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广东高考试题印象(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广东新会教研室  何勇涛 999hyt@sohu.com

6月7日,牵动社会、学校、家庭方方面面的高考准时开锣。广东高考试题也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蒙面少女在千呼万唤、万众期待中缓缓出场,轻轻掀开了神秘的面纱,终于露出了她的真容。

从总体的来看今年广东高考的试卷结构稳定,难易适中,没有偏题怪题,保持了平稳过渡、适量微调的特点,测试内容、测试形式、试题结构、试题难度、题量、赋分大体上与2003年高考卷差不多,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42分和108分,注重考查素质和能力,真实地反映了2004年语文《考试大纲》的内容,广大考生考后考后心理较为轻松。

第一大题“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分别考了语音、别字、标点、熟语、病句、衔接,都是常见素材、常规题型。即使是今年考纲中新增加的标点和熟语,难度也不大。标点符号考了辨析冒号和逗号的使用情况,浅易显眼,估计是这份试卷中最容易的题目了。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还是沿用了选择题的考查形式,选取了材料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咖啡和茶叶》,文章较为平易,不含高新尖技术,没有生僻的专门术语,以逻辑推理为主要思维方法,重点考查概念判、句意理解、信息筛选、整合推断能力。

文言文选了《孔子家语·颜回》,一改过去从史传中选材的思路,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但选文还是较为浅易,学生一般能读懂,考查的仍然是常见的实词和虚词以及筛选信息、文意概括和句子翻译。在设题上减少了客观题,翻译由2小题5分增加到3小题8分,涉及到了介宾前置“奚以”和形容词“穷”用如动词的文言语法现象。没有偏难怪词,以知识积累、能力迁移为考查重点,体现了《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虽然2003年出了一道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大受欢迎,但这种文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今年不考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唐诗考了好几年,但有意义的古诗可供选择的余地比词和曲大,古诗鉴赏还是选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要求考生回答两个问题:(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从形式来看,一改去年一题两问的考法,采用了两小题分别从意境和感情两个角度设问的形式,但由于“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在传统诗歌中意义较为鲜明,学生较为常见,应该没有什么障碍。再说学生对杜甫较为熟悉,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见仁见智,只要自圆其说,难度也不会很大。

名句名篇的考查仍然采用了三选二的形式,要求考生默写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后面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苏轼《赤壁赋》中“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后面两句“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罗贯中《三国演义》卷首词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后面两句“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课内2题,课外1题。前两题都出自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学生应该非常熟悉。第三题出自四大名著,电视剧《三国演义》近两年一直热播,片头歌更是唱得妇孺皆知,真正体现了“名句名篇”。学生全拿这4分不会感到困难。

文学作品阅读,以考查阅读的基本能力为主。选取了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吴冠中的散文《说树》为测试文本,以对作品整体感知、归纳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表达技巧为考查重点,这是拉开档次的一道大题。

语言表达一向是语文考试改革的“试验田”,但今年并没有多大的变化。针对图书馆图书损坏情况的统计材料大家比较熟悉,归纳出图书破坏严重和加强爱护图书的公德教育两个结论应该不难。虽然图表多年未考,但近年一直是复习重点,今年高考出现也不足为奇,学生应该心中有数。关于中西文化比较一段话主旨的概括则要善于提炼文中的关键句子或词语,再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气通顺,准确体现材料主旨。

2003年最受好评,被认为是一大亮点的句子改写题今年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给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要求学生对出下联。大凡区域性的考试命题,一般都会在具体的试题当中体现出地方的特点,如题目的信息、情境创设、设问方式等方面。由于广东省今年单独命题,命题的思路及特色令人关注。但看来看去,只有这一副对联素材的选用才凸显出广东命题的岭南特色。虽然“荔枝龙眼木瓜”在广东随处可见,但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拿到这6分可真不容易!

从1999年开始到2003年,连续五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许多人免不了要想:话题作文能走多远?高考还会考话题作文吗?特别在备考后期,网上各种“专家预测”满天飞,让人烦不胜烦。在种种疑惑和猜测中,广东高考作文揭开了谜底:作文仍然保留了话题作文的形式!作文题目构成仍然是三段式的阅读材料、要求就某一话题写文章和诸如立意、卷面、字数等方面的注意点。虽然今年采用了关系型的话题作文,但没有去年那么多的修饰限制成分,又是感情,又是亲疏,又是认知的,弄得学生很晕乎。

今年的作文材料为是寓言《郁离子•冯妇》改编的一篇100多字的短文,大意是古代时,东瓯(指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妇善于“扑火”,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妇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火势很快蔓延到王宫,东瓯人将冯妇往火里推,而冯妇找虎找不到,结果冯父被烧死,商人也受到了严惩。

    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学生可引用寓言作材料,也可不引用。

客观地说,今年的作文在审题方面没有为难学生,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又符合广东是方言区需要大力推普的特点,结合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推普征文、演讲比赛活动积累的素材,大部分学生都有在语言交流中或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一般学生入题都比较快,不会偏题。但要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写出一篇构思独特、选材精确、寓意深刻、语言优美的好文章又不容易。这提醒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引进生活之活水,广泛阅读积累材料,加强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才能在考场上写出具有时代精神、注意解决现实问题的好文章。

总的看来,第一卷14题42分难度不大,估计拉不开差距,决胜当在分数为108分、占了全卷分数三分之二有多的第二卷。今日莘莘学子,明天国家栋梁。“参加竞争决心报效祖国,接接受挑选立志振兴中华!”素质和能力就成为取胜的关键!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