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虚实切入诗歌的欣赏(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李弗不 对于一个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较高文化修养,又具有较强理解能力的人来说,品味、欣赏诗的佳妙并不很难。而对于一个几乎无社会阅历,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现代高中生来说,要教懂教会他们鉴赏诗歌,那就是一件难事。如何把这难事变成为易事,这就看我们语文老师的办法。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从虚实入手,带领学生进入诗的王国。一般说来在无鉴赏诗词能力的学生面前,无论你大讲特讲什么意象啦、意境啦,什么诗情画意啦,学生听后,可能还是模糊一片,如坠十里云烟。而你讲什么是实的、具体的、可触摸的;什么是虚的、抽象的、不可触摸的,学生是完全懂的。 从诗的本质来说,是虚实相映的。实,是指生活形象等客观因素。虚,是指情感、氛围、格调等主观因素。从诗的写法上来看,诗人也一般常采用以实带虚,以虚入实,虚实结合的方法。说得更具体些,就是诗歌的思想、感情或诗所阐发的哲理是抽象的、虚的,而如何用具体的、形象的景物来表现诗的思想、感情或哲理,则又是实的。实,是基础,而让意境腾飞起来,却是虚,是思想、感情的神秘力量。 比如,欣赏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就完全可以用这种抓虚实切入的方法。“乡愁”是一种感情,是抽象的、虚的。而作者为表现这种抽象的感情,他采用的正是化虚为实法。他选择一组最富有特征,最能聚集离愁别恨的“客观对应物”,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加以表现。这样诗中的“我”的“乡愁”,就实现了物化,就变虚为实了,即变成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时“我”的内心已经活动在物象上面。这样就将抽象的、虚的、浓浓的乡愁情变成了实的,伸手即可触摸的物象。学生不但能理解,似乎还有些许触动。此时,再举例以强化之。如李煜的《虞美人》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千秋岁》有:“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青玉案》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把抽象的愁绪,竟忽而化作了滔滔东流的春水,忽而化作了飞红万点的海,忽而又化作了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无休无止的黄梅时节的细雨。这些具体景物,使学生深切地理解了“愁”的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 再如欣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同样可以用抓虚实法。诗人于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抽象的、虚的。为表现这抽象的、虚的情感,诗人还是将其实化,即将这依依惜别的深情,附托于景物的具体描绘中。讲清诗人对康桥具体景物,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康河的柔波”、“柔波中的青荇”以及“满船的星辉”这些景物描绘得越美丽迷人,就越抒写出诗人的、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就当然难舍难分。 不但欣赏《乡愁》、《再别康桥》等可用此法,我觉得带领学生欣赏绝大多数诗词,都可用抓虚实的方法切入。闻一多要抒发抽象的“对黑暗社会的悲愤”,就将它化为具体形象的“一沟绝望的死水”;臧克家要表现抽象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就将其物化为一只“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老马;舒婷要再现抽象的“祖国苦难的历史”,就用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里的驳船”这一组密集的形象加以表现;郭沫若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实写为“燃烧的煤炭”;而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 如情似梦漓江水”。则是用了虚的,五官不能直接触摸的梦和情,来虚化五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山和水,从而更生动地写出了漓江山水的秀美诱人。 诗人用虚实法,当然不只是光用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同样具有魅力。如上面举的贺敬之的《桂林山水》即是。再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梦”就是从实处着笔,实写了一位“绝色美人”(泛指人或事物)。而由此实写,人们就很容易会往哲理上去理解,去虚化。至于此诗所揭示的哲理,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虚写实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也不少见。如汉乐府《陌上桑》写少女罗敷的美丽,作者没有从实处,写她如何如何美,而是从虚处着手,从侧面进行烘托渲染: 行者见罗敷 / 下担捋髭须 / 少年见罗敷 / 脱帽著帩头 / 耕者忘其犁 / 锄者忘其锄 / 来归相怨怒 / 但坐观罗敷。 如果说少年好色“脱帽著帩头”不能看出罗敷美的话,那么,像“行者”、“耕者”、“锄者”这些劳动人民都被她深深吸引,就足见罗敷美的惊人。这种间接的,以虚代实的描写,同样魅力无穷。 不仅诗的情感抒发,常采用虚实相映的方法,有时诗中用词的组合上,也采用虚实法。在新诗里,动词、名词的组合中,动词常常是实,名词常常是虚。虚实照应,大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对于散文,这是不正确的组合,在诗歌语言中,这恰恰构成了传神之笔。如田间的《给战斗者》:“ 他们身上 / 裸露着 / 伤疤 / 他们永远 / 呼吸着 / 仇恨------”。方敬的《雪街》:“贫血的长街 / 行路人是一管药针 / 在注射着温暖”。 在第一例中,“呼吸”是实,“仇恨”是虚。凭借这种组合,诗才得以以最少的文字,最充分地表达这样的意思:被敌人关进强暴的栅栏的“无罪的伙伴”;受尽敌人侮辱、践踏的“无罪的伙伴”,他们的整个生命都充满对敌人的深仇大恨。他们以打击敌人作为生活的第一要议。第二例是一个新颖比譬。“贫血”与“长街”的组合是诗的组合。动词“注射”是实;名词“温暖”是虚,极省简又极丰富地抒发了诗人对旧中国的市街行人的印象与情感。 当然,以上讲的诗歌虚实法,是和诗歌的比喻、象征、物化、移情等概念是相通的,学生如果弄懂了诗歌的虚实表现手法,我想对于诗歌的比喻、象征、物化、移情等手法的理解和掌握,那就轻而易举了。 作者邮箱: heeyoo8877@yahoo.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