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试卷讲评质量——谈语文测试讲评方式改革(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东耳

一、语文测试讲评方式改革缘由

有一次,语文测试成绩批出来之后,我感到十分吃惊。因为这份试卷3个月前我给学生考

过一次。当时考虑到试卷上的题目很具代表性,应让学生弄懂吃透,于是我用了整整4节课的

时间来进行讲评。看得出,我在讲评时,学生们听讲也是认真的。可为什么只隔了短短3个月

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面对同一份试卷还是原地踏步、没有长进呢? 是我当时没有讲清楚?

是学生听讲时心不在焉? 是大家近3个月来没有在语文学习上下功夫? 一个个疑问提出来又被

否定了。困惑中,我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做过的一次实验。在条件相同的两个班

级中,他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教同一篇课文。甲班完全由教师讲授,乙班由学生自读、思考、

讨论。一个学期以后,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测验。结果乙班的优秀答

卷占70%,而甲班仅占38%,尤其是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准确程度和对有些问题的理解深度,

乙班远远超过了甲班。钱梦龙先生的实验给了我很大启发,于是我决定对今后的语文测试(主

要指语文基础知识的专项测试)讲评方式实行改革。

二、语文测试讲评方式改革内容

1.控制好题量及试题难度,确保答题完毕后有课内时间供学生讨论。如“基础知识”专

项测试,一般为10小题,答题时间可控制在30分钟内,余下10分钟左右时间供讨论之用。

2.测试开始,教师提供试题卷和答题卷;测试结束,只收答题卷,测试卷留给学生。

3.收齐答题卷,即让学生就如何解答试题展开讨论。可前后左右就近进行讨论,也可离

开自己的座位自愿组合讨论。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

的问题只作点拨、启发,不作正面解答,对试题答案严格保密。二是明确告诉学生,试卷评

讲时课堂发言对象主要为答题有误者。讨论时要真正弄懂题目,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

然。比如选择题,四选一,为什么选此而不选彼,都必须弄明白。三是教师要调控好讨论秩

序。这个阶段学生们大都很兴奋,讨论很热烈,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时有发生。教师要提醒学

生声音不宜过大,以免影响他人。特别要注意引导成绩好的学生与后进生结成对子,使后进

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之中来。

4.下课后,教师迅速批阅答题卷,并对答题正误情况进行统计。如是选择题,要填好考

试情况一览表。(此处附“基础知识”测试情况一览表一份,供参考。见附图)

附图注:①统计对象为全班学生,每次填表时应保持姓名顺序的一致,以便对每个学生

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作纵向比较。

②“×”表示本题答错。

③讲评的重点应是错误率高的题目,提问、发言的对象主要依“×”号来确定。

5.对照答题一览表或其它文字统计结果,展开讨论,提问质疑,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

三、语文测试讲评方式改革体会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确保讲评质量的核心。钱梦龙先生说过:“学生的学习过程虽然

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无论这个过程如何特殊,学生始终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活

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和感知,在他们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无法代劳也不必代劳的。”

可见,在试卷讲评中也必须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反之,即便教师花费了九牛

二虎之力,讲评得天花乱坠,也很难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更遑论做到举一反三、形成答

题的技能技巧了。因此“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

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语)

2.课内讨论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讲评方式改革之前,从测试结束到教师讲评有

两种情况。一是测试一结束即进行讲评(例如“基础知识”测试,前30分钟左右时间学生答卷,

后10分钟左右时间教师讲评);二是课内测试,“课后请大家讨论讨论,下堂课讲评”。这两

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第一种情况,学生没有自己去探讨、推

论问题的时间,洗耳恭听的是教师的“标准答案”,其主体作用能得到多大程度的发挥就可

想而知了;第二种情况,学生虽有一定的时间可供讨论,但毕竟是课后时间,没有特定的氛

围,没有教师的督促与引导,少数学生可能去空对空(试卷被老师收走了)地议论一番,而多

数学生则很可能无暇顾及了。那么多的科目在瓜分他们的时间与精力,他们怎么可能将有限

的课后时间“奉献”给本就不太感兴趣的语文呢? 而测试后立即在课内进行讨论就基本解决

了这些问题。可见,将对试题的讨论时间放在课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保证。

3.制造悬念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

和挂念,是对人们期待、渴望心理的强化。测试结束,教师有意制造悬念,对正确答案实行

保密,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状态,这就更能激发起他们探求正确答案的热情。诚如美国

教育家萨奇曼所言,“当一个人遇到使他困惑、矛盾的情况时,就会激起他解决问题的欲望。”

而“当他尝试对问题作出解释时,就会获得新的概念,从而有效地获得新知识”。反之,在

正式讲评之前,就告知学生正确答案,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可能被堵死,探求问题的积极性与

创造性就会受到遏制。由此可以看出,对试题答案暂时保密,有意制造悬念,可促使学生的

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215600)

作者邮箱: mlmchl.001@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