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科学共长——浅谈网络写作与新课标(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广西宾阳中学                   陈义准

    建立作文网站进行写作训练,一方面解决了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模式造成的吸收与表达相互排斥的矛盾,为写作主体学生提供了海量的网络写作资源以及自由写作空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课标所明确提出的语文教学目标要求①:“现代社会要求公民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与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下面就谈谈我利用“直面‘非典’”作文训练网站进行新闻综述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须处理好几对关系。

1、网站栏目的设定与写作文体的特点、教学方式。“直面‘非典’”新闻综述的写作是网站设定的目的,因而网站栏目设定的内容和顺序要与新闻综述写作要求一致,体现“材料——观点——材料”的内在顺序;同时,我采用的是“小组研究法”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重合的教学方式,须体现“明确课题——收集材料——确定观点——确定构思——完成写作”几个步骤。基于这两点网站的栏目是这样设定的:第一是“新闻综述写作特点”,师生共同学习体会写作要求。第二是“写作任务”,10个课题诸如“‘非典’与社会心理”,每组一个,(包括评价标准);第三是“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与“非典”相关的一些网站,便于他们收集资料。第四是“师生论坛”,便于教师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中指导学生确定正确的观点和合理的构思。第五是“我要发表”,各小组成文写作,教师可及时批复。第六是“T型展台”由教师从10篇文章中再选出几编优秀的文章,供其他同学交流和借鉴。第七“下水作文”,教师写上自已的文章,与学生分享写作的乐趣。第八是“陈老师信箱”,主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悄悄话,注意发展学生的有差别的个性。

2、放得开与收得拢。放得开就是让学生获得自由收集写作材料和表达的空间,使他们的心灵进入充分的自由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对于写作尤为重要。②在新课标中提到:“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感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也正是网络作文相对于传统作文的明显优势。然而自由又是有条件的,在实际教学中,网络里的游戏甚至是不健康内容反倒最能吸引学生即使是高中生的注意力,这点结合青少年理性大于感性的心理特点是不难解释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引进了评价与监督机制,明确写作目标和时间,实施小组比赛,增强时效意识,激发其积极性,收拢其注意力。小组内及小组间相互监督,教师利用教师机“师生论坛”板块及时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中给予评价指导,随机监督。评价与监督机制贯穿于整个网络作文活动过程,使整个写作流程形成一个有序、有效、有机的整体。

3、主体与主导。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活动,是否还应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一致呢?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目标中的应试因素、教学实践来看,这个一致不但不应丢,相反应得加强,而且这种加强又要符合网络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的一种新的一致而呈现新的特点。因为这一问题解决不了,人真的成了机器的奴隶。我是利用“师生论坛”、“下水作文”等板块实现的,学生借助“师生论坛”自由发言,有小组形式,有个人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加强,教师及时指导,同时在“下水作文”上发表自己与学生同题文章,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有效实现。这种一致借助于网络技术更好地提高效率,师生间的互动次数、效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4、个性与共性。网络时代写作讲究个性化,这点对于写作的促进是好的,当然,物极必反,过份强调个性反而有悖于写作乃至其他学习活动为培养人文关怀精神的本心。这也是为近年来一些网络写作的实际证明了的。在训练中我更讲究合作精神,实施“小组研究法”,学生间、师生间是一种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发现的活动,让“直面‘非典’”的写作深入学生的心灵,培养了他们直面人生的勇气。

5、群体与个体。网络课堂最大的优势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因而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问题是学生的个性心理原本就有差别,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他们每个人的发展状况,少了传统课堂的面对面交流教师是否都能及时给予修正和指导呢?如果不能,那么这种“个性的张扬”实际上还是“群体的平庸”,因为个体放任自由的发展实则造成“群体的平庸”。 在这里,学生个性的发展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是利用网站上的“师生论坛”、“陈老师信箱”完成对学生的交流指导任务的。

6、“万金油”与“阿喀琉斯之踵”。有的教师以为网络教学技术是“万金油”,可以解决很多的教学问题,其实,正如“万金油”本身也常有擦不去的痛一样,网络教学过份依赖于网络资源、技术原因,更有其明显的缺陷,比如网络资源与丰富性相伴的污染性就是当前我们所要面临的难题。而且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说,生活等于语文的全部外延,网络世界有其虚拟性,这与我们所说的生活相去甚远,所以并不是任何教学都可用网络,写作教学亦然,比如相对于着重于收集材料提炼观点的议论文写作(我这次写作教学是新闻综述)而言,诗歌、散文的写作更着重于文本的阅读,所以我们切不可将网络教学等同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由以上对利用作文网站进行写作训练一些思考,我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写作优势,我们在实践中需贯彻以下原则:第一是开放性,以网站作为教学平台,在空间上把课堂、社会相连,在时间上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评价原则由单一的师生评价转向生生评价、小组间评价、师生评价以及社会评价。使整个网络课堂成为教师、学生、课内、社会相统一的大课堂。第二是探究性原则,利用网络的海量信息,组成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写作活动,而且教师在这里首先是与学生地位平等的研究者,其次才是指导者,加强师生间的民主性,必将更大地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在探究过程中注意通过网站栏目的设定和教师的指导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观察表明,如果学生抽象的概念、结论、判断是他们在研究和分析周围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劳动力品质——即不仅通过直接观察而且以间接方式去研究、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③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并形成自由写作能力。第三是评价性原则,任何教学活动其目标的实现程度都必须以一定的评价原则来确保,犹其是以探究性为主开放性较强的网络课堂,“研究性课程评价,一是发挥其形成性功能,二是

发挥其总结性功能。”④而且这种评价又是多样化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总之,利用作文网站进行写作训练,以丰富多彩的网络化写作呈现的却是探究性和个性化为内核的写作,为我们的传统写作引来了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我们把握好网络写作的规律,活学活用,将新课标的要求贯彻到写作实践中,相信叶老的心愿也是广大语文工者的心愿“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定能实现。

①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③《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著。

④《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霍益萍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附:本文作者在21世纪第三届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展示活动中的说课《“直面‘非典’”新闻综述》评比荣获一等奖。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