能一时回答不上,但经同学这么回答和看了图解及示范后也就理解了。这时,由于师生双方的兴趣都在“折尺形”线路上,学生就听得进,喜欢学,课堂效果就好。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把老师所讲的问题理解了,掌握了,那么课外作业就可以少布置些,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就减轻了。 二、同题同步 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问题与学生所听所想的问题要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所授的课业就能听得懂、记得祝教学时,教师讲的内容学生要专心听,积极想,思路要随老师授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认知要同题,才能产生同步效应。如教小学六年制第十册课文《小站》,末尾一段是篇末点题:“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如果老师问:“这句话是否单纯赞美喷泉、杏花,使旅客感到春在小站?”学生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接着,教师启发道:“作者写作的目的仅是赞颂喷泉、杏花吗?”学生听后有的会回答:“不是的,是赞颂站上工作人员。” “为什么?”“因为小站上的喷泉是站上工作人员精心设计,杏花是站上工作人员亲手栽种。”“对了。这实际上是赞颂站上工作人员热诚为旅客服务的高度责任心。”上述对答既准确又生动。这就是课堂上师生同题同步所产生的效果。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针对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诱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所提的问题上来,并产生同步效应。这种同题同步的教学方法,学生听得懂,记得住,既能提高学生理解深层次问题的能力,又能起到减轻他们负担的作用。 三、同频共振 教学双方同频共振,正如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一样,只有调准了频道和频率,才能显示出清晰的图像和发出动听的声音。在课堂上,主要体现在教学双方思维要同步,即同频,只有同频了,才会产生共振,学生才能学得活,记得牢。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而思维则贯穿于学习整个过程。学生在课堂听课,积极思维至关重要,边听边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好老师所授的知识。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也要通过不断地思索理解,才能正确地掌握它,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扎实、牢固。如一次作文课,一位六年级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作文题《我和作文》。 这道题有难度,写什么?怎么写呢?经过师生交流讨论,学生有了些眉目了,老师就小结道:“写你学写作文的真实情况,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真情实感来。揭示提纲:一是先写你对作文的感情、兴趣;二是选一二个真实、有说服力的例子具体说明你对作文的感情、兴趣、写作能力的变化情况;三是你对今后写好作文的打算。”学生们参考老师的粗纲开始思考,进行谋篇布局了。这次习作,学生写的文章内容丰富、真实自然。这节习作课之所以成功,主要是老师的精心辅导和提示得当,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这真是出乎意料,我认为,这就是课堂上教学双方同频共振的结果。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