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教学的“入格”与“出格”(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议论文教学的“入格”与“出格”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 徐飙 在主张作文教学张扬个性的理念大受青睐的同时,我们有许多技术性的东西需要得到明确。这里,考虑到操作性与目的性相结合的可能性,我主张,议论文教学必须有“入格”与“出格”之分,不必拘泥于新理论的制约。 所谓“格”,就是模式,就是得到公认的作文框架。入格,就是指初学者根据公认的模式学习作文,符合写作的一般要求;出格,就是指写作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写作实践,积累了自己对写作的经验,打破一般模式,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中学阶段,学生写作的层次是有区别的。部分学生比较优秀,能熟练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并初步具备了自己的写作风格;而大部分学生则还处在“格”外,等待“入格”。 必须明确的是,“入格”是“出格”的必由之路。作为教师,责任就是引学生妥善地“入格”,之后再鼓励学生大胆“出阁”,大胆创新。 参照高考作文的等级划分,“入格”相当于“基础等级”,而“出格”相当于“发展等级”;这两个等级应是循序渐进的、不可倒置的环节,我们既应重视后者,也不应忽视前者。 如何“入格” 引导学生“入格”,许多教师都曾做过有益的尝试,我们不应全盘否定,只是要注意,必须避免机械地操作和不思变通的执着。议论文的模式,就曾有“引议联结”之说,其来源是古代科举的“八股文”。但对于初学者或写作有困难者,给出一定的模式,比任其盲目地摸索和痛苦地煎熬,当然要理智得多。因为,虽然“文无定法”,但写作有一定的规律。议论文就是要清楚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必须有自己的理由,而且这样的理由还必须有一定的逻辑性,有一定的说服力。 作为议论文,其基本的特点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基本的模式(“格”)指导,具体可有以下几个步骤: 1、感知。即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典范的议论文,让学生充分感知其结构,得到关于“格”的感性认识。所谓“典范”,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典范,越是大家手笔,就越朴素。例如,毛泽东是一个政论大家,其政论文(含演说辞和文稿)往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其 基本特点就可以概括为:提出论点,开门见山,干脆利落;分析问题,条分缕析,层层递进,透辟深刻;解决问题,方法具体,切实可行。具体的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纪念白求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鲁迅的《拿来主义》《“友邦惊诧”论》,吴晗的《谈骨气》等,都是上好的范文。指导感知,还要注意与时文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从现实的文章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 2、析“格”。即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佳作名篇的结构与行文,并分析出他们的基本规律,使学生从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作文方法。 优秀的议论性文章会有哪些基本的规律呢? 从思想内容看,思想深刻,表达明确。具体来说,优秀议论文有三点特别值得学习,一是现实针对性,二是历史厚重感,三是面向未来。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很有代表性。现代人写议论文,更注重现实问题的思考。最典型的是鲁迅,他的杂文有很大部分是议论性的,均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思辩论理,发人深省。 从论说技巧看,论据充实,说服力强。这一点,古今均有极为丰富的例子。韩愈《师说》中列举的孔子的例子和言论,“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例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例子,“李氏子蟠”的例子,既有典型性,又有针对性,使文章富有说服力;苏洵的《六国论》结合丰富的战国史实的分析,雄辩地说明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道理;司马迁《报任安书》列举古代圣贤的例子,表达了战胜挫折与困苦,迎接生活的磨练,最终有所成就的道理和决心。现代的例子则更是不胜枚举。 从语言表达看,雄辩的论理,无不体现出焕然的文采。所谓博古通今,引经据典,均以文采胜。而引用、比喻、比拟、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和条件、假设、因果、递进、转折等复句形式的使用,既体现出逻辑性,也彰显了文采。 从议论结构看,在我看来,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结构方法有两种:一是“正反对比式”。即在文这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法,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和说理。二是“层层递进式”(“WWIH”式)。即:“是什么”(解说概念)——“为什么”(说明意义)——“如果不”(反面强调)——“怎么办”(提出方法)。 3、迁移。即引导学生模仿写作。这里,严格训练对某种模式的掌握,是打基础,不可含糊敷衍。根据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改经验,迁移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有效迁移,必须做到“分项训练,个个击破,循序渐进”。这里,是把优秀的东西加以内化,因此必须先有模仿。这种训练必须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中。 在迁移训练中,特别要注意的首先是“神似”。即要强调学生对所模仿的对象的深入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只是学了一个“形似”。其次,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内外阅读,确定自己模仿的对象,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三,注意分项评价。 如何“出格” 作文教学的目的决不是要使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与整个语文教育的终极追求一样,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不止是为了现实的功用,更是为了理想的滋润。议论文写作先要有“入格”,之后就要引导“出格”,使学生跳出“格”(模式)的限制,根据表达的需要,个性鲜明地选择表达自我的方式。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人云亦云的庸常的表达往往会被人忽视,无法达到表达的目的。当学生学会了最基本的议论文写作的方法,就应该鼓励他们进而尝试着在某一方面“出格”(突破常规),更鲜明地表现自我。而有了某一方面的“出格”,就自然会使文章“出彩”,“精彩”。 1、怎样做到“思想深刻”? 具有深入思考、见解深刻的文章,往往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较高层次的理性享受。我们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文章家,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的品质,从而使他们的文章发散理性的灵光。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有几个方法必须引导学生掌握: 一是大胆质疑。善学者善疑,善学者贵疑。思想深刻,首先必须得益于善于质疑。如何质疑?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把同样的论题放到不同的语境中,换一个角度,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成材的关键是什么?内因还是外因?我们可以找到无数的例子来证明,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如是说。那么有没有特殊的情况呢?外力、环境是否也会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性的作用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出淤泥而不染”都是至理名言,却为什么如此矛盾?“孟母三迁”与“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都被传为佳话,但它们透露出的内涵却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区别?……如此质疑下去,对问题的思考就必然不会机械呆板,就必然会更为深刻全面。 二是多向归因。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复杂性,既有一果多因,也有一因多果。鼓励学生在思考中多向归因,就是要避免单向线性思维的片面,而培养多向发散思维的品质。这里,还需再强调的是,作文表现出来的思想深刻,其实是作者思想深刻的外现;而思想的深刻,则得力于经过发散思考后的“见人之所未见”。 三是大胆假设。有时候,现实的东西无法看个一清二楚,于是就要进行假设,来一个“跳出三界外”,来一个“旁观者清”。而最简便的做法就是,对事物的发展做一个逆向假设、逆向推理。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个真命题吗?假设是,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鼓励社会的动荡以造成“忧患”,以获得“生”?假设不是,那么成功者就不必历经千磨万击了吧?如果“忧患”“安乐”指的是人的心态,那么沉湎与“安乐”者也许必然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沉醉于“忧患”者则永无宁日,岂非杞人忧天,同样可笑甚至可悲? 2、怎样做到“逻辑性强”? 与上面的论述紧密联系的是关于论证的逻辑性。一篇富于逻辑性的文章,得益于作者思维的缜密。而体现在文章中的逻辑性,可以说,主要表现为对可能性、必然性、或然性的准确的判断,从而使未然之事了然,从而掌握事物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做出正确的决断。在这里,辨证思维是极其重要的思维方法。 首先,要使学生在逻辑思辩上出彩,必须大力鼓励学生在问题分析时对多种可能性的全面分析和把握。亦即前面所提到的“多向归因”。 其次,逻辑性强还体现在对必然性和或然性的准确分析上。经过全面的分析,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明确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或然性,则在具体行文时就应该条分缕析地进行表述。例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的作文题,就明确要求必须联系两幅图形的内涵展开。而两幅图形的象征意义,在提示文字中已有揭示,那么考生就必须考虑二者的关系。例如以《规范与创新》为题,则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规范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其三,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关联词。事物与事物之间必然是以某种关系存在着,恰当地使用关联词,目的就是使这些关系更明确,使表达更富有逻辑性。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关联词的使用即为典范。 3、怎样做到“富有文采”? 与思想深刻得益于长期坚持的深入思考一样,文采的突出也主要得益于日常的广博的阅读积累。厚积薄发,其先决条件是“厚积”。论证时要能恰当地引经据典,要能对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要生动,要雄辩,均须“厚积”。因此,要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大力加强积累。而名言警句的背诵则是一条简捷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合理恰当地引用,必然可以做到文采斐然。 同时,鼓励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使用则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例如比喻、排比、对比等,都是议论文中常用而且有效的增加文采的好方法。 4、怎样做到“观念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思想进步富有魅力的重要条件。创新并非易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当今社会的崭新观念高度关注,并把这些观念内化,使之融会贯通。特别要注意的是,创新的价值,主要在于观念的内在的变化,而不是外在的形式的变化。在这一点上,它其实是“思想深刻”的一个部分。因为,我们对问题进行多向的质疑、归因、假设,就必然 可以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 一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必然是伴随着人的观念的进步,而观念的进步,也就必然会表现为一些核心理念的流行。例如,我们现在搞课改,提出“以生为本”,这与近年的“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分不开。学生必须对这些概念十分熟悉,并且加以内化。 二是要力避人云亦云。对热点的“冷处理”,即冷静的思考,也是观念出新的一条捷径。例如,对一些至理名言或时下的流行话语进行逆向思考,很容易推陈出新。 三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指导学生,对任何问题都不轻易放过,都往更深处再想想,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层层剥笋”的方式,对自己发问,不断追寻。这样才能披开表象和假象的迷雾,直达本质。 四是要避免片面。创新的见解,可能会出现片面和偏颇,因此,在提出新的观点后,还必须进行全面的自我审视,排除偏激的干扰。 作者简介:徐飙,196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全国中语会2003年度“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首期学员,省级学科带头人培训对象,省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区级优秀青年专业人才。2000年以来发表论文20多篇。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