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5-25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 感知含蓄语句背后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体会人生阅历对文字的影响,了解一代大家的成长历程。 【课前准备】 1. 发放学案。熟读课文并翻译重点句子,简答下列问题: ( 1 ) 家中老妪对作者讲述的,只是两个寻常的生活细节,为什么“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呢? (2) “一日,大母过余曰”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三个“曰”,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妻子在世时,和作者之间一定有过很多甜蜜的对话,为什么作者偏偏对这一句记忆犹新呢? 2. 在学案中补充原文中删除的一段文字“项脊生曰……”,便于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 【教学过程】 — 、导入 此文虽以书斋名称为题,但其大部分文字是在怀人。作者怀念了自己的母亲、祖母、妻子等三位女性,作者的生命中就没有出现过重要的男性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对文本的解读。 二、横向比较:作者生命中的男性与女性 (一)品读关键句段,解析作者生命中的重要男性 1. 文章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开篇,为何不介绍项脊轩就是作者的书房,却介绍为“旧南阁子”?这其中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参考课文注释“项脊轩”得名由来,并联系古典小说中关于建筑物名称的繁复表述,结合下文的“百年老屋”品读“旧”字。作者曾说“吴中之归,皆宗宣公”,“宣公”是归家最早赢得功名的人物,类比屈原《离骚》中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可见作者对自己的家族充满自豪感。 明确:“旧南阁子”交代了作者的家庭曾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项脊轩”得名于作者的远祖归道隆,他是作者生命中重要的男性之一。这个判断句看似平缓,实则充满了自豪感。 2.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这句话蕴含了祖母怎样的感情?祖母为何不将这块象笏传给作者的父辈们,却要传到隔代的孙子——作者的手里呢? 点拨:参考课文注释“象笏”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吾家读书久不效” “迨诸父异爨”“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竟日默默在此”“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等内容,将父辈读书无成与作者静心读书进行对比。 明确:祖母的祖父太常公,是作者家族中另一个重要的男性。祖母将他使用过的象笏传给作者,语气中充满自豪感,同时又是对作者的肯定与期待。所以作者接过象笏时,其内心应充满着使命感。 3.研读下面“项脊生曰……”一段,思考:作者为何写蜀地清、诸葛孔明这两个人物? PPT (补充原文): 项脊生曰:“萄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点拨:此段为作者十九岁时为此文所作的结尾。翻译“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体会用典的作用。蜀地清的典故出自《史记》,作者在《陶庵记》中曾说“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可见司马迁是少年归有光的偶像。 明确:十九岁时,作者以此段结尾,是为了说明典故中的两个人都曾默默无闻,后来扬名于天下,作者相信自己也终将如此。加之对司马迁的崇拜,这一段其实是在书写实现自我的抱负。 小结:分析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生命中有过很多伟大的男性,他们给了作者— 荣耀、使命、梦想。他们虽然没有面对面和作者说过话,但是他们借助房子、笏板和书中的文字,传递给了作者家族的荣光、兴复家族的使命与实现自我的梦想。 (二)分组讨论,分析作者生命中的女性 检测预习作业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家中老妪对“我”讲述的,只是两个寻常的生活细节,为什么“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呢? 明确:作者8 岁丧母,对母亲的记忆很少,家中老妪是他和已故母亲之间的一条纽带,所以才会“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作者通过老妪讲述的平常细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问题二:“一日,大母过余曰” “比去,以手阖门, 自语曰”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三个“曰”,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模拟情境,请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 明确:祖母的三句话中,语气从关心到激动,从激动到期待。 问题三:“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妻子在世时,和作者之间一定有过很多甜蜜的对话,为什么作者偏偏对这一句记忆犹新呢? (请学生在朗读中揣摩“小妹”说话的神情,推测妻子及作者听到这句话的心情。) 明确:由此句可以看出,妻子以作者及其书房为荣,带给作者被崇拜与仰慕的快乐,而且,妻子把自己娘家的温暖又重新注入作者寂寞的生活里,所以作者在文章中特别记录了这句话。 小结:母亲、祖母、妻子,这些女性给作者— 关怀、期待、温情。她们为作者的生命注入了关爱与温情,使其在寂寞书斋中坚守梦想,也成为其后来书写散文时的重要情感根源。综上,我们由文本的研读过程看到,作者生命中的男性与女性,分别给了作者在书斋中读书的力量与支撑,是其坚持读书的深层原因。 三、纵向比较:作者在不同年龄阶段文字特点的不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你更喜欢作者写的哪个结尾?请说一说理由。 PPT : 1 9 岁时,《项脊轩志》结尾:“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三十几岁时,《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明确:1 9岁时文章结尾直抒胸臆,昂扬向上,充满抱负理想;三十几岁时文章结尾以景结情,含蓄悠长,余韵无穷。由此表明每个年龄的不同表达,是因作者人生阅历发生了变化,文字的表达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二)比较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与第一段 1. 最后一段中“庭有枇杷树”与第一段中“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两种树木的描写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明确:“兰桂竹木”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表达了少年归有光的志向与审美情趣;“枇杷树”蕴含生活气息,甜蜜而温暖。枇杷树的茂盛反衬出作者生命中至亲的消逝,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2. 最后一段中“余久卧病无聊”与第一段里“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中的“我”的形象特点有何不同? 明确:“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作者,是自在快乐的,而“久卧病无聊”的作者,是寂寞悲凉的,可见在不同的年龄,作者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3. 最后一段“今已亭亭如盖矣”与第一段中“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之景,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段所描述的景致充满赞美欣赏,表达了作者少年时内心的愉悦,而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呈现的却是含蓄凄凉、哀婉感伤。“以我观万物,故万物皆着我色”,景致的不同,其实是作者内心情感变化的投射。 小结:比较最后一段与第一段,可以发现:作者的生活环境、心境都随年龄和阅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文字里,使文字由细密多言走向内敛安静,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四、课堂小结 1 9 岁的归有光,以“项脊生曰” 结尾,三十几岁的归有光,以“庭有枇杷树”结尾,从“说”到“不说”,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变化,也是生命流转的结果。远祖和偶像,给了他精神上的追求,母亲、祖母和妻子,给了他孤独寂寞中的温情。生命是流动的,作者就像是河床,这些人与事从他生命的河流里经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我们在《项脊轩志》中读到的,并不仅仅是作者一时一地的情感,更是一代文学大家的成长历程。 五、布置作业 微写作:课后阅读归有光散文《先妣事略》,与《项脊轩志》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结尾在表达方式、情感上的异同,不少于150字。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