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反馈与课堂练习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陈笑晴

教学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教师依据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传递的教学信息,学生必须通过眼看、耳听、脑想,接收信息;通过操作、回答、讨论、解题等反馈信息。教师要不断地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随时掌握教学目标的进展与达到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程序。现就如何应用信息反馈原理,科学设计课堂练习,谈谈笔者的认识与实践。

一、注重前馈

就是用较短的时间,预习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信息,为新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矗为此我们必须精心安排新课前的基本训练。

首先要明确基本训练的目的:一是为了检查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二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作用,其次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基本训练的内容。基本训练的内容应该选择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注重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即在复习旧知识中孕育着新知识,起着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不是“炒冷饭”。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时,我安排了如下的基本训练:① 2:3=()÷()=()/()说出它们的关系。

②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15:20=()/()。

③ 6/8=()/24=()/4,根据什么?

第①②题的目的是,复习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第③题是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化简的方法,为引出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埋下伏笔。通过这样的基本训练,为新授知识搭桥铺路。

二、精心设计反馈练习

每节新授课一般都有几个知识点,而且是逐步深入的。所以要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采取多层次的信息反馈,从学生的练习情况中掌握反馈信息,以便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和程序,减少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偏离度,同时根据反馈信息,调节强化教学进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第一次反馈----基本题设计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在例题教学后,安排基本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知。要求其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结构相同,?题型也基本一致,具有例题特征。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的例题1后,我设计了第一组题让学生练习: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S=15平方米,h=3分米,求v。

②已知圆柱的底面积s=6.4平方米,h=4米,求V。这一组题中,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需的两个条件----底面积和高都是直接已知的,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公式v=Sh进行计算。

2.第二次反馈----变式题设计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克服思维走势的负面影响,在保持新知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可改变思维训练的角度,将例题结构变更,通过变式训练,加深新知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第一组题练习后,紧接着可安排第二组题:①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4米,h=6米,求V。

②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18.84分米,h=5分米,求V。

这一组题中,底面积都是未知的,所以必须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各自的底面积。

3.第三次反馈----综合题设计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综合题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形成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只有新旧知识互相搭配,才能使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如在第二组题练习后,可安排第三组题:①已知圆柱底面积S=1.8平方米,h=3米,求V。

②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6.28米,h=5米,求V。

③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d=4分米,h是d的2倍,求V。

④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r=3厘米,h比r多7厘米,求V。

⑤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1.2平方米,h=2米,求V。

综上所述,如果能充分利用信息反馈原理,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优化课堂练习过程,及时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就能科学、合理地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