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十二、短 文 两 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汉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语言之妙,妙不可言,语言之美,美不胜收。像“母亲的回忆”是歧义句;“不是党员的党员”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褒义的,也可以是贬义的;“讲演”与“演讲”、“整整齐齐”与“齐齐整整”词序颠倒,意思相同;“好容易”与“好不容易”、“地上”与“地下”其意思是相同的等等,许多有趣的语言现象不胜枚举,由错别字、用词不当引出的笑话更是令人捧腹。今天,我们就学习吕叔湘老先生的短文两篇,看老先生是如何批评报纸用词不当的。

二、学生阅读《论“基本属实”》

1、学生阅读课文粗略感知课文内容

2、点拨课文

A、“基本属实”为何加引号?强调要评论的是有据可查的语言现象。

B、内容点拨

文章首选摆出使用“基本属实”的语言材料,详细注明出处,说明所引材料属实(举出病例)。先作总的评述,从提示的矛盾可知“基本属实”的说法不对头,再查有关材料,也是详细注明出处,接下来分析“基本属实”说法的错误所在,指出作者的心理,从理论上阐述“基本”一词的用法。正确用例、错误用例对比论证,再作推论,提示这类语病普遍存在的严重性。最后得出结论。

板书:

举出病例:引用新闻,有凭有据

分析病因:时过境迁,记不清楚,只说有无,不提数目

作出推论:老实承认,不好意思,来个基本,打个折扣

     再举事例,正反论证,语病普遍,情况严重

得出结论:“基本”基本有用,不是到处可用

C、“基本”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

①根本,比如,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②根本的,比如,基本矛盾。

③主要的:比如,基本条件,基本内容。

④大体上:比如,大坝工程已基本完成。

三、练习:误用词语分析

1、马晓春1964年生,1972年随家父学习。

2、在压解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罪犯。

3、裴艳玲的《林冲夜奔》作为压轴戏安排在最后一场。

4、这种题材的作品曾经畅销一时,但时过境迁,现在已是“昨日黄花”。

“昨日黄花”用错,应用“明日黄花”,“明日黄花”是成语,还有典故——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九日”指重阳节,黄花指菊花。九月九日正是菊花烂漫时,到了明日重阳已过,菊花将枯,便没有什么可以观赏的了。一般用“明日黄花”比喻过了时的事物。

四、“原则”为何加“上”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

二、课文内容点拨

1、标题中的词语加上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引号的作用是突出,旨在论述两个短语的用法。

2、举出病例原句,摆出“偃旗息鼓”误用的材料,造成种种猜测,说明成语的运用令人费解。

3、引用资料 比较辨析

①《辞源》“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埋伏,引去。”什么意思?描绘了什么气氛?(无声无息,十分寂静)

②《旧唐书》“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率而来,虽偃旗息鼓,高枕有余矣。”什么意思?描绘了什么气氛?(没有战鼓喧闹的和平)

4、作出推论:提示了滥用成语、典故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5、提出主张:提出端正文风的主张,提倡、呼吁,但语气委婉自然,并不生硬。

6、词语解释:

偃旗息鼓: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消弱。

圆满结束:事情进行完毕,没有欠缺和漏洞,使人满意。

比较“圆满结束”与“偃旗息鼓”

前者表示事情已经进行完毕,而没有欠缺,使人满意;后者的事情根本没有进行就无声无息了。

四、引用资料的作用

权威的工具书《辞源》中的释词资料,使论证有根有据,增强了评析文章的说服力。

五、两篇短文小结

1、两文均用比较辨析,有什么好处?

《论》把“基本”一词的正确、错误用例放在一起比较辨析,能够更加鲜明有力的论证“基本属实”这种说法的错误。

《偃》作比较辨析能更加确凿可信的论证报上那个用例的错误,并提出正确的修改方法。

2、两文含义深刻,分别作了推论,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论》由河南饭庄“基本”一词的错例,扩展到相当普遍的滥用“基本”一词的现象,提示了语病普遍存在的严重性。

《偃》由一个错例,扩展到相当普遍的爱用成语典故,故作高深的不良文风,提出了端正文风的问题,提倡说现代话,写现代文。

六、布置作业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