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摹想(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浙江省景宁县城北中学 张志盛 邮箱jnzzs623@163.com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巴扎洛夫(《父与子》中的人物)这个人折磨我到了极点,就是当我坐下用餐时,他也往往在我面前出现。我在和别人谈话时也在想:要是我的巴扎洛夫在,他会讲些什么呢?” 屠格涅夫之所以能成功地塑造出巴扎洛夫这样生动的人物形象,跟他有着很强的摹想能力有很大关。摹想能力,指的是作者在写作时发挥想象能力,去设想自己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我们要求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就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作一定的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真正完全经历过的。虚构的事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能?能!只要你学会摹想。 摹想通常有三个途径:一是推想,就是根据人物的个性、经历,去推想他在特定环境下,会有什么样的言行;二是融合,把自己和自己塑造的任务融为一体,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三是模拟,把自己设想成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思想。 巴金在写《家》的时候,他“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挣扎。陪同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巴尔扎克在写完《高老头》一书后,脸上挂着泪珠,神情凄惨。当别人问他身体是否不适时,他沉痛地说:“不,是高里奥老头死了。” 福楼拜也说过,他在《包法利夫人》一书中描写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的情节时,是站在女主人公的角度,设身处地按女主人公的思想逻辑去思考问题的。福楼拜觉得,他自己似乎就是包法利夫人了。当他写完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后,他也病倒了,他感到恶心、头疼,全身不舒服,“感觉到嘴里有砒霜的味道”,自己产生了毒性发作,快要死了的感觉。 要把人物写好,就要掌握一点摹想能力。在构思、写作时,通过推想、融合、模拟等途径,身份、经历、性格等情况,设身处地,摹想此时此刻他(她)应该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干些什么? 摹想能力的形成,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唯一的方法是写作的时候,要驱使自己的感情真正地投入,使自己真正体验到自己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只有达到这种境界,你笔下的人物才会活起来,虚拟的世界也才能变得真实起来,才具有艺术的魅力。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