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立意及范文:青年成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21-12-16 手机版 | ||||
专题01 作文主题:青年成长 一、材料作文 1.(2021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917年蔡元培主持北大校务后,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认为这是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材料二:1922年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强调疗救国民“精神”的重要性。 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身体没有疾病,心态积极向上、社会交往良好。在灾难面前,人们精神的作用则显得非常强大。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当代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 ①读完《〈呐喊〉自序》感想颇多,给1922年的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 ②参加“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青年作品主题征文活动的文稿; ③参加全市“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主题论坛上的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先成为锦,再添上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先成为锦,再添上花”。 人生道路曲折漫长,路旁的风景有时温暖和煦,有时也会风雨交加。在此道路上,我们如何走向未知的前方? 一路坎坷,需要你有足够的体力与能量去突破,当然更需要你精神上的坚韧和顽强,如此,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彼岸。因此今天我想说,身体强健是我们前进的基础,是人生之“锦”。人格健全是我们前进的保障,是人生之“花”。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我们可以透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锤炼精神,所谓“锦上添花”是也! 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首先需要你有强壮的身体去面对,这是人生的“锦”。 台湾学者陈冠学,在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后,毅然辞去教师和编辑的职业,隐居故里,荷锄务农,一粥一饭全靠自己的辛勤劳作,一退就是30年。神奇的是,他用他这30年活出了一个中国的“瓦尔登湖”,有他的大作《田园之秋》一书为证。若是陈冠学先生没有强劲的体魄,他如何才能锄地务农,如何才能实现自己内心的追求呢? 强壮的体魄让我们有了出发的基础,而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体育精神更是磨砺培养了我们的人格。人格的健全正是人生的“花”。 曾经,我们是只有比赛,只有获胜。竞技场上,胜者欢呼雀跃、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直接而强烈,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实际上无论输赢,都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都会有人生的收获。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况味,确实有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从审美角度来看,只是体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变得意志坚强,心态阳光,积极向上。而这正是健全人格的核心所在。 然而,社会上竟有一些人本可以凭借自身强壮的体魄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健康,却不愿意去做,甚为可惜!当今有一个词语很是流行,叫“拼爹”。那些拼爹的熊孩子虽说拥有强壮的体魄,却没有健康的心灵,开车撞人却毫无愧意,还有些人将纵酒吸毒当作家常便饭。他们硬是亲手将自己健康的身体一步步推向深渊,摧毁着自己的人生。 可见,光有强壮的身体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拥有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才能舞出人生最曼妙的舞姿。罗梭说:“一个有时间增加他灵魂财富的人才能真正享有闲暇。” 如歌的行板,我们要先成为锦,再添上花。人生漫漫,道阻且长,带上精神财富,用你伟岸身躯,走出灿烂人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有三则材料,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然后结合任务,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材料一引用蔡元培的话,指出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情感,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材料二引用鲁迅的话,指出如果国民愚弱,即便体格健全,也是毫无意义的,强调了精神的重要性。材料三世卫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健全,心理阳光。三则材料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涉及到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据此,考生可以立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谁更重要,二者的关系怎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亦可理性、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还可以谈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任务要求有三,考生任选其一,注意“以当代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第一个任务要注意书信的格式(称呼、落款、日期),考生应该结合《呐喊自序》中的那段的话,与鲁迅先生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二个任务是征文文稿,征文的主题指向未来,考生应该在文中指明约定什么,这个约定应该围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展开。第三个任务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标题、称呼语、开篇语、结束语),要围绕演讲的主题选材立意,演讲要突出体育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或者阐明二者缺一不可的重要关系。 立意: 1.为人类的身体喝彩。 2.精神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3.拥有健康的心理,道德不会滑坡。 4.真正的健康是身体健全,心态阳光。 2.(2021河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说话,是人的本能,是交际的重要工具,看似可以随口而说,其实不然。古人就比较注重说话问题,要求说话要顾及对象、场合、时机、语境、气氛等要素。孔子曾经说过:“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大意是,抢着说话是毛躁、该说不说是隐瞒、不看对方反应一直说是盲目,也就是要求说话者要诚恳、坦率、有礼。 上述材料能给成长过程中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材料先以“说话”切入话题,列举出“说话”要关注的对象、场合、时机、语境、气氛等内容,然后引用孔子的话讨论“说话”要诚恳、坦率、有礼;接着由点及面,从“说话”扩展到青年人成长中的性格、情绪、思想、态度、修养等。由此可以明确,材料要论证的观点就是做人要诚恳、坦率、有礼,要关注做人做事的对象、场合、时机等。 “上述材料能给成长过程中的当代青年以启示”,从这个提示语来看,在写作的时候,可以立足材料,从“说话”这个角度来谈,也就是说,在“说话”的时候应该“诚恳、坦率、有礼”。当然也可以由此引申出去,谈做人也要“诚恳、坦率、有礼”,这样就可以引发出很多相关的观点,如做人要真诚、坦坦荡荡才是真、做一个文明有礼的青年人等等。但是,如果只围绕“说话”去谈,比如谈说话是一门艺术,然后大谈如何说话,或者是怎样说话才能打动对方等,这样容易偏离话题或观点。再比如,如果从材料中断章取义,谈古人的说话艺术,这也是偏离材料的。 写作时,最好先由材料引出观点;然后再分成几个分论点,或者是采用材料并列的形式进行论证;最后可以照应开篇,做到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立意: 1.少点儿套路,多点儿真诚。 2.真诚对人对事,方能成功远行。 3.坦坦荡荡,其道大光。 4.心怀坦荡,生活阳光。 5.文明有礼,从细节做起。 6.礼貌用语,助力文明生活。 3.(2021陕西省洛南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络曝光了太多光明之下的黑暗,也让我们见识了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反转,于是人们纷纷疑心大起。悲剧不再能第一时间激起人们的同情与怜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冷眼旁观,甚至无端质疑,受害者有罪论等一时甚嚣尘上。因为害怕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我们就不得不收起我们的同情? 培根把同情视作最高的美德,而茨威格却说一个人的同情要善加控制,否则比冷淡无情更有害得多。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别浪费美好且脆弱的同情心 近来,网络上新闻的“反转”让人们不再单纯地相信报道,收起了同情和怜悯,甚至冷眼旁观、无端质疑,静待“反转”。什么时候同情变得如此廉价?被媒体不断消费,一种美德和善意正在不断走向冷漠,我呼吁:请别浪费美好且脆弱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们善意和美德的体现。人性本善,人们通常见不得他人惨兮兮的样子,听到悲惨故事自然潸然泪下,同情的心理和舆论也会向其倾斜。然而,当新闻事件不断“反转”使得人们的同情心变得廉价时,人们会感受到欺骗和心痛,当人们的同情心多次受到这样的伤害,就很可能走向冷漠旁观。如此下去,当人们面对真正的弱者时,也可能会见惨不惨而同情不起来,长此下去会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启发的一种感情的反映。”社会应当充满善良,绝大多数人愿意产生同情并帮助弱者。然而这种同情一定是基于真实情节引发人们内心自发产生的美好情感,决不能被某些人谋取私利而利用。滥用并浪费公众同情心,会滋生社会陋习,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怜悯是一笔借款,为小心起见,还是不要滥用的好。”通过虚假情节博取同情心而获得的私利,不会长久,也终究要返还的。 公众同情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底线,是人性最易触动也最易受伤害的那部分。引导得好,必将弘扬美好道德风尚。比如,近期新闻报道的独腿女孩罗雨的故事就十分动人:她不因残疾自暴自弃,更不依赖他人怜悯,自力更生当了电焊工,爬山、滑雪、蹦极,挑战人生极限,活出生命精彩,赢得人们称赞。大家既同情她不幸的童年,更尊重她对生活的坚强乐观态度、顽强拼搏的精神。反之,那些依靠编造虚假故事企图博取同情,从而获取别人的帮助,并以此为谋生依赖的手段,玷污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真理。每个人都应深谙“爱人不以理,这是害人”的道理,既不要以虚假赚取别人的同情心,也不要被利用而浪费同情心。 同情心,是一份很美好、也很脆弱的感情,人们都应珍视且珍惜,既不能吝惜也不能浪费。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共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一种现象,关键句是“因为害怕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我们就不得不收起我们的同情?”第二部分引用两位名人的话,表达对“同情”的不同看法。 材料表达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同情是善良的反映,是一种美德,应当予以他人;一种认为应当善加控制自己的同情心,否则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概括而言,材料谈论的是怎样对待“同情”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为何同情、怎样同情、同情有何后果、该不该同情他人等角度思考。 本题在于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随波逐流,有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 行文时可以用社会热点引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指出“比惨”获得同情将会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然后顺势提出“同情之心不可泛滥”,应当予以正确引导,秉承“爱人不以理,这是害人”的原则,保护美好且脆弱的同情心,既不吝惜,也不浪费。 立意: 1.善加控制,理性同情。 2.同情永远是一种美德。 3.别浪费美好且脆弱的同情心。 4.(2021云南玉溪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每年的9月18日这一天,中华大地上都会响起警报声。尖厉的防空警报声划破天际,沉重地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警报为历史而鸣,为和平而响。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拒绝遗忘、铭记苦难的铮铮誓言,也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郑重宣言。今日之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居安仍要思危,盛世更需警钟。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在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安坐于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的你,有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让“九一八”的警钟常鸣耳畔 时间可以抚平创伤,却无法抹去记忆。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炮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点燃了长达14年的侵略战火。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在这场战争中,3500万中华同胞伤亡,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侵略者永远定格在这黑暗的一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9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牢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让“九一八”的警钟常鸣耳畔,在历史回响中砥砺前行。 让“九一八”的警钟常鸣耳畔,就要时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成绩举世瞩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各种风险和挑战相互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高度的忧患意识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让“九一八”的警钟常鸣耳畔,就要时刻铭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李希仲“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从黄大年“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到王继才“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古往今来,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在和平年代,我们不再需要以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报效祖国,但是却可以将自身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以个人之进步推动国家之复兴。 让“九一八”的警钟常鸣耳畔,就要时刻铭记“忘战必危、好战必亡”。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新冠肺炎疫情也提醒着人们非传统安全对全人类的真实威胁。向往和平、珍视和平、共创和平,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期盼。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让我们更加珍视革命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和平,更加坚定“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 “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让“九一八”的警钟常鸣耳畔,让“九一八”的教训昭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强国之路、和平之路,复兴号巨轮才能在披荆斩棘中行稳致远,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早日实现。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材料可以共五句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句为第一层,可以概括为“九一八”警报声每年都要响起;其余为第二层,可以概括为“九一八”警报声响起的意义。 “沉重地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可以理解为警报声让人们时刻警醒。 “警报为历史而鸣,为和平而响”可以理解为警报声让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拒绝遗忘、铭记苦难”说的是警报对于历史的意义,让人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说的是对于未来的意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最后两句强调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写作时要强调“九一八”对今日中国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在警报声响起的时候”为写作设置了时间情境;“安坐于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的你”为写作设置了空间情境,能够“安坐于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自然是与抗日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分不开的,正是他们的英雄抗战,才有了我们今日和平安定的日常。这些内容,要在文中呈现出来。 行文时可以从回顾历史入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重点论述“九一八”对于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意义。 可以用“总分总”的结构成文,对其意义用分论点的形式分条呈现。 【立意】 1.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2.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3.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5.(2021河南许昌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知足常乐、活在当下是人间常态;也有人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长久。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居安思危 问诸君,可记否?一百年前,西方殖民者于我中华大地烧杀抢掠? 问诸君,可曾忘却?侵华战争,日本的飞机肆意鸣叫于我中华上空,横扫于我中华领土,践踏我同胞生命? 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哀,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耻辱。中华大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为何引以为豪的泱泱大国遭受如此欺辱?是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腐朽滋生;是骄纵自满,不思进取,经济落后,武器不先进,军队战斗力不强;是安享太平,不想他国已怀虎狼之心垂涎三尺,觊觎已久;是安而忘忧,存而忘亡,治而忘乱,不能未雨绸缪,当危险来袭时,措手不及,兵荒马乱,内忧外患。 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居安思危;要避免“青蛙效应”,就要居安思危。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的时候,不沾沾自喜,不忘乎所以,不狂妄,不自大,不懈怠,不自满,不贪图安逸,才能不被淘汰,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才能登上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才能长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项羽意高气傲,以为自己的实力远远超过了刘邦,从没有料想有一天会被刘邦打倒,范增气得直骂:“若属皆且为所虏!”假使项羽懂得的不是自矜功伐,恃才傲物,不是安心做个西楚霸王,而是把刘邦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危险对手,那历史就要重新书写了。 《清明上河图》呈现了曾经繁华一时的北宋生活图景,可统治者软弱无能,只求眼前苟且偷安,如丧家之犬般逃到南方,偏安一隅,放纵懈怠,不思进取,不愿北伐,蝇营狗苟,专营私利,终究为他人所取代,留给后人多少感慨! 现今,我们强大了,那么是否代表我们可以安于现状呢?不,我们要更强大!《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安逸的时候,我们要想到将来可能面临的危难,想到危难才能有所防备,有了防备就不必担心,才能长治久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古以为,守天下远远比打天下要难得多。赢得江山后,却不懂得居安思危,悲哉!假使古代帝王都懂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个道理,那守住江山不就容易多了? 我们只有懂得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才能有备无患,长长久久。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材料共有两句话。 第一句的关键词是“知足常乐”“活在当下”“常态”。“知足常乐”的意思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对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并取得快乐。“活在当下”的意思是当过去已不可改变,要把握现在。不去追忆过去的荣耀,也不悔恨过去的过错,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来,活在幻想中,而是脚踏实地,好好把握、珍惜今天,人应该及时珍惜此时所拥有的。“常态”的意思是正常的状态。这句话强调快乐知足、把握现在的重要性。 第二句的关键词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长久”。“居安思危”的意思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未雨绸缪”的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长久”的意思是时间很长。这句话强调预想未来,作长远打算的重要性。 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阐释,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即既要知足常乐、活在当下,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论述时一定要扣住关键词。扣住“知足常乐、活在当下”的同时,还要扣住“常态”;扣住“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同时,还要扣住“长久”。建议选择议论文体,使用因果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分析。 【立意】 1.知足常乐、活在当下是人间常态。 2.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长久。 3.既要知足常乐、活在当下,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6.(2021吉林长春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发扬了光荣传统,展示了中国体育的实力、潜力、魄力和魅力,共收获金牌38枚,银牌32枚,铜牌18枚,以88枚奖牌总数位居共86个参赛国家队的第二名。 中国运动员获得的每一枚奖牌,都凝结着坚韧,也绽放着青春。他们的荣耀启发我们:要牢记目标,担当责任;要不畏困难,坚持付出;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 上述材料给不断进取的你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荣耀的背后是什么 没有一座桥是专为你而架设,没有一扇门是专为你而开启,你要做的,不是艳羡,不是等待,而是努力在没有路的地方架上一座桥,在不透风的墙上开一扇窗。 的确,奖牌看似踏着如梦似幻的翩跹舞步翩翩而来,但脚下却是擦不去的血汗交织的足迹。荣耀背后是奋斗与艰辛! 有一个小男孩,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智力低下的落后生。即使到了中学,他的成绩仍然没有起色:拉丁文、代数、英文全不及格。 幸运的是,在这些挫败之后,小男孩还有一样聊以自慰的东西,他酷爱的绘画。尽管在中学期间,他的漫画全被拒用,但小男孩依然相信自己的艺术天赋,依然努力作画,从不放弃!等他告别学校,便斗胆来到迪士尼工作室,向他们递交了自己的画作,但再次遭到残酷地拒绝。历经一次次挫败,小男孩依然没有放弃,他决定用卡通的方式来记叙自己的遭遇——一个失败者和一无所成者。 这个小男孩叫查尔斯舒尔茨。后来他画的史努比风行世界几十年,成为史努比永远的父亲。 其实,查尔斯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没有机会展示自己。这时大多数人便默认了自己的普通,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而查尔斯与大多数人的区别在于,他绝不放弃,为了理想,与挫折作顽强的斗争,终获成功。 一位哲人说:“做功不同,人生将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的确,付出的努力多,你才可能成功。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然而,当初的毛毛虫是从一个小小的卵开始,经历多次的蜕皮,成长,然后成蛹,最后冲破束缚,破茧而出,变成金色的蝴蝶。 酒只有在无数次的酝酿发酵之后,才能散发出诱人的醇香,花只有在经历黑暗的洗礼之后,才能在黎明的朝晖中绽放晶莹璀璨的笑颜。 奥运奖牌金光闪耀,但每一枚背后是汗水和付出,日复一日的摸爬滚打,风里来雨里去,以及不屈的意志,不改初衷的坚持……成功只有在艰辛的奋斗后才能实现。 荣誉的光环只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手中,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荣誉必将伴随着艰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荣誉就像一家商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标明:不付出者,请勿入内!荣誉背后是什么?——是艰辛,是磨难,也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不懈精神。所以,当你想要接近荣誉时,也许它会说:要荣誉,先付出!这是真理!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1.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以首要的是审题确定最佳立意。结合“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展示了中国体育的实力、潜力、魄力和魅力”,可以提炼出大国实力(底气、硬气等)。结合“中国运动员获得的每一枚奖牌,都凝结着坚韧,也绽放着青春”可以提炼出“青春风采”,金牌的获得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结合“他们的荣耀启发我们:要牢记目标,担当责任;要不畏困难,坚持付出;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取出列举的这些四字短语,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立意写作均可,除了列举的,省略号提示考生还可以自行把握,只要是金牌的获得需要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等等,都可以。 2.要点:“上述材料给不断进取的你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可见写作时要扣住“不断进取”,让写作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冰心老人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孟子亦言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见,任何一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他们艰辛的努力和付出。那么,如果我们渴望成功就去做辛勤付出的蜜蜂,而不是怯于远行的苍蝇,因为成功的名字叫付出。因为付出,才有了千古传颂的史家绝唱,于是,忍辱负重的卑微生命开出了尊严的花朵;因为付出,才有了百代敬仰的红楼奇书,于是,穷困潦倒、命途多舛过后终会万古流芳。因为付出,才有了居里夫人的成就;因为付出,才有了史铁生的动人。正是在这一次次艰苦卓绝的付出中,卑微者书写了伟大,平庸者书写了不凡。天道酬勤,持之以恒,胜利的曙光就会灿然向你招手。 【立意】 1.汗水浇开成功花; 2. 让坚持绽放出迷人的色彩; 3. 慕而畏难,一事无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 成功的名字叫付出。 【素材】 1.苍蝇看见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羡慕不已:蜜蜂的工作环境,总是那么花香四溢,馥郁芬芳;再瞅瞅自己,生活的这片天地总是乱糟糟、臭烘烘的,更让人恼火的是,几乎所有的生灵都对蜜蜂大加赞赏,而对自己却鄙夷不屑。于是它找到造物主,要求他把自己变成一只蜜蜂。造物主真的把它变成了一只蜜蜂。接下来的日子,它像一只真正的蜜蜂那样,每天早出晚归,采集一囊花粉,送回蜂房,放下,然后再飞出来,马不停蹄地飞向另一朵花。工作单调乏味不说,每天累个半死,却只能得到一点点食物。一天两天,它还觉得新鲜,可到了第三天,它就受不了了。它悄悄地溜开,飞回了垃圾堆。 2.曾几何时,你看到街上的名车而艳羡不已;曾几何时,你为别人站在领奖台举起奖杯而心怀嫉恨;曾几何时,你为看到别人平步青云而抱怨上天的不公。也许你心里一直回荡着一句话:为什么不是我!但我却想反问你一句:荣誉背后是什么?也许你会说荣誉背后是鲜花,是掌声,是别人崇拜的目光。但我却说:荣誉背后是艰辛。正如蜜蜂,虽表面光鲜,整日游荡于花草之间,备受众人赞美,但它的辛苦恐怕也只有自己和那只飞回垃圾堆的苍蝇知道。 你只看到别人穿着大牌开着名车,殊不知他曾经在商海尔虞我诈中沉沉浮浮多久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你只看到别人站在领奖台上志得意满笑容灿烂,殊不知他在你自在悠闲安逸享乐时焚膏继晷废寝忘食;你只看到别人仕途上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殊不知他风里来雨里去从不翘班、每天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不懈怠。所以当你抱怨命运的不公时,你也应该思考: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否端正,行动上是否从不打折扣,肯于付出乐于奉献。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每一份荣誉的背后必定有一段艰辛的回忆,艰辛承载着荣誉,也酝育了荣光。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没错!不经历艰辛,何来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经历艰辛,何来曹雪芹“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不经历艰辛,又何来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 7.(2021江西新余市第一中学二模)作文: 某高中学生会要组织一个演讲比赛,主题是“新时代青年,拿什么致青春?”假如你要参加,请从下列六句名言中任选两三句运用到文章中,注意关联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道德经》) ②身无所寄,心无所忧。(苏曼殊) 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④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张爱玲) ⑤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鲁迅) ⑥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预备。(易卜生)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问题,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新时代青年,该拿什么致青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新时代青年,该拿什么致青春?”。 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青年者,国之魂也。在1919年的5月4日,青年人群走上街头,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然而,“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新时代青年,该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历史征程上继承、弘扬、践行五四精神,用什么“致青春”? “致青春”,从思想着手。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不断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致青春”,从担当起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无数青年才俊在各行各业建立新功,在担当责任中施展才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呼唤堪当大任的新青年,我们需要更多有担当的青年扛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当青年时刻把使命责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向时代交出自己的青春答卷时,他们必将赢得时代和人民的掌声。 “致青春”,从拼搏开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些话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奋进力量,更是说到了广大青年人的心里。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无论是高校学子,还是投身改革开放发展事业的广大青年,唯有用不屈不挠、毫不妥协的奋斗精神去拼搏,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无悔于人生的精彩。 易卜生说:“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预备。”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中国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将前辈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用实干书写不负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最是无憾致青春。历史从来都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审材料:这是一组名言类材料,由六句名言组成。第一句出自《道德经》, 宽宏大度的人心中没有阴暗的角落,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做成。强调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经过磨练方能担当重任。第二句意思是人的身体无所寄托,内心才会远离忧虑。强调做到心无旁骛,才能身心俱益。第三句出自《礼记》,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是关于治学的名言。第四句强调趁着年轻建功立业。第五句出自鲁迅,强调青年人要向上,有奉献精神。第六句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担当精神。②③组合可以写做学问需要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和态度;④⑤⑥组合可以写青年人要有社会担当,勇担重任;①④组合可以辩证分析成功与年龄的关系。 审任务:形式是演讲稿,主题是“新时代青年,拿什么致青春?”写作时注意所选名言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在情境中恰当引用。 【立意】 1.青年要有承担重任的勇气 2.把握机遇,敢闯敢干,勇于创新 3.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4. 勇担重任,争做栋梁 【素材】 1. 勇担责任,谱写人生价值的华丽篇章。年轻一代站在人生起点,漫漫长途上,有未知待探索,有格局待开拓,有奇迹待创造。一路精彩和一生意义都需以“担当”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君不见,百年之前的离乱神舟之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万千志士,高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曲,心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志,勇担报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责任,生者扬其名,死者得其所,实现了生为中国人最崇高的价值。可现今,当代年轻一代甚至广大青年被贴上“佛系”的标签,逃避责任,得过且过的风气潜滋暗长,长此以往,必将栋梁之木蛀蚀一空,怎能不让人担忧?怎能不强调“责任担当”?因此,当代年轻一代虽活在和平年代,勇担责任的素养亦不可少,唯此方可任坚实的栋梁之才。 2. 当代年轻一代是未来社会的缔造者,更是未来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进取担当的思想是社会欣欣向荣催化剂。责任感之于社会,有如灯塔之于航船,北斗之于行者,亦有如沃土之于草木,阳光之于万物,引其风潮,促其成长。“云山苍苍,江水洪洪,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赤诚,身为师者的担当在社会上荡起“责任”的清流;“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需要知识”,是南仁东教授忠于科技的信仰,身为学者的爱国情怀在社会上掀起“使命”的巨浪。在当下“丧文化”日渐腐蚀国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一代心灵的严峻形势下,强调当代年轻一代“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披上心灵铠甲,也为社会拨去思想雾霭,现朗朗乾坤。 3. 梁启超有言:“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年轻一代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是背负“中国梦”圆的一代,年轻一代勇担责任,方可托举起国家以辉煌之光。从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毅然回国担起中国迈入科技强国的责任,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科技创举中,从海归高材生秦玥飞无悔扎根荒野农村担起中国脱贫攻坚的责任,带领一条又一条贫困村求富的励志故事里,我们目睹“责任担当”的灼灼光华,见证勇担责任于国家的重大意义,因此,当代年轻一代勇担责任,于国非凡。 8.(2021甘肃靖远县第四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今年8月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年仅14岁的全红婵跳出3个满分动作,以466.2的高分夺冠,这一成绩也成为了女子10米跳台比赛的历史最高分。网友纷纷标其为“天才”,但“天才”标签的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吃苦。全红婵的教练表示,同批人当中,全红婵是最能吃苦、且训练最积极勤奋的,确实有天赋,更有后期训练的坚持和激发。 历史上许多名人对天才也有自己的评价,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布克莱说:“修凿可以使道路平直,但只有崎岖的未经修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 上述材料能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天道酬勤,不劳何获? 哪里有超乎常人的精力与工作能力,哪里就有天才。不勤奋,无所得。天才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再勤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说:“有时候人们觉得我的成功是因为天赋,但据我所知,所谓的天赋不过就是努力工作而已。”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崇拜那些英雄,也可以用敬畏的目光注视着人们心目中的偶像,钦佩他们的丰功伟绩。但要切记:并不是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加上丰富的想像力就可以使你成为莎士比亚。正是勤奋写作和坚持不懈地探索,才成就了莎士比亚,他的天才只是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一个人的进取和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勤奋与努力。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羽翅望塔兴叹。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 鲁迅先生说道:“伟大的事业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出现”。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能使学业和事业有所成就,嬉耍会使学业和事业遭到失败。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勤奋能塑造伟人,也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我们从古今中外卓越的伟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凡是能创造最好的自己的人,他们的努力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勤而不怠却是相同的。勤学习、勤积累、勤思考、勤质疑就能使人达到析疑释惑、豁然开朗的境界。 “有一个理念,会遭到虚度岁月的人、无知的人和游手好闲的人的强烈反对,”雷诺兹说,“我却不厌其烦地重复它。那就是:你千万不要依靠自己的天赋。如果你有着很高的才华,勤奋会让它绽放无限光彩。如果说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奋可以弥补全部的不足。如果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勤奋会让你硕果累累。没有勤奋工作,你终将一无所获。” “自古英才出于勤奋”,勤奋是石,敲出信息之火;勤奋是火,点燃理想之灯;勤奋是灯,照亮人生之路;勤奋是路,引导我们走向成才的明天! 既然成才的航船需要以勤奋为风帆,就让我们扯起勤奋之帆,去乘风破浪吧!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围绕“天才”的话题,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的事例,强调“天才”标签的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吃苦;第二段是历史上名人关于“天才”的评价,强调天才的道路都是用勤奋、吃苦等铺就的。综合两段内容可知,本题要求学生聚焦“天才”这一老话题,关注“天才”背后的付出,结合时代和自身发展进行深度思考,写出有新意和有深度的文章。 【立意】 1.撕掉“天才”的标签 2.成功始于勤奋 3.天赋靠勤奋成就 【素材】 1. 俗话说:“笨鸟先飞”。意思是要不落后,就要比别人勤奋,就要比别人先行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恃天资聪颖,不肯“先飞”不肯勤奋学习,而又藐视“笨鸟”,这种思想和行为是极端错误的。“笨鸟先飞”是一种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表现。爱迪生就是发扬了“笨鸟先飞”的勤奋精神,才从一个智力平常的孩子成为大发明家的。 2.但是,天赋好的“灵鸟”也要先飞,否则就有变成“笨鸟”的危险。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就会微积分,被认为神童。进了安徽科技大学,他不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高中文化补习班,却只身到图书馆看他的微积分,一个月就声称已学完。平时,学生们去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很快一落千丈。无奈,老师只得让他休学。休学一年,上学后一个时期故态复萌,他狂妄的认为在大学里学不到什么,经常拿气枪在校园里“巡猎”。最后学校只得让他退学。退学后当上了油漆工,从此钱某结束了“神童”的生涯。这不正是“灵鸟”变成“笨鸟”的例子吗? 3.莫扎特曾说“我每天花8小时练琴,人们却用天才两字埋没我的努力。”每天花8小时,我想这并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但是人们总是看到他们的成功,却忽略了这背后的八小时,日复一日的练习。 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地成功,再怎么聪明的孩子,再怎么有天赋的人。如果没有努力练习和努力付出,那么最后也只能沦为平凡的人。他们的才能,他们的天赋,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9.(2021陕西渭南市瑞泉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400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曾子承老师之思想,对读书人提出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00多年前,儒生杜甫虽身处困顿却仍大声歌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前些年,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却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忧心忡忡。他说:我们的知识青年们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和学识”,但“一己利益却逐渐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无我”之树,灼灼其华 三千多年前,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两千多年前,孔子为游说统治者实施爱民之政,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一千多年前,张骞为促进汉朝与匈奴交流出使西域。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一种共同的精神,那就是“无我”精神: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甘愿舍小我。 近代,这种“无我”精神亦被完美诠释。从八年抗战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无我”之士,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既有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伟大领袖,也有像邱少云、黄继光这样的革命勇士,还有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伟大科学家,无论身份怎样、地位如何,他们都遵从自己的内心,发扬并诠释了“无我”的精神,为后代子孙做出了榜样。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是在年少时便立下了兼济天下的“无我”理想。有人曾说:“袁隆平在发明了杂交水稻之后,完全可以申请专利,这样便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袁隆平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在当今世界还有不少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无数双饥饿的眼睛在期盼着粮食,最终,他将发明交给了国家。是的,正是因为有袁隆平“无我”的存在,才有了大家吃饱肚子的幸福感。 马云对阿里和淘宝的发展规划也坚持着“无我”理念。有位小伙子问马云,“如果有一天,您没有阿里和淘宝,您会怎么办?”马云回答道:“你的意思是,我会把阿里和淘宝做没吗?很显然不会,不过,我会把阿里和淘宝做‘没’。”青年不解,马云说:“阿里和淘宝现在之所以会如此庞大,是因为有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将阿里和淘宝做“没”,但他们不再只是一个平台来供大家交易东西,而是要让它变得于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听到这番话,很多人为马云竖起了大拇指。这不也是很好地印证了“无我”这一观点吗? 然而,当今社会,“无我”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成了吃亏、愚蠢的代名词。追求个体实惠成为一种时尚,而无私奉献精神则略显尴尬。有为之士的高尚行为,便会被有些人认为是作秀、拉人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唤醒人们的集体意识与奉献精神成了重中之重。 《围炉夜话》云:“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身处新时代的洪流中,我们青少年当“粗粝能甘”,但行前路,发扬“无我”精神,无问西东。“无我”之树,必将灼灼其华!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材料解析 第一则材料:这则材料呈现的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应该是使天下归仁,也就是创造一个具有普遍善意的美好世界。这种追求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超越性关怀,超越现实的障碍,超越对个人自我命运的关怀,把视线投向外部世界,关注他者的命运和福祉。这种超越性关怀也即我们常说的承担意识、社会责任感,这种关怀是以利他为主的。这是一种浓厚的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 第二则材料:从2400多年前到1200多年前,从曾子的提出到杜甫的身体力行,我们看到儒家所提倡的承担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利他精神在中华文化中的传承和发扬,特别体现在读书人身上。 第三则材料:但现实却让人忧虑,理想主义式微,社会责任感和利他精神正逐渐被丢弃,而现实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却成为一些人的人生选择。 据此考生应当明确本次作文在于引导考生思考利他和利己的关系,呼吁青年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把胸怀放宽,把眼界放大,让理想的光辉超越自我的关注,消除精致利己主义的弊病。 任务分析 “感悟和思考”: 可联系材料回溯传统,评析儒家重要思想。 可联系材料关注当下,呈现社会现实,反思问题寻找原因。 可思辨性思考。可提出建议。 “请结合材料”:一定要联系材料进行思考。 【立意】 1. 传儒家精神,担社会重任; 2. 让理想主义重现光辉; 3. 用超越性关怀对抗现代精致利己病。 【素材】 1. 青年人要胸怀大志。士子最大的志向是把仁爱之心洒满人间,然而“勉于仁者,不亦难乎?”所谓“仁以为己任”,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心最困难的人群,顾念底层老百姓的疾苦,予以扶持与救助,“授手援溺,振民于难”,救民于水火之中,让仁德泽被群生。青年人要有伟大的胸襟气魄,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只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小利,而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勇于担当。仁德是人心之全德。士子一定要身体力行,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所以程子说:“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 2. 我们不仅是中国人,还是世界人。我们希望青年人抱负远大,立志高远,为人类、为祖国奉献毕生精力。现代化的社会,人类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当然这也是机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中,我们还有很多具体、细微的工作要做。“勉力行仁”告诉我们,既要有维权的意识,同时更要为社会与家庭自觉地尽一份责任与义务,作出奉献与担当。“宁静致远”告诉我们,青年人还是要有过苦难生活的思想准备,要敢于到草根、基层去做人做事。“刚毅坚卓”要求我们,青年人必须立足于当下,一丝不苟,做好每一件事的细枝末节,善始善终,负责到底。这应当是习近平总书记让我们学习曾子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3. 以利他之水,胸怀天下。当今的世界是发展的,相互融合的。同样如今的中国也需要我们这一代人走好脚下的长征路,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一个胸怀天下的人必定不会被时代所抛弃。能够融入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定是那些善于“利他”的人,而后“利己”的“爱人”仁者,更是“兼相爱,交相利”的互利共赢的合作者。没有人能够脱离他人而独立驰骋于时代的疆场。修身正心,从自己做起,“养吾浩然之气”。不是水的载歌载舞,卵石何以臻于完美。有利他之水,何愁不能滋润干旱的土地,绽放灿烂的心花。同样,没有“利他”的胸怀,何以成就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从“小我”中脱离,关注人类的“大我”,才是真正的“利己”之道。 10.(2021江苏沭阳如东中学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奥运赛场:她,一枪绝杀,逆转夺得首金;他,臂力千钧,举起大国荣耀;她们,轻盈一跳,成就完美;他们,千锤百炼,追求极致…… 防疫战场:她,两针疫苗,护你安康无恙;他,临危受命,扛起院士责任;她们,防护之下,一马当先;他们,生死关头,日夜奋战…… 洪灾现场:她,以命护子,彰显母爱伟大;他,拍车预警,劝人弃车逃生;她们,聚心协力,守护家园;他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不同的“场”,同样的精神,不同的“场”,同样的荣光!你的“场”在哪里?你如何面对?请就此写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答案: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荣光 疫情汹汹,亿万医者弃小家顾大家,勇赴防控一线,白衣执甲,共克时艰;洪水滚滚,万千勇士擎党旗,唱红歌,战溃坝险堤,党旗所向,洪魔退场;赛事烈烈,数百健儿忍伤痛抗使命,角逐各大场,国歌奏,国旗飘扬…… 看中国运动健儿叱咤奥运赛场,频创佳绩,所向披靡,我手拍疼,热血沸腾。 男女接力均跑入决塞,苏炳添刷新亚洲纪录,巩立姣一投定乾坤,有一种加速叫中国田径;李雯雯以压倒性优势夺冠,石智勇一声吼,刷新世界纪录夺金,有一种力量叫中国举重;已过而立之年的马龙,剃光头,做手术,半夜疼醒继续练球,终成奥运5金王,有一种骄傲做叫中国乒乓;14岁小将全红婵,没有去过游乐场,希望挣钱给妈妈治病,10米台三跳满分,出道即巅峰,有一种完美叫中国跳水。此次奥运,中国奥运天团在东京已经包揽了九个项目冠亚军。不同的赛场,同样的拼博奋斗、为国争光,这种精神也融入了我的血液,让我从此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看中国救援团队奔赴洪灾现场,连夜集结,星火驰援,我畏渐退,恐惧见渐消,热情高涨。 幽深的隧道,呼啸的洪流,当面前的车窗渐被洪水淹没,你能想象车中乘客内心的绝望吗?孤独的村庄,滔天的洪水,当你看到一亩亩庄稼被洪水侵没,你能想象一村百姓内心的疼痛吗?孱弱的身躯,肆虐的洪魔,当一辆辆汽车像树叶一样被洪水卷走,你能想象一个人的内心恐惧吗?好在有地铁站逆行救人的见习医生于逸飞,有拍窗喊话救人的侯文超,有村镇里寻找受困群众的救援队,有堤坝上日夜奋战的解放军,身处灾区的人们,是被他们保护得很好的那群人。不同的现场,同样的善德永存、大爱无疆,亲历暴雨洪灾,感受到人间大爱,有种信念埋在了我的心田:以后活着,不只为自己。 看中国抗疫勇土坚守防疫战场,碧血丹心,不惧生死,我肝欲摧,肠欲断,热泪盈眶。 试问:疫情正凶,动辄致命,谁不乐避险求安,宅在家中?可想要岁月静好,总要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的医生,用精湛医术,挽救千万濒于死亡的生命;头顶徽章,心有阳光的民警,用血肉之躯,筑起防止疾疫传播的万里长城……还有采样送检、在疫点消毒的疾控人员,他们都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他们逆行而上,严防死守,他们昼夜不停,与时间跑,与病毒跑,他们是勇猛战士,凡人英雄……不同战场,同样的责任担当、为民安康。此时此刻,身在疫情封控区,我一定听指令,自珍重,不忘学,待来日,凌绝顶,济苍生。 今天的场上,他们站C位;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主场!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个作文题是比较有现实感的一道作文题,题目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开始选材,一共选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即“奥运赛场”“防疫战场”“洪灾现场”,这三个特殊的场景中,“她”“他”“她们”“他们”分别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了贡献,如“臂力千钧,举起大国荣耀”“临危受命,扛起院士责任”“聚心协力,守护家园”……。从人称来看,“她”“他”到“她们”“他们”,启发我们思考,其实我们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也要反思,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职业;“她”“他”“她们”“他们”分别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了贡献,这就启发我们想到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岗位做出自己的贡献,传递正能量,这样,才能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另外,从材料中这些人从事的职业来看,有的职业看起来很崇高,比如参加奥运和研究新冠疫苗;有的事很平凡,如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因此也启发我们想到,即使我们的岗位平凡,做的是很小,也要积极的去面对,争取在平凡的小事中也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题干中“你的‘场’在哪里”也是审题立意的出发点,要理解“场”指的是什么,根据三则材料“奥运赛场”“防疫战场”“洪灾现场”判断,“场”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做事的领域,如工人工作的工厂,教师工作的学校等等。理解到这一点,作文的选材范围就扩大了,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最后,题干中“你的‘场’在哪里”的质问,也要求在写作中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把自己对学生阶段应该做好哪些方面阐述清楚。 【立意】 (1)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2)不同的战场,同样的荣光。 (3)无论在哪一个“战场”,都需要踏实奉献的精神。 【素材】 (1)高校宿舍的徐阿姨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了极致。同样,机长刘军呵护蛟龙号的安全,为我国深海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价值的生动写照。松浦弥太郎曾说:“寻常小事仔细做好,也就成了特别的事。”当我们在不同岗位工作,都不妨做好当下之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2)要实现平凡岗位的价值,仅有满腔热血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有“实干”的坚守和“巧干”的创新。“实干”是脚踏实地,用心做好手头之事;“巧干”是根据自己岗位的特点,要求高效的工作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最大收益的一种工作态度。在国际上海浦东机场擦地的阿姨,运用个人的智慧,投入时间和精力,成就她在清洁机场方面的杰出表现。拥有“做好”的热情,更要有“实干”和“巧干”,方能成就我们在不同岗位上不平凡进而实现个人和对国家的价值。 (3)或有人言:“为什么要在平凡的岗位尽责,以期实现个人和国家的价值呢?”“人的一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不同岗位上出彩是“轻”的彰显,即尽于岗位,忠于岗位,是个人对职责的承担,是个人职业精神的闪光。同时,社会是由每一个“螺丝钉”构成,个人在不同岗位上尽职尽责是社会大机器运行的保证。倘若没有个人对岗位的坚守,社会这个大机器便会锈迹斑斑,不会推动社会的变革,更不会推动车轮的不断行进。所以每个人都爱岗尽责,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贡献,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更是实现人生价值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11.(2021四川绵阳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60、70后生于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有较强的忧患意识,驱动他们的是“贫穷动力”,他们更像是“登山者”,追求的是“会当凌绝顶”式的成功;而90、00后生于物质富足的年代,他们自我意识强,驱动他们的是“嗨动力”(兴趣动力),他们更像是“探险者”,向往的是“一路风景一路歌”式的生活。 70后时常困惑:为什么当年能够激励自己奋斗的,却激励不了年轻一代?90、00后也时常困惑:为什么自己的想法往往得不到上一代的理解和支持?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为他们解“惑”。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 当60、70后的前浪们像“登山者”,追求着“会当凌绝顶”式的成功,当90、00后的后浪们像是“探险者”,向往着“一路风景一路歌”式的生活,这是最好的时代。 当前浪们困惑于为什么当年能够激励自己奋斗的,却激励不了年轻一代,当后浪们困惑于为什么自己的想法往往得不到上一代的理解和支持,这又似乎是最坏的时代。 前浪们也曾“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战天斗地,历经艰难困苦而来,时常居安思危。 后浪们如今虽然物质条件优越,但也并非唯我独尊,仅恣意于个人兴趣。他们也希望前浪的理解与支持。他们也渴求世界给予他们肯定。 而今,前浪与后浪似乎在隔着一条深沟相互瞭望,彼此陌生。实际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会以一代人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前浪和后浪,无论在什么时代,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唯有青丝与白发共勉,才能春华与秋实交辉。 遥想当年,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前浪们极其强硬并充满力量。他们上山下乡,他们留着三年自然灾害的记忆,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他们想独立,想回城,想吃饱饭,想为国家作贡献。他们努力创造着财富,让生活美好;他们努力建设着国家,让人民幸福。他们拥有着淳朴的力量与天然的荣誉感。前浪们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前浪们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回首当下,我们也永远不能忽视,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四万两千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有一万两千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00后”。后浪们已经是防疫战场上的“白衣天使”,危难当中的“真心英雄”;后浪们已经成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精神的践行者。其实,不是他们突然长大了,而是很多人对他们缺乏足够了解,感谢疫情中的“现场直播”纠正了固有的偏见。 今天的前浪,也是曾经的后浪;今天的后浪,终将成为未来的前浪。但是,不论时代怎样变化,时代的弄潮儿总会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向前,无论是以“登山者”的豪迈,还是以“探险者”的勇毅,他们总会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精忠报国、经世济民、舍身忘我、九死无悔等根植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基因终将代代赓续。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前浪们与后浪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传统价值观的固守正是支撑社会滚滚向前的精神元气,永远不会过时。 当今,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浪与后浪们都有着各自的固执,以致产生“代际冲突”。“代际冲突”的存在恰恰说明时代正在发生着伟大变革,我们要做的就是扬其长避其短,努力达到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后浪们,让我们以敬佩的目光向前浪致敬;前浪们,让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解读后浪。让我们真诚沟通,互相理解,让我们互相欣赏、互相尊重。让我们以时代的变化为彼此加油鼓劲,促成“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推动前浪、后浪在时代的长河中惺惺相惜、美美与共,共同乘风破浪。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篇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审材料 本次作文给的材料由两段文字,涉及60、70后和90、00后异代人之间的不同和彼此的困惑。 第一段材料,交代两代人面临的不同问题:60、70后(姑且称为“前浪”)要解决问题是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摆脱贫困;90、00后(姑且称为“后浪”)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由此可以看出,时代不同,每一代人面临的困境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与追求的梦想也就不同。这种不同,在于时代对人的影响不同,人对时代影响的回应方式不同,但是也有共同点:精神基因。 第二段材料,指出两代人的困惑:“前浪”不理解自身的奋斗动力为何激励不了“后浪”;“后浪”苦恼于自己的想法无法得到“前浪”的理解。两者不能相互理解,本质是彼此囿于自身的时代,缺乏换位思考,未曾发现彼此的共同点。 综上分析,考生可以就异代人之间的不同和彼此的困惑,从异代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的角度立意。 (二)关于任务 (1)引发的思考:对两代人彼此困惑的理解;不同的时代,追求的本质并未改变。 (2)“为他们解‘惑’”的意思就是发现不同时代中彼此的相同点。 【立意】 (1)立足时代,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勉进步; (2)以和平之心,看代际更替; (3)消弭代际之“惑”; (4)面对代沟,多点豁达; (5)跨越代沟,异代共情。 【素材】 1. 90、00后认为60、70后不理解他们,他们不是高山,相反,他们是低丘,他们是低丘里的河流,是河流中的沙砾,是沙砾里的微尘。你看不见我们的“微力”,我也无视你的“高峰”。你是高高在上,我就低低在下。你不换角度,我就不换位置。唯有你近见我的“微动”,我才能远视你的“高耸”。唯有你放低看我的“眼睛”,我才能抬高为你举贊的“双手”。 2.90、00后不一定崇尚人生充满劳绩,或许更加渴望安适和清闲。他们的人生动力,或许并非“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的猛志,而是更在意“听从内心的召唤”。他们自我意识鲜明,但更多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起整个地球”的自信,而非被人诟病的“精致利己”。他们甚至不屑于活成父辈们按部就班的生活,他们甚至不屑于美化父辈们坎坷奋毅的人生。盛世歌飞,鲜花着锦,有高楼助我登高,有科技为我加持,有时代为我赋能,与“最好的时代”因缘际会,不咬菜根,不饿体肤,难道就百事不成?他们何以就是“垮掉的一代”呢? 3.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 12.(2021山东潍坊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是灵魂安放的地方,家国是每个人的出处与归依。 五四时期,2000多名留学生,走出国门,寻找救国之路;90年代以来,上千人次维和部队,走出国门,为世界和平做出中国力量;疫情爆发,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走出家门,支援武汉。 建国之初,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选择归来,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奠基;2008年“千人计划”以来,无数青年才俊,选择归来,为祖国创新发展付出智慧;十七大以来,无数大学生,回归家乡,建设最美乡村;新时代,大批青年人,回乡创业,助力家乡脱贫。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人生的走出与归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携初心送行,归时纷华不染 《围炉夜话》里有这样的一句话:“粗粝能甘,纷华不染。”能甘于生活的粗粝,不染生活的纷华,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历代的出国留学而后归国奋斗者,他们携初心送行,归来时,初心不染纷华。 似乎仍能看见,在归国的轮船上,少年詹天佑向着祖国的方向远眺,他似乎有着强烈的预感, 祖国需要他,而他也必定为祖国创造新的气象;似乎仍能听到,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妇重新踏上祖国故土时那急切而坚定的脚步,他们知道,他们要赴往祖国需要他们的地方……而现如今,站立在时代的潮头之上,我想,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因何远行,又缘何归来? 出国留学在当下似乎是一种潮流,可在熙熙攘攘的热闹与急切中,却鲜少有人思考因何而远行。在我看来,出国留学第一层次的意义在于让自我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当下全球化的趋势使国与国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青年人,当面向世界。第二层次的意义则归于自身的深造提高,不同的国家有其不同的专长领域。青年人,当立志全面发展自我。而至于最高的意义在于为国家的发展而进行自我提升。当下国家正处于转型发展之际,高层次人才正当国需。青年人当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初心和壮志。源于此,当代青年人请携带初心远行。 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在当代,回归祖国实质上意味着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出国留学,意味着与世界的交流,与国际的接轨,于自身,是创新思维的进发,是创新能力的提升。打开当下中国的电台,请认真聆听:国家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路被国家所重视……因此,远行者们,归时请不忘你们那不染纷华的初心。 詹天佑归国的轮船已经远去,林徽因与梁思成的脚步也已远行于昨日的历史。相比昨日,在今日远行者的回归还有全新的内涵——多元发展的机遇。祖国一直在发展,而在今日,我们的祖国正敞开一方沃土,待归来者植根。 远行的脚步没有停下,正在求学路上奋斗的你我,请携起我们的初心远行好吗,归来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初心当不染纷华。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主题是“人生的走出与回归”。所给三段材料第一段强调国和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并引出关键词句“家国是出处与归依”。第二段按照时间顺序列举几代人走出国门,或寻找救国之路,或维护世界和平,或赈灾支援,展现中国力量。第三段写杰出人物走出和回归的巨大贡献。是的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关于走出和回归一定有很多感触与思考与你的同龄人分享。写作时出了要紧紧围绕“走出”“回归”谈二者关系,前者是为了学习、积淀、打开视野、渊博学识,后者是为了感恩、回报、责任、担当、奉献、爱国等等。另外还可以关涉“人生”“青春”“家乡”“祖国”“忠诚”…… 要点:“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大鹏之飞,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千秋伟业,团结为首,团结为先,团结当前。如清华校长施一公所说,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顶尖人才远赴海外谋生,但在今日留学生归国潮一浪更比一浪高。中国的优秀青年心怀祖国,致力于为国效力,如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放弃高薪,回到祖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心一意为民谋利,为国效力。每一个中国的新青年都应团结一致,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无论留学与否,归国与否,都永远心怀祖国,为国献力。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怀揣新理想,不囿于眼界,不安于现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欢声笑语,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立意】 1.以血荐轩辕,以梦兴中华。 2.走出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3.携志向走出,带初心回归。 【素材】 1.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一方面感念历史中诸多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另一方面则感激新时代中国傲立世界东方的繁荣与昌盛。周恩来总理儿时有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时我更要道: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以我梦兴中华。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历史进程,蕴含了太多的“变与不变”。然而,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精神,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被轰入了屈辱的近代,詹天佑、孙中山、鲁迅……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里,有谁没在异乡的夜为民族危机流下眼泪?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紧张的国际形势,中国更是只能“一穷二白搞律设”。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但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青年兴,国家兴”永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国家的未来,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怀揣新理想踏上新征程,携带责任和担当回归。 2.人生的走出与回归。歌德说:“一个人无论往哪里走,无论从事什么事业,他终将回到本性指给的路上。”人性的发展与成长就如同大树,枝杈交错,却仍然连接着树干。托尔多雷的《天堂电影院》,为我们倾诉了一个受本性指引走了很远很远的游子,又沿着本性回归的故事。回归是托那多雷影片中不变的命题,《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玛莲娜忍辱负重,垮着断臂的丈夫归来。《海上钢琴师》中,1900虽然从未离开过油轮,但未曾离开的滞留,不也恰恰是一种回归吗?这回归随着油轮的爆炸而最终完满化。 3.监守者又同样没有回归。阿弗雷多就是一个不存在回归的监守者,这个监守者却成为了多多回归的动因。出走的本原往往是回归的动因。《教父》中的迈克尔,他为亲人铤而走险,也为了亲人归隐避世;《燃情岁月》中的崔斯汀虽然远走,还是伴着最初的牵挂归来。这是一种解铃还须系铃人的促成条件,思想和命运的促成固然重要,促成条件的始发点是停留在主体还未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这个“出走的本原”的重要,一个人的回溯,自然要回到那个主体还未发展的初始阶段,同时也就促成了主体的回归。 13.(2021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抗战时期,许多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他们自愿脱下西装皮鞋,扔掉口红、高跟鞋,穿上了八路军军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刻苦学习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深入到各条战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者的踊跃参与,伴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大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涌入城市勇敢追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乡村的空心化。 材料三: 2018年6月,习近平在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时值建党100周年,强国中学特拟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根据活动内容完成以下任一写作任务: (1)校团委将开展“青年人应该到哪里去”演讲活动,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 (2)结合自己的生涯规划,给你将要投身的领域中的一位杰出人物写一封信。 【答案】例文: 艰苦之地,更需吾辈大展宏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时值建党100周年,校团委举办此次活动,我演讲的题目是《艰苦之地,更需吾辈大展宏图》。 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建党百年的革命者的崇高使命,当代青年更应该具备这样的思想素养和行动准则。 李大钊曾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假如把历史比作一条蜿蜒的山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这条路上错错落落地奔跑、行走。当接力棒传到下一代人手里,时代会给出全新的考题。而如今接力棒已到我们21世纪的青年手上,作为即将跨入大学的青年人,我们应该到哪里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从一百年前五四青年的振臂一呼,八十年前英雄儿女浴血奋战,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九十年代追梦人下海创业,再到即将步入成年的“00后”,无论什么时代,青年总怀着最纯真、最朴素的希冀,都渴望在时代的大潮头中流击水。我们深知时代重任在肩,每个个体都展现着无与伦比的坚毅、从容与果敢。我们要接力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李克强总理这样说:“国难不可低估,信心不容动摇。”的确,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公平效益亟待落实,民生福祉有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急待加强,脱贫攻坚仍需再接再厉…… 时代的命题困难,时代的任务艰巨,我们责任之重,不可停歇。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在伟大实践中成就自己。好在,我们青年一辈也一直令世人欣喜。北大女生宁玺远赴亚丁湾护航,怀揣着“万里赴戎机”的壮志:“你退后,让我来”,27岁的杜富国为人民扫除雷患:“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年仅29岁,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长征七号科研团队,梦想着探寻宇宙深处的灿烂星空……不计其数的青年,向时代证明,奋斗、拼搏这样的字眼永远出现在青年词典的第一页。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耶鲁大学毕业生秦玥飞拒绝百万年薪回国当“村干部”:北师大研究生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返回家乡深入脱贫一线。为了抗击新冠疫情,无数医护人员告别妻儿老小,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武汉疫区,深入一线,与病毒作战,和疫情抗争。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北大毕业生宋玺应征入伍,成为中国赴亚丁湾护航编队的第一名女陆战队员:博士毕业生韦慧晓应征入伍,成为辽宁舰上的一名女军官。 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但是他们知道,只有投身伟大实践,才能砥砺意志品格,练就过硬本领,成就伟大事业。吾辈青年,要如梁启超先生笔下的乳虎与鹰隼,永远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心, 胸怀中永有责任与担当,行囊里永驻好学和坚韧,在追梦的时代巨幕下大展宏图,积极作为。朋友,请坚信:不舍昼夜的岁月,总会为风雨兼程的人,敞开一道希望之门。我们,应该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万水千山只等闲,快马加鞭未下鞍。 艰苦之地,更需吾辈大展宏图!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 【审题】 作文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具体材料,第二部分为写作任务指令。第一部分是前三段,共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主要内容是抗战时期知识青年奔赴艰苦的延安做出了艰苦的贡献,指出青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要勇于担当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第二材料是改革开放时期青年人紧跟时代的步伐,融入改革大潮,但造成乡村的空心化。第三则材料是习近平讲话中强调鼓励人才扎根基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能统一三则材料的观点是“青年的追求顺应时代要求,能将个人追求同民族、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追求是最有价值的”。 审题时要两者兼顾,仔细审读。本次作文围绕“青年人应该到哪里去”,来谈“提升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时代需求、国家命运前途相统一”等皆可。写作的具体任务是以一个即将跨入大学的青年人的身份,针对“青年人应该到哪里去”这一时代课题,在班级群中跟同学们分享感悟与思考。 材料紧扣“立德树人”的命题理念,引导青年人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从而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超越。本作文紧扣当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采用新材料+情境化+任务驱动的命题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规划观,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立意】 (1)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2)让青春与时代同频; (3)传递青春圣火,高扬时代风帆; (4)青春之花绽放于祖国需要之; (5)让青春跟上时代的步; (6)青年,时代的舞者; (7)听从时代的召唤。 【素材】 (1)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勇立潮头,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李大钊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勇于奋斗的时代弄潮儿应脚踏实地,恪尽职守,成就伟业。 (2)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面对病毒肆虐的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英勇奋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医生护士就是战士。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不辞辛劳、不惧风险,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战斗在最前沿。大医精诚,大爱无垠,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激励当代青年战胜困难,砥砺前行。 (3)鲁迅先生曾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青春无边,奋斗以成,知难而进,勇于担当。 (4)周国平说:“无所投入可悲,无所坚守可叹,二者兼有,则或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5)郑燮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迈入新时代的中国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梦工厂”,为绽放青春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砥砺意志,坚守本心,埋头苦干,永不懈怠。新时代青年应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崇尚实干,笃定前行。扬起奋斗风帆,坚定正确航行,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