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挑战(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东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正式颁布,比之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 标准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它仍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我以为它无疑是迄今为止 最好的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曾和课程标准的编写者谈起,我最担心的是:《语文课程标 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不能实际转换为现实的功效。倘真如此,那实在令人痛惜和遗憾。 《语文课程标准》的文本要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效,也就是说文本要实现现 实转换,主要有赖于语文教师。因为是我们每天面对学生,是我们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没有 我们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再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文本只是文本。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挑战,思想的挑战。新的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 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体现了时代 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既然要培养个性,当然要关 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模 式,统一的解读方式,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统一的教学如何能培养出有 个性差异的人呢? 我们能否突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框,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比 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否设计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能否阅读不同的文章,对不同 的学生能否布置不同的练习、测试不同的试题,等等。思想观念是虚的,其实也是实的,它 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可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举动都 是思想的折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孩子们在多样性的语 文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 其次是对习惯的挑战,对旧的教学习惯的挑战。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 式方法,这些模式,这些方式方法简便易行,很容易操作。如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 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学生练习,当时知道结果,小结。又如串讲法, 沿着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依次讲来,娓娓而谈, 且常常因此自鸣得意。此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把上述问题转换成 一连串的小问题,上语文课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这些都是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日常操作的, 是我们所驾轻就熟的。这些习惯教法的问题所在,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 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依然沿用我们习惯了的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教 学方式方法,那么新的语文课程思想、课程目标只是标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 成为口号。语感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培养? 语感就是语言直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 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 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第三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对自身学养的挑战。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 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学养、自身的文化积淀。现代 教育家夏 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曾说过:“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 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 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 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光,故能令人敬仰。”(引自丰子恺散文 《悼夏丏尊先生》)李叔同先生的人格是深厚的学养为基础,所以他有佛光,他有一种让学生深受感染的人格魅力。我们有吗? 扪心自问……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中学 200135) 作者邮箱: mlmchl.001@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