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中考语文背诵题之浅见(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初中  何卫江  邮编311209

     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好方法,被誉为是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将名言警句、精彩章节、妙文华章等语言材料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无疑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因而,考查学生的背诵能力也是中考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和平时一些模拟卷,我们不难发现,在中考试卷中试题的人文性和教育性已经成为中考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很多试题都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的火花。在这一方面,中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已经先行一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性,如北京海淀区2002年的《跟陌生人说话》就是要表现“处理人际关系,呼唤真诚相待”的主题,又如2002杭州卷《镜头下逃命的藏羚羊》就是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因而可以这样说,语文试卷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各类题目的人文性的挖掘,越来越重视对考生的人文教育,不再将考生作为是教师操纵下的考试机器,也是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2003年的浙江中考将出现一种新的背诵题型,它改变了原来的以客观题的形式,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并且这样的主观题也不是给出上句默写下句或给出下句默写上句的形式,而是要求学生从句子的深层次的含义去理解,考查学生对文章、句子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说,这是我们中考的又一进步,闪烁这人文的思想,也向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如出题者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句子时,题目的形式不再是“不以物喜,(          )”,而可能是这样出现的:“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和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话回答)这样的题目就不再单单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了,而应该是要深刻理解这一篇文章的含义,了解范仲淹的为人为官之道,换言之,就是要把握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如果不理解或不能把握文章的人文精神,那么这样的题目就无从下手。

如何解答此类含有较强人文精神的背诵题目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

一.“死记硬背”仍不可偏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不能解答背诵类题目,就是因为缺少了语言这个“米”,虽然教师在课堂上 反复强调背诵的重要性,背诵的方法,学生也对此铭记于心,并能对如何做饭、炒饭说长道短,但因为他们没有“米”,仍然做不出可口的饭。

中考将出现含有较强人文精神的背诵题,强调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那是不是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呢?笔者认为不可,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必须先有大量的“米”,因而,“死记硬背”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背诵显得犹为重要,通过背诵,积累大量的背诵材料。才能做到在考试中沉着应对。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死记硬背”作基础,妄图靠单纯的理解去解答中考的背诵题目,那无异于是在建造“空中楼阁”。

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教学实际,已经证明了“死记硬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队“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文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这时候,老师才开始讲解,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所以说,学生必须先有材料,而材料的得到就是要“死记硬背”。虽然这样的方法看起来十分笨拙,但却十分有效,所以也造就了无数大学者、大文豪,诸如李白、苏轼、鲁迅、钱钟书等等。

可见,“死记硬背”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有作用的,特别是要在中考中得到背诵的分数,首先就应该牢记初中阶段所要求背诵的文章,并且吧这些“米”好好的保存起来,达到烂熟于胸的地步,用来应对中考。

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死记硬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有长短之分,我们所记住的东西会在一定的时间以后遗忘,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强化以前已经背诵的各种知识。其次,我们汉语言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

这里我们所要求的强化以前的知识,其实就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因而,在中考出现考查学生背诵能力的新题型的情况下,死记硬背仍然不可偏废,而是应该更加重视量的积累。

当然,我们所说的“死记硬背”是在兴趣的前提下的,记忆心理的研究表明,良好愉快的情绪心态是记忆成功的前提之一。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就向学生阐明苏轼的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但也有忧郁愤懑的时候,所以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词,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写下了这样的词呢?于是,学生就对此产生了兴趣,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背诵此词的念头。

一.发掘理解的触发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理解了的东西之所以容易记住,是因为对其逻辑思维过程有了把握,而理解就是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这个层面上说,理解就是记忆。但是,作为初中学生,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花在语文上,这已经是为大家所公认的,因而,要做好中考语文背诵题只有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再寻找理解的触发点。

    笔者在前文也已经阐明,如果单有死记硬背所记住的知识是做不好此类                    新的背诵题的。而应该是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或者说是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寻找理解的触发点。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挖掘一些重要句子的深层次含义,挖掘其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并且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就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我们要求学生掌握成语,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要求他们能够运用呢?我看不必。其实我们只要他们知道有这样的成语,先记住。如 “无所不为”、“无微不至” 这样两个成语,我们只要学生先记住可以了,当一定的时候,学生看到了这样的语句,“这帮无所不为、丧尽天良的歹徒,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和“想起同学们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从内心深处涌出了一丝微笑。”那么,我们说,学生在这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这两个成语的用法,这两句话就是一个触发点。其实我们的背诵教学也是一样的。首先我们必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到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以后,教师要巧妙的设立触发点,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背诵内容的深层次含义,或者是说将其中所蕴涵的人文的东西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学生在学习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时,其中有这么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于这一句,教师在学生已经背诵的基础上设立一个触发点,如“沉舟和千帆”、“病树和万木春”,然后再让学生来体会这几个有相对意义的词语,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相信新生事物会不断的涌现或者是在挫折困难面前其实是有许多机会的。通过这样一个触发点的设立,学生就能掌握诗句的深层次含义。也让学生明白如何抓住重要的词语,巧妙的设立触发点。

三.整理、积累和理解性背诵                    

     无论考试的题型如何千变万化,有几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考试总要考一些重点难点,现在的考试还要强调人文性的知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只要把握了出题者的意图,对于一张试卷,应该可以解决大部分的内容。背诵作为中考的一个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也不能例外。因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出题者的意图,当学生对于任何一个题目的意图都能有所明确之后,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要整理、积累所背诵的知识,特别是要重视一些含有较强人文精神的知识,要不断的梳理,进行归类,再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的理解性背诵。当然,这样的背诵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同学之间的相互抽背,也可以是要学生说出其深层次的含义。

    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体悟民族语言的优美。还可以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中考背诵新题型的出现,也表明中考的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必将越来越注重的学生人文精神的挖掘和探索,从而使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受到的指责将越来越少,语文课堂将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语文课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当然,考试的题目也将越来越活,但是无论题目如何活,但只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能够把握出题者的意图和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浅见,很可能失之偏颇。敬祈同行专家不吝赐教。

     

 作者邮箱: wjhe7576@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