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中的语文听说能力培养尝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苏 宏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交流、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社会从结绳记事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语言功不可没。同时,语文教学也相应要改革、发展。单纯的“读、写”能力培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宏观上探索语文教改的新领域,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从学生的语文基础素质、语文智能素质,语文技能素质和语文道德素质四方面进行培养,使其成长为“素质高,有特长”的21世纪栋梁之才。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人类文化、经济的空前繁荣。几年前人们还津津乐道的个人计算机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计算机网络,将地球联系得近在咫尺。几十万字内容的信息交流,也只需花几十秒钟。人们的工作、生活频率大大加快。一切,都需要效率。社会发展,交流必不可少。简洁、有效的语言交流,尤其显得重要。听说能力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它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听说。而应该是:如何在听别人讲话的过程中,敏捷地抓住别人谈话的中心、并迅速做出反映;如何迅速、有条理、简洁准确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以说服乃至感动对方。这些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科学、系统的训练。事实证明,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培植学生思考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敏捷性,培养学生良好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此,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十分重视,专门开设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课程。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重视书面阅读、表达能力,忽视听说能力的现象。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和大语文教育观的完善,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加强了力度,教材中设置了语言交际训练内容。但是,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教学基本原则,在部分教师眼里仍是以读写为重,听说能力的训练既无专门课时,也无系统计划,随意性很大,导致学生在独立进行社会交际时,常常羞于表达、辞不达意,听说能力普遍偏差,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实,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度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训练问题。

  在职业教育中等学校中,学生经过三年学习,面临着社会的挑选。他们在走出从学生到职员的第一步——求职这一角色转换过程中,听说能力就得经受考验。答非所问、吞吞吐吐、辞不达意、仪表仪态不端,这样的表现无疑给人以能力不佳,起码是不善交际的印象,同时也就失去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听说能力训练,对学生、对教师大有裨益。下面,就个人教学中的一点尝试,作分析探讨。

  任何知识技能的学习,都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听,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力;说,就显得较欠缺。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大语文教育观,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多元体,即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来进行教学,这一理论对我们进行听说教学富有指导性意义。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一书中指出:“任何人都没有天生的演讲能力,当众说话是培养这种能力的第一步。”学生听说能力训练,也可以从这第一步——当众说话开始。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常规的听说能力训练如回答问题、记笔记、读报刊杂志(一人读,多人听,进行复述)等从学生上学就已经开始,为学生的听说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此不再敷述。高中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可从演讲开始,这里的演讲,并非要求学生宏篇巨论。可以安排每周一到两次课的前半部分,每次安排三到四人。让学生自由选取感兴趣的题目,写成文章,酝酿准备。要明确要求学生不能背稿纸,尽量熟记文章的题纲,利用题纲来组织、熟记内容就行。在演讲中,每个学生演讲完,下一个学生先对前面学生的演讲从中心、材料、语言、仪态等方面进行评述。一次演讲完毕,教师针对学生演讲,首先将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进行肯定,再把某些不足轻松、诙谐地提出来,辅之以示范。一开始,学生肯定会出现紧张、看稿纸、背稿纸等现象,这属正常。几次训练后,可发现,学生的演讲能力、技巧大有改观,对演讲课的积极性非常高。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欲,只需要教师认可他们的能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就可以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美国教育学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最好贴近生活,是极富情感性和艺术性的学科。演讲正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在学生演讲时,教师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听众;在总结时,教师肯定了每一个人的优点,没有一次找出一大堆缺点(即使有很多缺点);只要学生不背稿,不看稿,能用心中的材料围绕中心展开演讲,就是最大的成功。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得到培养,听的能力也在评述中得到锻炼提高。这里要提出的是,对学生演讲能力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一下子要求学生从语音、语调、语速、表情动作、仪表仪态等方面都做得完美,这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在说的训练中,还可利用学生的同向思维能力,在学习一篇文章后,进行“说文章”训练。这里,可以选取某个过程,某个点,从某个角度进行。如,在职业高中教材第一册自然环境描写选段中的《日出?刘白羽》选段中,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瞬间的景色特点,对日出前、后进行了动态的浓笔描绘,展现给读者一幅鲜明灿烂、热情奔放的图画。通过学习,可启发学生进行同向思维,日出景象如此绚丽,那么,暴风雨来临前后会是什么样呢?模仿范文,学生你一言我一句地说出了这么一个提纲:

  时间:傍晚

  尘土

  狂风挟着 树叶 天色:灰色

  暴  纸屑

  来前

  光

  风 电闪雷鸣 天色:黑色、亮光

  声音

  雨 雨滴:形状、声音

  来时 风雨交加 天色:漆黑

  积水:形、色、光

  来

  地上银光

  来后 万籁寂静 空气清新 天色:一丝亮光

  临 行人

  对照提纲,学生有了线索,就可以有条理进行“说文章”训练,这样训练简单易行,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说得有条有理,还使学生对范文的学习不再孤立。多次进行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主动进行类似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归纳、说写能力都得到提高,逐步从模仿走向创新。

  素质教育理论主张优化教育课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除了破除教师为中心外,还要破除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基于此认识,利用本人还进行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这一条件,结合学生的微机应用专业特点,进行了语文科边缘性教学尝试。在文字处理软件(如WPS、WORD等)教学中,利用录音机播放或教师口述文章,要求学生边听边将文字内容用计算机进行录入,并进行编辑排版。训练中,开始语速要慢,可复述二到三次,根据学生听力的进展,逐步减少复述次数。这样训练,结合大语文教育观,使语文教学不再局孤立地局限于本学科,同学生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学生逐步学会在听中抓重点、抓要点。学生的听力,思维敏捷性、专业水平都得到了锻炼提高,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当然,不同专业与语文科的结合,有不同的切入点,只要深入研究,勇于探索,是能进行有效尝试的。

  结合学生的专业,还可进行场景教学训练。如同《实话实说》、《梦想成真》等电视节目,可由学生自拟求职、推销、业务状况汇报等场景,由学生进行模拟听说训练,使学生心理素质,思维敏捷性得到提高。对学生毕业后进行自我推荐、社会交际也有不可忽视的益处。以上的听说能力训练实践。作为一种尝试,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语文教材中的《语言交际训练》作为较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训练课程,更应当重视。应尽可能地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课时进行教学,切勿顾此失彼,随意删除。

  听说读写互相促进,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强调听说能力训练,并不等于放松读写训练。听说读写训练虽可以独立进行,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说写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信息量的阅读,听的能力反过来又培养了说、写的技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听说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摒弃教学中的主观随意性,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均衡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积极培养、发挥自学能力,广纳博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语文素质。这样,也就达到了教师“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听说训练在我国语文教学中,由于一段时期不受重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教学中也存在缺乏教学设备,无特定课时等客观因素。作为教师,进行听说能力训练实践,收到一定成效,是值得欣慰的。但由于教师自身认知及能力限制,使得听说能力训练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听说能力只能成点性提高 ,而没有线性的发展。在此,呼唤日益发展的职业高中教育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对语文教学改革给予关注,深入探讨,制定出一份系统科学的听说能力训练内容,使学生通过三年的语文学习,他们的语文能力能对在社会交际、专业工作中体现出更大的实用性。

【本文获得中国园丁网教师节征文参与奖】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