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学科主要调整内容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8-12-05 手机版 | ||||
现代文阅读部分,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考查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共3类文本,题量、题型及赋分也相应调整。 同时,试卷分值结构进行微调,语言文字运用减少3分,古诗文阅读增加2分(不增加题量),现代文阅读增加1分。 下面对语文方面的主要调整作一些解读,并提出一些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部分,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考查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共3类文本,题量、题型及赋分也相应调整。 解读 以往江苏考试说明在必考内容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列出“A.文学类文本”和“B.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两组。实用类有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五种。江苏高考只有两次出现实用类文本,且全为传记类:2008年《晚清学人杨守敬》和2009年《画家黄永厚》。近几年的江苏考试说明都将这两道题收入典型题示例,但在高考试卷中再没有出现实用类文本。但去年考试说明的典型题示例部分,已经增加了全国卷中非传记类的实用类文本试题。今年考试说明明确表示将同时考查三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在试卷上出现已无疑问。 建议 实用类必考的变化可以认为是在向全国卷靠拢。可以多做一点全国卷和其他各地高考卷中的实用类文本试题。 另外,这项变化带来的真正重大的影响是试卷阅读量的增大。因为即使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减少设问,文本长度也已是缩无可缩了。所以,在增加实用类文本单项练习的同时,也要多进行一些综合卷的训练,提高做题速度。 同时,试卷分值结构进行微调,语言文字运用减少3分, 解读 语言文字运用题原本由5道选择题构成,每题3分。现在现代文阅读将增加1篇实用类文本,那么语言文字运用中减少的3分,应该不会是保持原题量基础上的赋分调整,很可能是要去掉1道选择题。 建议 市面上的小题狂做已经很多,但试题大同小异,多是照搬今年各地模拟题,一些新编的试题又良莠不齐。现在高考选择题如果要减少题量,必然在精致性、创新性上做文章。考生复习还是要以精炼为主,举一反三,并且多关注新颖的命题方式。教师指导要注意取舍试题,保护学生不受粗制滥造题的干扰。学校要多鼓励教师原创试题,哪怕是小小一道选择题。 古诗文阅读增加2分(不增加题量), 解读 古诗文阅读增加2分但不增加题量,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变化。文言文的选择题本为3分一题,已无从增加分值。如要增加分数,只有增加文言文翻译和分析概括题的得分点。 诗词鉴赏原本会命制3个小题,近年来减为2小题,每小题的分值已经增加,估计不会把增加的2分放在诗词鉴赏。 建议 学生对于文言文一向有只做题不积累的坏毛病。如果增加的2分是在文言文主观题上,那么文言文的区分度又会增加。 建议在回归课本、积累文言多义实词方面多下功夫,早年高考文言难度接近《史记选读》,近年江苏高考文言难度接近《唐宋八大家选读》,可多做一些课文里的难句翻译。 现代文阅读增加1分。 解读 建议 多做真题,包括全国卷和各省高考卷真题。多研究可以说清楚的试题,对于一些比较怪异的文章和一些匪夷所思的得分点,不妨放过。去年的文学类文本无论是选题还是设问都比往年容易,现在看来,可能就是一种趋势。 可以把注意力多放在论述类文本上。去年的论述类文本的议论性不强,说是说明文也不为过。所以理解难度不大。如果今年论述类和实用类同时出现,论述类文本的议论性将加重,理解上可能有难度。而市面上好的论述类文本试题并不太多,这是值得老师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处。 九龙老怪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可直接打印)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