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3-20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理解作品蕴含的人生哲理; 2.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3.理解作者向往光明、积极抗争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当代作家。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0年秋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1927年赴法国巴黎求学,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的荣誉勋章,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授予他名誉外 籍院士称号。 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上海文联主席,《上海文学》、《收获》等杂志主编。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鲁、郭、茅、巴、老、曹”现代文学史上的6位文学大师如今只剩巴金,他成了硕果仅存的国宝。2003年11月25日是老人99岁生日,按照中国民间习俗为百岁寿辰。 代表作品:学术界公认巴金的创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1949年前,巴金写出了诸如《灭亡》、“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及短篇小说《神》、《鬼》等20多部中长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影响了几代青年人,同时也奠定了巴金在现代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巴金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是在“文革”之后,他用了8年时间写了150篇《随想录》,计有42万字。巴金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账。”学术界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的本身和文学范畴。 二、学习《日》 1.朗读课文。 2.探讨交流 (1)文中有两个成语,它们的本义是什么? 飞蛾扑火:比喻自取灭亡。 夸父逐日: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 (2)作者对“飞蛾”、“夸父”是什么态度呢? 朗读1-2节,明确:赞美、怀念。 (3)“飞蛾”、“夸父”在作者笔下有何相似点?为什么赞美他们? 朗读3-4节,明确:都为了追求光和热(敢于追求、一往无前、勇于牺牲)。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理想,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念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4)第3节“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中的“人”指谁呢?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这“人”是指抗日军民。 (5)除了赞美他们,作者在末节也表达了一个愿望。 朗读第5节。 追问:作者也愿意为理想而献身。是不是他对死亡的热爱胜于生呢?请在文中找出他的态度。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古今中外也有类似的表达: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对生和义,古往今来的有志之士选择的是义。 (6)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的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写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日》,不直接写太阳,而赞美扑向灯火的飞蛾,渴死旸谷的夸父,表达了作者要给“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带来“光和热”,要像飞蛾那样“轰轰烈烈的死”的浪漫情怀。这里作者要表达的是,对光和热的赞美。作者写《日》,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抗日将士为国捐躯。) 三、学习《月》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月光给巴金什么感受?巴金对月亮的态度怎样?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 “冷”“死”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隐含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3.姮娥象征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嫦娥奔月,本来是偷吃不死之药可长生。与上文一样创新改编了传说。这里作者猜测嫦娥想让已死的星球再生。)她象征着那些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人们。引用传说结尾是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改变月亮的冰冷,为了这个已死了的星球而奔月的,作者虽用疑问语气,但在姮娥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4.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 课堂小结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体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蓝色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