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苏教版高一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雨果及写作背景,识记有关常识。

2. 学习本文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4. 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同目标2

教学难点:同目标3、4 

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点拨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师:法国巴黎圣母院因它的哥特式建筑而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更因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而闻名于世。而雨果本人病逝后也因他的思想和精神被安放在被法国人称为“法国灵魂”的先贤祠。是什么思想和精神使他能够进入先贤祠呢?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他的代表作之一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看看雨果是什么样的作家,他究竟有什么样的思想。

(二)雨果简介:

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生于法国东部的一个小镇,幼年曾随在拿破仑军队当将军的父亲到过许多国家,11岁时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返回巴黎。

雨果自幼多才多艺,尤其热衷于文学,14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获法国学士院征文奖,18岁时获"文艺竞赛硕士"荣誉,被誉为"神童"。后来主要写小说,其作品多反映对政治的关注。1831年(29岁)写的《巴黎圣母院》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蜚声世界文坛,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1851年,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的独裁专制而遭到迫害,开始了长达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期间主要创作长篇小说,如文学巨著《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1870年,他回到巴黎继续参加政治运动,1885年5月,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遗体也被送到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三)雨果和浪漫主义

1、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普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2、1827年,雨果发表历史剧《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提出系统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1830年,雨果的浪漫剧《欧那尼》上演,拥护古典主义和支持浪漫主义的两派观众在剧院里大打出手,史称“欧那尼事件”,这就是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雨果以他的剧本打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用理性压制感情、只歌颂王公贵族的清规戒律,提出了将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进行对照的审美原则,使爱情压倒了理性,最终推翻了古典主义的统治地位,27岁的雨果也因此成了浪漫主义的领袖。

雨果创作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他的作品配合了现实的政治斗争。他早期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是个典型的例子。后期的作品与现实的结合更加紧密。拿破仑三世复辟后,他被迫流亡国外19年,期间写出《小拿破仑》等珍贵檄文,以及《惩罚集》、《凶年集》等气势恢弘、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吹响了反对专制统治、歌颂光明和进步的斗争号角,从而成为法兰西不朽的民族诗人。历时16年完成的巨著《悲惨世界》则更好地体现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小说通过对穷人苦难的真实描绘,对社会的黑暗和司法的不公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宣扬了仁慈博爱可以杜绝罪恶和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思想。

写作同时,雨果也把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付诸行动。他发表抗议信愤怒谴责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巴黎公社失败后,呼吁赦免公社战士,开放自己的住所供社员避难。人道主义是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

(四)《巴黎圣母院》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埃斯梅拉达着了迷,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埃斯梅拉达的善良而感动,在别人都在辱骂,诅咒卡西莫多的时候,她居然有勇气去救一个曾经抢过她的人。她虽然贫穷,但有着一颗许多富人没有的善良而高尚的灵魂。 

卡西莫多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达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法比,然后逃跑了。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卡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五)障碍疏通:

1、字音:

单音字:唆使   笞刑   粗糙   镂刻   垂头耷脑    筋络   抽搐   蜷缩  牛虻   恫吓   黝黑   懊丧   憎恨   虫豸   崇敬   虐待  缄默  咆哮

 

多音字:轮轴  压轴  菲薄 芳菲

2、字形:聚拢   蠢笨   黯淡   犄角   惊惶   脚镣手铐   抽搐   蜷缩   恫吓   缄默    咆哮   赤裸   筋络

3、同义词:恫吓  威吓          聚拢  围拢            惊慌  惊惶 

           缄默  沉默          憎恨  憎恶            唆使  怂恿

4、成语:垂头丧气  惊慌失措  怙恶不悛   听之任之   逆来顺受  筋疲力尽

(六)学生阅读节选部分,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1)中心事件是什么?

      明确:卡西莫多受刑

(2)受刑分几个阶段?

明确:受刑前、受笞刑、示众

(3)围绕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场面?

明确:施刑者行刑、群众侮辱折磨、、爱斯梅拉达喂水喝

(4)场景法叙事是《巴黎》的写作手法之一,选文中哪个场景最令人感动?

明确:喂水喝

(5)为什么喂水给仇人喝?副主教为什么弃之不顾?

明确:善良,人性的美丽         自私,阴险,道貌岸然

(6)1---5段写了些什么?作用?(主要人物出场前一般写些什么?)

明确:刑台构造、使用方法、骑马的军警、观众等候观赏行刑习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世纪的社会风俗画,为小说提供了社会环境。

(七)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你眼中的三位主要人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简单了解了雨果生平和他的浪漫主义创作,也知道了雨果的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仁慈博爱可以杜绝罪恶和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使用的原则是“美丑对照”。我们还了解到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写伽西莫多受刑时群众、克洛德副主教和爱斯梅拉达的不同态度。留给你们印象最深的也是最感人、最震撼人心的画面是爱斯梅拉达喂水给卡西莫多喝。

(二)人物形象理解

1、读一读57段至67段,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动人的一刻,同时,思考一下,卡西莫多受刑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都没有流泪,为什么在喝到爱水后流下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泪?

(提示:这水肯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水,那是什么境况下的水呢?这水中包含着些什么呢?)

(也可分三问来理解)

(1)、让学生读代表性语句

(2)、体会卡西莫多此时心情

(3)、读表现口渴语句、读三次要水喝的,体会卡西莫多的身体上的痛苦。

明确:伽西莫多在受刑时受尽其他群众的侮辱折磨,连他此生最重要、最爱戴、最崇敬的、唯一的亲人都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弃他不顾,连喊三次给水喝却招来更多的侮辱折磨。失望至极,爱斯梅拉达出现后,他本以为爱斯梅拉达是来报复的,没想到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对善良姑娘的感激、对自己的自责,这人性的自然流露,令他掉下了也许生平第一颗眼泪。

   

2、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样一对比,人性的美丑显露无遗。通过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特色,节选部分中就有多重对比,找出这些对比,思考  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1、伽西莫多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德行       外在丑陋,但内心善良,受刑时有超人的顽强和忍耐,可是爱~送水时却流出感激之泪。 

       2、爱斯梅拉达与加西莫多         外在和内在

       3、爱斯梅拉达与围观群众         卡西莫多受刑时

       4、爱斯梅拉达和副主教          卡西莫多受刑时     副主教道貌岸然,内心自私阴险, 

       5、 围观群众前后态度        

3.围观群众前后态度怎么理解?

   明确:从第1、2、5、6、16、段、第29至39等段中人们的表现,第27、28段的作者议论中,我们可看出雨果认为中世纪的群众是无聊庸俗的,还停留在原始的无知状态里,停留在道德与智力的幼稚阶段,没有怜悯心,没有正确是非美丑的判断标准。

雨果并不认为广大的群众就一定代表着善和正义。雨果虽然对下层的人民充满同情,但同时又认为他们缺乏教养和理性,认识不到自己做的事情的性质。群众欺辱邪恶制度的牺牲品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也成为邪恶的帮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其实与刑台上的可怜人是一样的,他们被灌输的道德是统治者的道德,缺乏自己的道德自觉性。

(联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和《祝福》散文《藤野先生》中的群众,即看客比较一下,体会其相似性)

群众最后的拍手叫好,看起来群众前后态度十分矛盾,且变化较突然,但这样的描写还是合理的。一方面,群众嘲笑、辱骂伽西莫多,是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作者充分表现“中世纪人们”道德无知愚昧和缺乏怜悯同情之心,并通过议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不满和讽刺,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群众完全丧失了人性。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是群众朴素情感的反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许是作者对美、对善、对进步的信仰,歌颂美好人性的力量,也是对美好人性的呼唤。这可以从文末一些议论中看出。

小结:通过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崇高与卑下重重对比,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表现人性的复杂。指出人性中美与丑总是对立存在的,而人性中的美才是人类的希望,人们应该追求和拥有美的德行。

4.解决学生疑问:伽西莫多为何是第一次流泪?

明确:可根据43段内容,伽西莫多是个远离社会生活,太接近自然状态,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羞耻的人,但爱斯梅拉达的纯洁善良感化了他,使他的人性复苏了,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成了一个懂爱的人。这也许就是雨果的美好愿望,别忘了,人道主义贯穿雨果一生的创作和活动中。

学生疑问:46段的“深深悲哀的微笑”怎么理解? 

明确:伽西莫多看见副主教以为他“所崇敬的救世主降临了”,但副主教却只当没看见急忙转身走了,伽西莫多感到深深的失望,所以先前的微笑只停留了一会,而且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5、(三)小结

卡西莫多丑陋至极,但感恩与善良是另一个极点,为报滴水之恩,他宁愿肝脑涂地。美丑对照的写作原则、人道主义在雨果的著作中是多见的,即仁慈博爱可以杜绝罪恶和拯救人类的。雨果的这句话也许能诠释一下:“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作业:阅读原著或观看影片,写篇心得。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