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湖北   胡 平

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1983年4月发布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指出:“若想维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市场上尚有的一点竞争力,我们必须致力于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一个发达的超级大国竟然发出了如此“耸听”危言,真是振聋发聩!作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应试教育屡禁不止、教育落后现状令人堪忧的我国,引用一下美国人的报告题目倒是再恰当不过了,但为了避免哗众取宠之嫌,,还是用了一个较平和的题目。本文要阐述的几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在世纪之交的重大时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带着沉重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反思有关问题,也许能给人一些启迪和领悟。

一、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概念

多年来,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个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试”即应付考试之义。应试教育主要是指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倾向,由80年代片面追求升学率演化而来,其主要表现有两点:其一是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盲点”或“弃

儿”,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前进的信心。其二是置学生素质、个

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

劳动技术教育。在抓智育的过程中,又将非选拔性考试科目打

入冷宫。在考试科目的教学中,又制订了“考什么,教什么;

考多少,教多少;考多难,教多难;怎么考,怎么练”的24

字应试方针。这样,应试教学的内容大大小于部颁教学大纲所

规定的范围。(见右图所示)                               应试内容所占大纲规定内容的比例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教育对象来看,还是从教育内容来看,应试教育都大打了折扣。它是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不良教育模式。

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遗传素质、生理素质等先天因素。广义的素质,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与心理品质等内容。所以,素质教育应是指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学校素质教育则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体说,社会主义建设者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有人把它归纳为八点: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开放的世界,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二、忠于事业,坚信人民的力量;三、熟悉国情,实事求是;四、尊重历史,着眼未来;五、精通业务,掌握科学;六、思想敏锐,勇于创新;七、作风正派,谨慎果断;八、身体健康,志趣高尚。这种理解应该说是还是较全面的。

二、 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依据

长期以来,考试分数如同一根锁链,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大考过后,部分主管部门总是热心根据考分给所辖区域的学校排名次,升学率高的则“一俊遮百丑”,被认定为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斧击凿,凿入木”,学校为了争取好的排名,每逢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总是要给所有学科的成绩排定座次,据此给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定位,据此决定教师绩效奖的多寡,据此评先表模,晋级和确定职称考核等级。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教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得不小心认真地对付。他们通常采用的应对措施是:1.大量舍弃教学内容,管它什么大纲不大纲,教材不教材,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谁愿傻乎乎地作无效功?有位语文教师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介绍出来的经验居然是:大胆舍弃与高考实际联系不紧的教材,腾出时间针对高考题型和标高强化训练与评讲(这里笔者毫无全盘否定该教师经验之意,因为作为教师个体无法与庞大的、强大的社会评价体系、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对抗,宏观大气候和微观小气候不改变,任何教师个体若想逆应试教育潮流而动,必将头破血流)。2.肆意舍弃学生。教师根据本校历年上省线人数及趋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达标人数,圈定“工作面”。 “工作面”以外的学生成为舍弃的对象,尽管他们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但教师根据“工作面”确定的标高,有许多内容和步骤使他们“永远不懂”,作业批改和辅导也只是被应付了一下。若有心地善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应试成绩自然是无法与能“突出重点”、“把握主要矛盾”的教师比肩的。原因何在?评价的标准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不利呀!以普遍流行的“EC管理系统”为例,达标率、高分率的权重占了70%,均分和及格率只占30%,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教学成绩自然就无法“显著”了。长此以往,这类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得到承认,长期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政治上受到打击,经济上蒙受损失,心灵上遭受创伤,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观念和做法,向应考标兵教师学习,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深受其害。

难道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就一定等于合格人才或优秀人才吗?苏霍姆斯基说:“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并不能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他曾分析过一个名叫莎尼亚的女生的情况:她的各门功课成绩平衡良好,但她存在着潜在的缺点——“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在全面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苏霍姆斯基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及时的教育,帮助她克服了缺点。

大文豪郭沫若16岁读中学时,有这样一张成绩报告单: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从这张成绩单上看,郭沫若实在算不上优等生。最惹人眼的是算术100,却未成为大数学家,国文不及格,却成了大诗人、大文豪。可见,学生某一学习阶段考试分数的高低,与其自身能力和潜力是不能划等号的,仅凭某一次或某几次考试分数,把学生分成三流九等,让许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分学生,“高分低能”的不在寡数,许多高分生只是善于应考的机器。从高一新生状况来看,有许多从升学率高的学校招来的高分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成绩赶不上从升学率低的学校招来的普通生,据说大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可见,考试分数(尤其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试分数)高和合格人才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亲身经历应试教育全过程、在高考中获得成功的“天之骄子”——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如何看待自己呢?据《中国妇女报》报道,由湖南省各高校优秀学生组成的“芙蓉学子会”组织的一项大学生社会问卷调查结果,颇令人深思。这项调查于1999年11初在湖南省11所高校及部分社会人士中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身素质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其中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业务素质;50%自认为缺乏心理素质;认为自己缺乏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分别占30%和10%,但没有一人认为自己缺乏道德素质。就能力方面而言,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自认缺乏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的各占40%。其中30%的男生自认为缺乏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而50%的女生则认为缺乏组织能力。更令人惊讶的是,90%的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半成品”,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难道仅仅只是大学教育吗?基础教育理所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见,应试教育害人不浅,高分数的学生不一定等于合格人才。

既然如此,改革考试制度和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质量观,重新制订科学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标准等工作,已成了当务之急。否则,应试教育的风气难刹,素质教育的道路难于畅通矣!

三、 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大多数学校在被应试教育逼得紧、素质教育抓得紧的双重压力下,提出了“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的口号,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也在思考抓素质教育的思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种种误区:

其一,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这仅仅是考评方法的一种改变,可以把它看成抓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但它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涵,抓素质教育也不一定就非要实行等级制不可。不可否认,实行等级制能为学生创设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但并不是每个学段、每门学科都适合。况且如果教育观、质量观不改变,甲乙丙丁、ABCD之类的成绩等级依然可以作为排座次、定奖惩的唯一依据。

其二,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一些学校不改变原来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切照旧,只是增加了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等内容。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抓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但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不能只把这些活动当成一种点缀,当成应付检查的手段。有的学校平时不认真抓好体育课、艺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也未作任何辅导,只是为了开运动会而开运动会,办艺术节而办艺术节。到了运动会时,学生懒洋洋的广播体操动作依旧,许多项目连简单的体育规则都不懂;到了艺术节时,学生只能在晚会上吼几句从电视上学来的流行歌曲,交上几篇毫无章法可言的“书法”作品,很难想象这种大规模的活动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遵循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的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理论联系实际为目标,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所以,注重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虽然十分必要,但还要注重这些形式的内容,提高这些活动的质量;同时,这些形式也只能作为素质教育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体和全部。

其三,以为素质教育可以无原则地放松教学要求,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地少布置作业。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教师:一学期即将结束,学生的数学作业连一个练习本都未写满;有些班级只写了四篇作文。问之,则振振有辞:“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我这也是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呀!”在他们眼里,素质教育仿佛与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少布置作业是等同的——作业布置的越少,素质教育就重视得越好,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相反,素质教育是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全面优化教学程式,确保达到部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少学生低效劳动和重复劳动。

其四,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不应该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笔者认为:虽然考试分数与学生基础状况、考试题目的可信度、保密状况、阅卷标准是否保持同一、考试分数的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很大关系,考试分数在很多情况下的确不能真实地反映某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和某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但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考试分数也毕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决不能在评价教学质量过程中完全抛开考试分数,只是不要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去看。如果取消一切考试,或者完全抛开考试分数,那将给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结果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年之旅,始于今朝。当我们在世纪之初对上个世纪的中国教育扼腕叹息的时候,如果还不下苦工夫致力于此种现状的改变,恐怕我们的子孙在若干年后还会继续扼腕叹息下去。

                         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县三峡高中

                             邮政编码:443100

                             作    者:胡  平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