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云南省下关一中 李曙光 一、前后联系,古今打通,优化文言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课题研究中,自始至终贯彻启发式的开拓型教学原则,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疑,恰当诱导,方法优化,把立足点转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上;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最佳能动状态,多读、多思、多练,多背,从而使教和学结合,主导和主体结合。实践表明,这样做不仅加强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第一,前后联系。充分利用学生初中的文言积累,在对照比较中,拓宽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从已知去推知未知,是课题实验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在资料准备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了“高初中文言词语对照卡片”和“高初中文言语法对照表”的整理制作上,着眼点还停留在单纯的字词句的比照联系上。进入课堂教学实验后,才感到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词语的前后联系问题。事实上,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引导有方,就会给学生创设一个自我探求知识的情景,把学生的“接受”,变成了学生的“探求”。从“你要灌输”到“我要求知”,真正落实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地位,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前一句,学生读了不知所云,而后一句则一目了然。如果教师不分轻重,都要逐字逐句地串讲一番,效率肯定低下,达不到优化的目的。碰到这种情况,课题实验中的做法是,学生难于理解的词句,讲透彻,讲明白;而学生能够自己掌握的内容,放胆不讲,让学生自读领会。而讲,则注重前后联系,注意牵线搭桥,创设情景。幻灯打出“蜀之鄙有二僧”(《为学》)和“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两个句子后,学生从直觉上就可以判定,“越国以鄙远”的“鄙”,意思同第一句的“鄙”相同:边邑。但“鄙远”又应该如何解释呢?“边邑”与“远方”的语法关系又如何理解呢?首先看“远”字。“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一句中,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锋利的武器。那么,“远”呢?用法相同,意思是“远方的郑国”。这也就是说,“鄙远”是两个名词在一起,而它们的关系既不是并列,又不是偏正,按照文言的语法习惯,其中前一个词应该属于“词类活用”了。正如“稍稍宾客其父”中“宾客”与“其父”的关系一样,“宾客”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鄙远”也应作如是观: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自己的边邑。鄙,名词的意动用法。这样提供材料,创设意境,探索求知的做法,并没有影响课程的进度。因为那些学生自己可以理解的内容,老师就放手不讲了,所以这种方法比起从头串讲到尾,面面俱到的做法,不但没有影响课程的进度,反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为学生赢得了阅读感悟的时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教师在教文言课文时,“落实重点难点字词句后,多给学生自读时间”。所谓自读,当然应该包括思考在内。而坚持前后联系的原则,能够给学生的思考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背境,达到由此及彼、温故知新的目的。其一,前后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在回忆中读懂文句。“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一比较,“妻子”作为两个单音词,不讲学生自然明白。其二,前后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新旧课文的理解。“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由于亲戚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词,学生往往不把它理解为“父母妻子等亲属”。如果将它与初中课文的“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臣”离开的是父母妻子等亲属,这就突出了对蔺相如的追慕之切,而如果不是父母妻子都背叛了他,怎么能叫做“寡助之至”呢?其三,前后联系可以更好地突破课文中的难点。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劝学》并不算难,但其中有些句子,学生往往容易误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翻译时,很少有学生把它当作定语后置句来处理,明知“爪子与牙齿的坚利”有些别扭,又不知道如何加以调整。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幻灯片打出:“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就可以明白:“中心语+之+定语+者”是文言定语后置句的典型格式。而有时,其中的“之”字可以省略,“僧富者”就是“僧之富者”。那么,其中的“者”也应当可以省略,“爪牙之利”,就是“爪牙之利者”,可以翻译为“坚利的爪子与牙齿”,而“筋骨之强”应该翻译成“强壮的筋骨”,也就无须多说了。有些句子,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教师不点拨,学生也容易误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金石可镂”,如果不联系“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和“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学生不大会把它理解为被动句。其四,前后联系容易让学生形成对文言词语的系统认识。虚词也好,实词也好,句式也好,许多学生学到后头,忘了前头。在课题实验中,总是启发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学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例如,“然”可以作词尾,即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后面,作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的”“地”相当。讲到《赤壁之战》中的“勃然”,联系到《愚公移山》中的“杂然”、《黔之驴》中的“庞然”、《捕蛇者说》中的“汪然”。这样,学生对“然”字做词尾就掌握得比较牢固了。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前后对照比较的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去获得准确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通过对照比较,学生的思路更为广阔深入了,因而能全面具体地分析问题,既懂得“应该这样”,又懂得“不应该那样”,进而把握语言的本质特征。 第二,古今打通。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吸收消化,丰富思维,接受文化熏陶。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就每一篇课文而言,应当力求透彻理解,充分领悟。但是,由于文言文词性的变化,语义的分歧,语法的特殊,透彻理解并非易事。而且,从各篇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必须通过相互对照,彼此应证,才有可能形成必要的知识体系。这样,类比教学法便应运而生。类比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而且其教学过程正是拿零星知识进行对照印证的过程,因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说的“已有知识”,一是指上文已经说过的学生在初中积累的文言文知识,二是指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的古代汉语的痕迹,利用语言的古今继承性,以今证古。 正如唐德刚先生所说的那样:“我国的文言文是一种一脉相承,本国本土产生的应用文字。它和语体是有血肉难分的关系;它不是像希腊文、拉丁文那种‘全死’的‘外国文字’。”○5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文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6要说汉语的特点,这恐怕是最大的特点了。因为这是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的结果。 文言文是“国货”,不是“洋货”,文言文姓“汉”。文言文教学理所应当要体现汉语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往往无视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特点,教学“本国本土产生的应用文字”却跟教学英语、日语一样,让熟悉、使用现代汉语的中学生面对跟现代汉语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文言文时,如同置身于异国他乡一样陌生、茫然。这无论如何是一个误区。“误”就误在割断了民族语言发展的历史,“误”就误在割断了古今汉语的联系。 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都表现为汉语言变的“过程”,他们“同宗”;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在“白话和文言的关系”上做文章。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并未死去的文言文在现代中学生的头脑中“复活”,超越时空,化难为易;才能使现代中学生温古而知今,察今以推古,较迅速较扎实地学好文言文;当然,同时也带动、促进现代文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效果。可以说,在“白话和文言的关系”上做文章,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人人动手,清洁上海!”清洁,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 有时他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初中语文第四册《听潮》)润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 只要想一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初中语文第四册《记一辆纺车》)幕、席均是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初中语文第一册《纪念白求恩》)远,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 不用说,成语,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中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因为,成语为中学生所喜闻乐见,而它又充分反映了汉语的所有特点,它是联系古今汉语的自然纽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成语与文言文的联系。 成语与一词多义。“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亡,逃亡。成语如“亡命之徒”。“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亡,灭亡。成语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刘表新亡。”(《赤壁之战》)亡,死亡。成语如“家破人亡”。 成语与通假字。“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成语如“图穷匕首见”。“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成语如“拨乱反正”。 成语与词类活用。“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说出。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成语如“莫名其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耻,以……为耻。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带宾语活用为意动词)。成语如“不耻下问”。“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时大都活用为动词)。成语如“生死肉骨”。 成语与文言句法。“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不余欺,即“不欺余”。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成语如“时不我待”。“祭以尉首。”(《陈涉世家》)祭以尉首,即“以尉首祭”。介词“以”带宾语表示工具、方式时,常放在动词后面。成语如“绳之以法”、“晓之以理”。 因此,利用成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特点,又能增强其文史知识,扩大其知识面。例如在教学《《六国论》时,讲到“暴秦之欲无厌”的“厌”不要仅要求识记课本上“厌”的注释(通“餍”,满足),也不要满足于对“厌”在文言文中几个义项的归类整理;如果联系成语“贪得无厌”的“厌”(满足)、“喜新厌旧”的“厌”(讨厌),学生在词义的比较中对“厌”会理解得深一点,掌握得牢一点。 “可以说,成语的本身就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有这种现象。”○7成语,正是我们搞活文言文教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汉语缺少形态变化,是一种“孤立语”或“词根语”。组词成句的主要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而组词成句的基本材料——汉字,又是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有些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前者是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后者是1086个古代汉语常用字),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这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代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和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中找到。○8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的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只是在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常常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往往将这个字作为一个语素进入到双音词中。考察汉语的演变可以发现它由文言单音词发展为现代汉语双音词的趋势。了解和利用这一特点,往往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现代汉语双音词去判断和掌握文言文单音词的意义。现代汉语词汇掌握得越多,对其意义理解得越准确,就越能在“白话和文言的关系”上做文章,运用这种“古今打通”的方法也就越方便越灵活。例如,掌握了修建、修造、修长等现代汉语词汇,就不难从比较中对下列文言句中的“修”的意义作出确切的解释,而不必去死记“修”在文言中的这些义项:“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守战之具”(修造),“茂林修竹”(长)。 二、掌握学生心理,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就是优化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感知、思维、记忆的、想象的心理发展过程。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心理来设计课堂模式,处理每一个教学环节。 根据学习动机、兴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机是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学习兴趣和需要就是最好的动机。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他们对所学的课程“热爱”了,或者认为“需要”,他们学起来就有劲,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取得优异成绩。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经常具备旺盛的求知欲。因而,在课题实验中,我充分利用课本所呈现的材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要去说服别人做他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你的说服对象的身份地位又远远高于你时,你将如何去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呢?广而言之,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说服别人,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最好的说服效果呢?怎样才能争取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呢?我们的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生动丰富的材料和极其宝贵的经验,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领略那些辩才无碍的大师们的表演吧。用这样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向往”,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利用语言、悬念、置疑、竞赛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就能够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要求的材料,用来组织课堂教学,达到优化目的。 根据学生的注意力的变化规律,组织课堂教学。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当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之后,必然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产生注意。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持稳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便逐渐下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等方面,去适应学生的心理,稳定和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学习《归去来兮辞》一文,从初中课文《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对理想的农耕生活的憧憬,引出他“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豪气以及他的归隐,再用《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诗句,来让学生体味他归隐时的心情:回归山林的鸟,放归大海的鱼。到此,便不失时机地听课文朗读录音、教师带读、学生齐读,让学生沉浸在一个经历反复磨难而后找到心灵归宿的诗人的喜悦之中。整体的感悟之后,又引导学生分析这音节谐美、一派天籁的美文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它为什么会赢得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的高度赞誉。分析完后,组织学生背诵、做练习。最后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这样一篇短文用一课时,从教学密度上看,比较紧凑。翻译、理解、背诵几项任务全部完成,学生既不至于因任务少而疲沓,也不至于因为任务重而疲劳。从教学环节上看,导入、新课、练习、总结,环环相扣,节奏鲜明,保持了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内容和活动的方式来看,学生有听,有说,有读,有写,以内容的相关性、形式的多样性及其自然转换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效果的反馈来看,每项教学内容完成之后,都及时检查,使学生看到成绩,明确得失,引起进一步的注意。类似的做法,达到了“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的优化目标。 根据学生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去布置复习内容。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和再现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人的活动的都是以个体经验为前提的。学生的学习就是积累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储存、再现、运用,能力的提高,智力得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量的增加逐渐遗忘,削弱学习效果。教师要了解记忆的特点,掌握记忆的规律,去布置复习内容,调动各种记忆方式,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巩固获得的知识。 作业要精当。所谓精,就是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内容;所谓当,就是数量要适中。有味道的东西人们爱吃,有意义的东西容易记住。贪多嚼不烂,不易消化。从本课题的实验目的和文言文的学习特点出发,一篇课文,除了字词以外,完成教材练习也就行了。 复习要及时。新学的知识开始忘得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下来。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边学边练,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当日知识,当日布置复习。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先复习,后动笔,充分利用反复和再现的功能加强记忆。 知识要加工。凡是经过学生深度加工过的知识易于掌握。比如课后练习题,凡是需要理解的东西,如果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理解、归纳整理,记忆效果比照搬教师讲解或抄袭他人的好得多。 重点难点要分散。性质相近、形式相同的复习内容集中,让人感到单调而疲劳;如果将其分散穿插,让人感到新鲜而轻松,便于记忆。例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的作业,应以翻译文句为主,适当布置一点思考内容;第二课时的作业以理解文意为主,适当安排一些字词句练习。这样分散搭配,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与重复,加强了记忆。 三、选好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新颖不俗,是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最鲜明的特征。在课题实验中,我深切地感到,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出最佳教学突破口,就是抓住了教学设计的牛鼻子。突破口选准了,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就水到渠成,也就为全课的成功开辟了道路。 教学突破口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认识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及其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地位的过程,也是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梳理教学思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选择教学突破口,是教育者胸中装着学生,尊重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地位最明显的显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的教也就是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教师必然要审视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最佳的教学突破口,从而使学生顺畅地走进课文,走出课文。 一位物理学家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们敢说,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就能解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支点,这是最佳的教学突破口。问题的关键,就看教者是不是想着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例如《滕王阁序》可以说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篇著名的骈文。但如果找到合适的教学突破口,学生就容易成为主动权的持有者。在实验中,我抓住一个突破口:对偶。布置预习时,让学生到自己的作文中找对偶句。不用说,这是学生修辞运用上的薄弱环节,很少有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找出对偶句。在这样一个心理背景下,学生自然对《滕王阁序》这样一篇通篇用对偶句写成的文章“另眼相看”。这时,结合初中教材的实例,让学生知道对偶有“正对、反对、串对、设问对、反问对、当句对、隔句对”等类型,从语法上看,又可分为“主谓对、动宾对、偏正对”等形式,于是,带着好奇,运用知识,学生紧紧盯住“对偶”,用以撬动文中让人应接不暇的典故以及丰富深广的思想内蕴。最后,让学生取材于班级和学校,每人写一副对联。这样,学用结合,以用促学,以学带用,挑逗起学生的思维,使之保持亢奋状态,便可化难为易,树立信心,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选择最佳的教学突破口,是作者致力于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收到事半功倍最佳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是中学生重要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根据经验和实践证明,认识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派生出来。学生这种心理倾向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认识内驱力。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对获得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因为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选择最佳的教学突破口,就是从激发学生心理倾向出发,以角度的巧妙、切入的新异,呈现出新颖不俗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季氏将伐颛臾》,和初中的《论语六则》比起来,文字艰深了,思想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水平远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呢?上课伊始,教师板书:“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摘自世界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集会的宣言。待学生齐读这句话后,教师解释道: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之所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孔子的伟大,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及他的政治主张在今天仍然放射出异样的光辉。这个核心以及孔子治国安邦的原则,就是《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批驳冉有、季路的理论依据,请同学们到文中去寻找吧。在这里,教学突破口的成功选择,激起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选择最佳教学突破口,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审视作品个性,教出特色,达到常教常新理想境界的有效手段。把握作品个性,处理教材也像“解牛”:选点、切入、动刀。其中,选点即选择突破口,最为关键。抓住课文关键,寻找最佳教学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计教学、优化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游刃有余”。作为议论文,《过秦论》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它的论点到文章末尾才亮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样的特异之处,要求前面的铺排论述与之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一说到“逻辑”,学生往往有神秘感和畏惧感。抓住文章个性,化难为易的方法,就要破除这种畏惧感。引导学生在涵咏玩味整体感知的同时,思考作品中哪些地方是在铺排“施仁义”,哪些地方是在强调“施仁义不施”?结果,学生对什么是“逻辑联系”,为什么《过秦论》在篇末才亮出论点,仍然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有了具体的理解和切身的体会。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