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闫万学 我国诗歌发展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从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到汉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乐府诗和建安文学,尤其到了唐代,诗歌的发展便达到了顶峰。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而且艺术手法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诗歌被称为文学的极品,即“文学之上乘”。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的深邃、形象的不确定性,在教学过程中使师生们普遍感到棘手。可以说,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老师和学生都花费了不少的精力,但在具体的考试当中学生又感觉到无从着手。而 “诗歌鉴赏”题自1988年以来,一直是高考重要考点。自2002年起,则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试题,题量加大,分值也增多。 诗歌鉴赏为何在高考试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呢?其重要原因是,诗歌鉴赏是提高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大纲》有明确要求,而且《考试说明》也有明确的规定, 能力要求达到E级。因此,诗歌鉴赏便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 鉴赏诗歌的重要性 ㈠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以及今后发展深造的基础,是创造的前提条件,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诗歌中的想象丰富而大胆,如李白诗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维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诗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毛泽东诗中“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诗句,都能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多读诗,多鉴赏这样的好诗,无疑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㈡ 能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诗歌赏析题,全国卷及各省市卷均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能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不仅要读懂,弄清楚,还得句子通顺,语言表达准确,才能得较高的分数。 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高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阅历,这些是欣赏诗歌的前提和条件。但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较而言,诗歌又有它的特殊性。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又往往高于现实。诗人大多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学生很容易造成对诗歌理解的隔阂感。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学习和考查,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塑造完美人格,都显得尤为重要。诗歌鉴赏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鉴赏诗歌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答题情况来看,题目的难度都不算太大,但学生答题屡屡失误,主要原因是:① 考生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把握不准;② 综合分析能力不够,思路不清晰;不能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鉴赏的内容,③ 存在答题的形式不规范等,这样势必导致不是漏项就是言不由衷或者错答。如我让学生鉴赏2002年的高考全国卷中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标准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结果,学生对这首诗有着不同的分析和鉴赏,出现了诸多失误,现举几例: ㈠、言不由衷 部分学生因受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在答题时,没有办法将自己所想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加以描述,也许想得很完整,而答题却很糟糕,犯了言不由衷、似是而非的错误。有学生对上面问题的回答是“整首诗在围绕‘折柳’描绘城中景色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一份思念故园的安乐心境,‘折柳’自然是诗眼。”还有学生答道“一、二两句中,诗人先写洛阳城寂静异常。三、四句写从玉笛声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折柳’的感觉,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由此产生了故园情。‘折柳’权当作关键吧。” 以上分析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做答怎么能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怎能准确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㈡、当作读后感 有的学生做答“读了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人感觉心静了许多,我们就应该像诗人一样思念故乡。把‘折柳’作为关键是可行的。”误把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技巧的初步鉴赏,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当作读后感来写,进行阐发性的理解和发挥,这也是不符合初步鉴赏和评价的要求的。 何谓鉴赏?鉴赏就是鉴别、赏析。赏析出诗歌意境好坏的原因,关键要把握住诗句本身的含义,结合诗人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或者从诗句本身的语言信息中分析出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置诗句于一边,大谈自己的感受,或引申出一个观点进行阐发性的议论。 ㈢、评定式鉴赏 有学生只根据题目要求,评定式鉴赏,脱离原文,简单一笔,象老师写操行评语一样进行回答,寥寥几句,缺少对原文的准确分析,这样的鉴赏虽紧扣了题目要求,但由于脱离了原文,评定式的句子没有了依据,分析也是不全面的。 如“‘折柳’既写人又写景。反复吟诵,很有推敲之味。我佩服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更欣赏诗人在幽静的月夜听着笛音和柳枝断的声音的情怀。‘折柳’是关键。” “‘折柳’”给人一种离别之感,我同意他们的观点。‘折柳’表现了作者思乡的情怀。同意。” 以上做答,都只是叙述了些感慨,并没有对题干中的“为什么”进行分析。这类答题的错误在于没有领悟到诗歌的意境,掌握诗歌鉴赏的本质。 ㈣、引经据典 有的学生在考试时生怕鉴赏不全面,竭尽鉴赏之能事,潜心钻研,引经据典,与原诗进行分析比较,难免挂一漏万。 如“古人惯用‘折柳’表示送别或离别,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本诗句也有同样的效果。所以是关键。” “‘折柳’该是一首曲子,笛子吹奏的是《折柳》曲,它和‘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笛声《梅花落》差不多,都能让人生出无穷的思乡之情。” 这两例在分析时,显然只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将原诗的内容与其他诗句加以比较,但又没有揭示内在的“妙处”,其实等于没有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由于对所旁证的诗句理解不全面,往往容易失误。再说,初步的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作概要的赏析,无须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题目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显然,引经据典式的鉴赏是没有必要的,只能是画蛇添足。 ㈤、缺乏分析 在鉴赏诗歌时,学生往往将诗句当着一个个例子,只用于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 如:“‘折柳’可以作为关键。诗人用了用典的手法,以加强故园之情。” “诗歌围绕‘折柳’抒写了笛声、洛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如‘散……入春风满洛城’‘何人不起故园情’,因而‘折柳’是中心。” “本诗除了用‘折柳’来表现故园情外,用词也极具表现力,如‘暗’‘满’以表现诗人的心境。” 这三例就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涵的思想内容,没有分析出“折柳”的寓意,实质上没有对诗句进行鉴赏。 三、鉴赏诗歌的对策 ㈠、掌握诗歌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文贵隐,诗贵藏”。一首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过其外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蕴涵深层的潜信息。越是卓越的诗人就越注重其诗歌的内涵,越优秀的诗作其内在的潜信息越多且能有机地组合。就诗歌而言,内在信息一般不外两种: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中所书写的对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语言凝练,内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隐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们称之为潜在信息。 ①捕捉潜在形象信息。 潜在形象信息主要包括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人物)。进行诗歌鉴赏时,景物是我们的必然着眼点,诗人所写的景物作为外在的显信息是我们捕捉潜信息的关键。在鉴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最好使学生闭起眼睛来大胆得想象,并说出了想象中情景,如有初升的明月、潺潺的流水,可这些都是外在的显信息,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捕捉到深秋的山涧溪流淙淙,月光皎洁,想象到在涓涓溪流中愈发显得寂寥和静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诗人内心闲静的情感和诗中反衬的艺术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 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外在信息与其潜在信息是统一的,一致的,写了什么景物,必然要突出景物特征,而这其中也自然地渗透了抒情主体的形象,所以说捕捉潜信息要从外在景物入手。 ②、捕捉情感信息 诗人大多情感丰富,或多愁善感,或激情满怀。诗歌创作在某种角度上是对情感的抒写,但诗歌的情感有其隐含的特点,也属潜信息,捕捉潜在情感信息应以其形象信息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这一步骤要以两个问题为主线展开的。 ①、情感缘何而发?抒发情感的人即形象信息中的主体,那么抒情主体为何会有这种情感呢?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个人因素,而这几类原因往往有交织现象。为了阐明这种现象,我在对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教学中进行了诗歌的比较式阅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抒情主体泪洒衣衫,情不自禁,主要是由于个人的身世遭遇与琵琶女相同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②、情感因何表现?诗人往往通过景物表达主观情感,学生们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较为熟悉,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不再多举例。 ㈡、沿着思维的逻辑、穿越诗歌的时空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诗人为我们创造了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广阔的艺术空间,上下几千年,纵横数千里,其时空的涵盖性造成了诗歌欣赏的审美空间。杜甫《登楼》中“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锦江”句在空间上开拓视野,“玉垒”句就时间驰骋遐思浩荡时空中,饱含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也透露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刘禹锡的《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形象是:碧蓝的天空,一队白鹤在云间排成一排,诗人的“诗情”也随着凌空的白鹤而直上云霄。诗人由一鹤排云的典型形象创造出宏阔的意境,上下纵横,化无形为有形,意象豪迈,气势开阔。 可见,诗歌广阔的艺术时空不仅使欣赏者展开了遐思的翅膀,也包容了抒情主体的无尽潜信息要素,披景入情,我们就会领略到诗歌艺术殿堂中瑰丽的色彩。 古代诗歌卷帙浩繁,内容博大精深,要准确快速地进行鉴赏的确难度大,但语文教师还是要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古诗人常写的内容。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登高等。涉及语言风格的,不能只会形象、生动、清新、自然,还要了解隽永、雄浑、典雅、含蓄、绮丽等。还可以让学生记诵一些常用的词语,如离愁别绪、羁旅、思归、寄情山水、隐逸、闲适、高洁情怀、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沉郁悲凉、为国立功、明朗广阔、自然疏放、豪放婉约、新奇、萧瑟、意境幽深等等。这些常用来鉴赏古诗词的词语要培养学生能在鉴赏文中恰倒好处地运用。 纵上述,中学语文中的诗歌鉴赏训练,我认为并非只是应对高考,它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一首诗要鉴赏的到位和准确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紧紧把握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理解其艺术形象,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这是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主要思路方法。在方法的指导下,再不断地进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艺术探索实践。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量的进行诵读积累。教师应坚持“每日抄写一首诗”,用较为灵活的形式促使学生诵读、积累诗歌。可利用课余时间检查诵读情况,也可在课堂上轮背、对背、默写,让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谈读诗歌的体会、甚至改写诗歌,学写诗歌。让学生每天都在诗歌的感动中获得乐趣。 总之,教和学一样,都是一个不断地接纳知识,整合信息,认识规律的过程,只要语文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披景入情,潜心赏析,便可领略到诗中美境,最终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窑街煤电三中) 邮编:730080 电子邮箱:yanwan.xue@163.com 手机:13919265288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