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件事,是拒绝机心的——2018年南京语文高考状元尹子禾的提分干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18-12-05 手机版 | ||||
写作这件事,是拒绝机心的。 读书是写作的必由之路,难寻他途。抛却高考作文形式本身是否存在不合理不谈,任何一种写作都在要求着作者的阅读经验与储备。纵然一个人有支生花的妙笔,若没有阅读带来的知识储备和阅历,他笔底的文字也不过是徒有其表的炫技。其实退一步说,一个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的人又怎么会练就强大的文笔呢,文字感觉正是在一次次的阅读体验中逐渐形成的。从隐约的感受到能够初步判断文字高下再到形成自己的行文风格,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断的阅读积累为强悍文笔的建立添砖加瓦。 而阅读影响的又不止写作。阅读这件事本身所探讨的问题显然远高于写作,它可以是意义,可以是人生。诚如教父柯利昂所说,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里,“每个人都只有一种命运”,每个契机的选择终究只指引着一条人生之路。而阅读的神奇就在于,它以文字的形式拓宽了我们有限生命里的种种可能。阅读让人生的道路从循规蹈矩的一条路变得纵横交错阡陌相通。相比不阅读的马齿徒增,也许应该选择在阅读中经历书中多姿多态的人生,而后迅速成熟与蜕变。 再说回写作。固然不断的阅读是写作灵感之泉不涸的秘谛,但是当我们明白阅读有着比提高写作水准更加高远的意义时,它就绝不应该只以写作为目的。我承认考场作文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为了作文考试而读书的功用主义即便存在很大的弊端我也无立场督其之责,但是,断章取义地摘抄背诵不求甚解生搬硬套绝对是无效的,无论是对于考试还是考试之外的意义。有一件事很是吊诡,但我们又不能否认:我们无法熟练运用不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对于名家名篇的摘抄背诵运用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写作者只是为了达到老师要求的“要有引用要体现积累”而零零碎碎抄一些自己也不理解的句子然后机械地将它们移植到自己的考场作文中,一定会出现非常剧烈的排异现象。这不仅会导致文风和行文流畅度上的前后不一,也会让写作者的逻辑链被引用的片段生生扯断,若是引用片段与文题又并非严丝合缝,就更加容易落入偏题的窠臼。 故而,与其投机取巧选择看似减少工作量地背诵片段名句,不如踏踏实实地好好阅读一本书,静下心来,不只是读进去,更加是活进去。一部经典作品永远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述说的一切东西,我们要做的只是少一些机心,慢慢来,让原只属于经典作者的文字成为自己的,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等待某一瞬间的喷薄。 阅读经验让我们有资格执笔落墨,而使文章浑然玉成的,则是写作者一颗真心。 在写作过程中的某个时间点,流淌于笔尖的文字往往契合写作者生命中一瞬间的体验,区别只是在于自知和不知。遥忆前人吟风诵月,“层波万顷如熔金”和“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所咏无非同一抹月色,墨间却显见不同的情绪,大约全然是因为共婵娟下的人心并不尽相同。“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诚哉斯言。 记得香菱从黛玉学诗,斟词酌句务求句工词精时始终不得三昧,而后却是在梦中偶得几句终于艳惊四座。梦之所得实是心中郁结,以心入诗,怎会不出彩。可见写作实在贵在性灵,哪怕玩遍技巧词句极尽绮丽纤巧,凡不见真情者则不过内实败絮的在外金玉。只要执起了笔,我笔写我心总是最为珍贵。 许多文章,尤其是考试作文,几乎要成为梁文道先生口中“言辞和事实”的隔离。当阅读者再也不相信文字中的美好真实存在,当写作者再也不相信“如是我所思,如是我将行”,当大家都以冷漠的态度去对待言辞和事实的隔离,那么他们一定不会再轻信任何言辞和它们背后所表达的美好价值。反过来说,如果连写作者都不相信自己的文字,都不介意文字中的虚假,都形成了无意识地说假话的条件反射,他们又怎么捧出一颗真心写出让人有所感动有所思考的文字? 诚然,为应试而作之文确实会囿于考场时限字限与题干,但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总是能跳出桎梏寻找可以阐发真实感受的切入点,可以是远离人群的独特声音,可以是大事件中不易被察觉的小细节,可以是读完作文题后电光火石之间闪过脑际的福至心灵,可以是坐在考场上的写作者抬头的刹那看到的那朵游云。以真诚与思考取代写作者为了谋取高分而卖弄技巧写出的华丽词藻,这样的文字应当更有力量。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只要我们有笔有纸有心,我们总有选择说真话的权利。 不论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写作终究需要一点态度。并不是说特立独行,并不是说对考试不以为意,而是不仅仅注重文辞的浮华与名句的堆砌,真正地脚踏实地,始终怀揣真心去认真地努力。 写作其实只是一件小事,只不过要正心诚意地阅读,正心诚意地思考,正心诚意地书写,不怀机心。 九龙老怪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