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语文笑春风(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何昔 时下不流行“语文”,流行绿色: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起居,绿色人际,绿色……,“绿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凡心”一动——能不能来个“绿色语文”?君不见,“英语”、“奥数”热流着呢!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语文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语文的教与学产生越来越强的“兴趣”,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材也一改再改,三改四改。摆到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材越改越迷方向,老师越教越没兴趣,学生越学越觉无奈,评论越写越少底气……语文的天空仿佛暂时或永远迷失在灰黄的天气里,人们不得不时刻准备着雨具,甚至像“别里科夫”一样准备着许多“套子”,小心翼翼地等待“该来的事情”的到来。我们不得不再次陷自己于深思中,殚精竭虑,深刻反省,要凭空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语文教学到底何去何从,语文教学到底能做些什么,观望的人们能为语文教学提供怎样的“变身”背景,教师、学生、教材到底应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并必将被完善而完美地解决,而现在我们能想出点什么好办法呢? “新课标”的出台,无疑为“灰黄”吹进一股春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春风”又绿“语文岸”不是个幻想! “绿色语文”应该是怎样的?怎样才能“绿化”语文?当然我们所说的“语文”是含语文“教与学”在内的一些综合性更强的东西。 简单地说,“绿色课堂”上,老师“教”得舒服且无负担,学生“学”得自在而活泼。语文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空间,是一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这里熔古今于一炉,集中外于一体;这里有“思接千载”的“寂然凝虑”,有“视通万里”的“悄然动容”;这里有悲愤的“拍案而起”,有感动的“喜极而泣”;这里拒绝“拒绝”,反对“反对”,宽容“宽容”,理解“理解”……这里诞生的语文,便是“绿色语文”。 我常常在自己上课的某一时刻体会到它的存在;也曾在听课的过程中,瞬间捕捉到它的存在;还曾在学生或教师课下的不经意谈论中听到它的存在。尽管现实生活中感觉不到它的时候更多,我们还是应为自己或他人能有这么一个时刻而光荣,其实是为语文光荣;毕竟——我们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教得不致像“鲁四老爷”说的那么“可恶”,需求“绿色语文”的内心世界还是那么强烈而真实!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呢? 我们依然会想到“师道尊严”与“严师出高徒”,但是我们不再也不能单纯依赖它们。我们使用“言传身教”与“口耳相传”,但是我们再也不会从它们身上捞取到更多的油水。我们重视课堂,更重视生活对学生的影响。生活告诉我们何谓“大语文”,何谓大语文教育。语文在生活的大潮中,经历得太多,并不是哪一种理论或理念所能诠释的。现有的任何对语文的理解都将被证明为不全面的。所以,人们的理念不能被“现实”或“现有的东西”束缚,要看中“前景”,站在将来的角度为学生准备“语文”。只有扬弃语文教育教学的“历史”,才能总结自己的特点,穿越迷雾,看清方向,走出语文教学的一条宽广大道。 这便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的知识修养,走出语文的象牙塔。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 这“不足”不单是“基础知识”的问题,还应针对“知识修养”。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社会的发展也是以分工越来越细为体现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人们的知识仅限于“自己的领域”,对“外面的世界”竟知之甚微,仿佛钻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或“象牙塔”,这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行为,解决问题时恐怕会有措手不及之时吧? 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千丝万缕,那么教师就应该具备与“千丝万缕”相对应的千万种知识,而不该只有其中一种。语文是工具学科,那么语文就应该能够初步为其他学科提供支持,并进一步解释其他学科,至少能够解释其自身。那么,教师相应的就该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而不是拿着“无关本职”的“免死金牌”到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招摇撞骗以致自欺欺人! 语文教师的见识应该容得下整个天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无所不包;名山大川,花鸟虫鱼,无所不容。有人说“语文老师就是杂家”,说实话这很恰当!因为生活包罗万象,所以语文课堂决不单纯。那种“纯净水牌”的语文课堂就是“就课本讲课本”“从课本到课本”,人们反对的、学生厌恶的就是这种一成不变、屡教不改的“照本宣科”!可以设想,如果语文教师的点拨“触类旁通”,如果语文课堂让学生在适当范围内“心游万仞”,如果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新知,那么,谁还会不愿意上语文课呢? 语文教师要“教”得舒服且无负担,请—— 尽快走出语文的象牙塔,在“春风”中笑出“第一声”。 在以往,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很少想到把自己当成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在语文教学中不大注意发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很少有意识地、自觉地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所以,不仅仅是学生要补“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教师自身也急需大补一番。否则,“一碗水”难免会被“一河水”看不起。退一步说,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未必不如教师,纵然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但当语文教师面对“某一文化”哑口无言、吱吱唔唔,而学生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这是怎样的一种尴尬啊?难道拿“教育的成功是教出超过自己的学生”一句做挡箭牌? 再者,语文课堂的“枯燥”“呆板”,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每一个领域都只是浅尝辄止,你想,教师知道的学生都知道,教师每讲一个“知识点”,学生都有一个“知识网”在等着,——可怜啊,语文教师。如果不是在中国或说中国式的课堂上,学生早就不给教师面子了。那时“下课”一词或许更富绿荫场上球迷呐喊的味道。 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隐藏或渗透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多的。像古代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医药文化、建筑文化、科技文化、军事文化、隐士文化、民俗文化、酒文化、音乐文化、戏剧文化、地理——旅游文化……可以说,不是课本中缺少“文化”,而是人们(或特指教师——语文教师)缺少发现“文化”的眼睛。 把自己当作“绿色语文”的“春天使者”吧,语文将还原“绿色”,重现生机。 ——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是语文教师在“春风”中的“第二笑”! 生活中,人们常说,多看绿色防近视!更何况,我校学生的近视率随年级递增,高三女生竟高达百分之八十四。其实,对语文的“近视”未尝无此番遭遇。从学生方面说,为数不少的学生有着对语文的错误理解。 也许起源于高考的“分数定终身”,也许来源于家庭的“除了分数什么也不要”,也许扎根于学校的“分数坐庄制”,也许就是来自于自己的“高分就是自尊”……总之,学生只要“分数”,忽视或说不要“其他”。如果你给学生讲的知识直接与分数(例如试卷,尤其高考试卷)发生联系,学生会拼命地接受,甚至不厌其烦地反复询问;如果你的讲授不直接与分数联系,学生会很无奈、很空虚的听,仿佛与之关系不大;如果你的讲授根本不与分数联系,像一些适时渗透的教育,学生就根本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一脸的茫然与愤怒,仿佛这节课被老师凭空榨取了若干养分似的。这就是学生存在着的“近视”,甚至只见“滴血”的阿拉伯数字。——这些在重点中学多些。 其实,学生根本不明白语文是一个“长线工程”,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细活”,不是突击一下就能解决的。那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本身就是对语文的一种误读,甚至是一种伤害。这种“误读”是一把双刃剑,学生伤害了语文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这便是对语文的“近视”而引起的“双毁”。 学生能否从“双毁”走向“双赢”,取决于学生能否走出“近视”走向“远视”。“站得高,看得远”,语文培养我们一生的素养,语文伴随我们的一生,并非使用之后就可扔之大吉的物什。 所以,语文课堂要谋取出路,着眼点还真离不开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学生对语文的“悟读”越到位,语文教育教学的“绿色”含量就越高。要想学生“学”得自在而活泼,则要—— 变学生语文“近视”为“远视”,这就是语文教师在“春风”中的“第三笑”! 你关心语文吗?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是“对语文SAY NO”。 在很多学校,语文是学生比较“拿手”的科目——其他科目考不好;很多学生一方面把语文学科当作避免“不及格”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对语文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有时什么科目都不学,语文一科也能及格。长此以往,人们,尤其是学生,便以漠视的态度对待语文。 语文的随机性并不大,相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母语,语文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作为一门学科,语文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培养语感很重要!更何况,熟能生“巧”,当学生拥有了对语文的真切感知,掌握了破读语文的技法,他们还会觉得语文困难吗?还会觉得语文是无须努力就能学好的吗?还会觉得语文不值得关心与关注吗? 所以,将漠视语文的心态转变为注视语文,语文课堂才有出现生机的可能,教师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往语文的天地多涂抹一些可爱的“绿色”。 另外,语文的教育教学本来就该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如果学生能主动接触语文,进而积极主动地接触纷繁多姿的“生活语文”,那么,语文的空间将拥有更大值的长、宽、高。届时,语文的江湖将不再会只有教师在忙碌而孤然地闯荡,语文教师也不会发出“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人”这种“长叹”了。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将漠视语文的心态转变为注视语文,便可释然而笑了。 若全社会都“关注”了语文,不仅“桃李依旧笑春风”,而且我们的“绿色语文”更可在“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春风中长笑!—— 笑傲语文的江湖! 作者邮箱: xiyang@mail.sxyz.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