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级高一期中考试语文总分:150分时量:120分钟命题人:一、二大题唐鸿杰三、四大题李艳五、六、七大题王良审题人:王学明罗春山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拎包(līn)解剖(pōu)水门汀(tīng)博闻强识(zhì)B.酝酿(liàng)模具(mú)一撮毛(zuǒ)冉冉升
试题预览
2016级高一期中考试
语      文
总分:150分     时量:120分钟
命题人:一、二大题唐鸿杰  三、四大题李艳  五、六、七大题王良
审题人:王学明   罗春山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拎包(līn)      解剖(pōu)    水门汀(tīng)        博闻强识(zhì)
    B.酝酿(liàng)    模具(mú)     一撮毛(zuǒ)        冉冉升起(rǎn)
    C.荫蔽(yìn )       虐待(nüè)      偃月刀(yàn)         屏息以待(bǐng)
D.租赁(lìng)     骷髅(kū)      揪耳朵(jiū)       力能扛鼎(gā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编辑      踟躇      譬如      姗姗来迟      一塌糊涂
    B.黯淡      茬苒      攒钱      桀骜不驯     阴谋秘计
    C.恶梦      喋血      驾驭      绿树成阴      迥乎不同
    D.莅临      胁持      嗽口      不能自已     如鲠在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改革当然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如果在政策上左顾右盼,在工作上浅尝辄止,就会贻误时机。“转方式”“调结构”是实干出来的,而不是傻等出来的。
    ②新高一开学伊始,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赶到各社团展台报名的男女学生纷至沓来,极其踊跃。
    ③初来乍到,他并不了解相关情况,也没有充分准备。然而老校长盛情邀请让他实在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转合,上台去说了几句。
    ④很多中国人对日货在情感上是抵触的,但又不得不承认日本产品确有其过人之处。制造业界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日本人能把“工匠精神”体现得酣畅淋漓?
    ⑤《奇葩三国说》正式面市,侯文咏、蔡康永两大才子在嬉笑怒骂之间,带你细细领教三国人物的智和愚、光和暗、幸和不幸、梦想和梦碎,让你一笑三叹,豁然开朗。
    ⑥有人说了句“董事长来了”,只见办公室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的老人,衣着朴素,步履稳健,热情的跟大家打招呼,又很自然地问起一些业务问题。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高校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
    B.与会专家认为,正如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品质更为优秀的后代一样,表现在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交流,往往撞击出天才的思想火花。
    C.我们要正告蔡英文,立即停止在葬送两岸和平、合作双赢的邪路上一意孤行,不要再给台湾同胞和两岸关系带来更大的破坏。
    D.Wyse公司最近推出的一种“数字酒店客房系统”,由客房中的智能网络电视和后台的软件平台及服务器群组成,为饭店经营者创造了更多的商机。
5.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最适合做下联的一项(  )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A. 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都市           B. 丹霞西樵鼎湖均乃广东名山
C. 臭干鸭脖卤肉俱为湘北美食           D. 月季牡丹金桂莫非四海奇葩
6.“微公益”近年进入公众视野,并不断发展。阅读下面这段对“微公益”的说明文字,答案为你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其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为每个人行善提供了一个规范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 “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A.草根公益           B.规范平台         C.积少成多      D.寓善于乐
二、课文阅读(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题干和课文选段,完成7~13题
7. 下列对课文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
    2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㈡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A.文中三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运用反复修辞,强化作者情感,也自然道出写作缘由。
    B.文中第一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寄寓了作者对烈士的深切祭奠,这同时也是作者作为烈士之师的的义务。
    C. 文中第二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第一次进行了感情上的强化和内容上的呼应与补充,表达了作者勇敢面对残酷现实的决心。
    D.文中第三次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继续呼应前文的两次类似表达,侧重表明了唤醒健忘的庸人的写作目的,“正”字意在表明提笔不可仓促,必须精准把握时机。
8.下列对课文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A.刘和珍死了,杨德群死了;但张静淑还活着。作者在冷静的事实陈述中暗藏对比,表现出对三位女子的崇高礼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B.“微笑”、“和蔼”、“沉勇”、“友爱”,作者特意强调这几个词语,以此修饰三个女子,表现她们的善良可爱,也暗示了杀人者的可憎。
    C. 三个女子慷慨请愿,“从容”赴死,当然是“伟大”的;而手握“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对她们进行“攒射”的反动派,其卑劣行径显然是对文明的讽刺。
    D. “中国军队”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武功”是明显的反语,暗藏强烈的讽刺语气,表达了鲁迅对“中外杀人者”的极度痛恨。
9. 下列对课文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A.景色本无情,看者却有意。在老主人的眼中,满园的景物都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变得衰败、凄惨、荒凉、毫无生机。
    B. 作者客观地描绘了园中种种景象,语调平和,笔法隐忍,但依然遏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任其不着痕迹地融于字里行间。物是人非,饱经沧桑,让作者忍不住唏嘘感慨。
    C.回忆中的小狗、爱人等过去的美好与现实生活中残破的环境和凄凉的生活形成了虚实对比,越回忆过去的美好,越觉得现实凄凉。
    D. 经历一场文化浩劫,不仅痛失小狗包弟,而且痛失至亲,可作者并没有怨天尤人,一味声讨、控诉,而是自责、自省,表现出一个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的高境界。
10. 下列对课文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船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A. 中外反动资本家“饲养小姑娘谋利”和“船户养墨鸭捕鱼”都是典型的压榨,作者的类比论证既逻辑严密,又生动形象。
    B. 中外反动资本家不仅疯狂地盘剥包身工,而“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作者的对比论证深刻地揭示了包身工的命运之悲惨,深刻揭示了包身工制度没有人性。
    C.六个“没有”的连用,列数了这种充满血腥味的奴隶制的本质特征。20世纪的体制,对应的是16世纪的奴隶,这充分说明包身工制度跟不上时代,要顺应潮流进行改革。
    D. “黑夜”和“黎明”均有象征意义,暗示着包身工终会摆脱残酷的压榨,迎来解放和自由。作者借对索洛名言的援引,表达了对反动资本家的愤怒控诉和严正警告。
    阅读《鸿门宴》,回答11-13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之:赶到
    B.鲰生说我曰                   说:劝说
    C.故幸来告良                   幸:荣幸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具告以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不如因善遇之                 因利乘便
 13.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夜访改变了整个局势的发展,让一场即将到来的血战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外交争夺。项伯行为的实质是因个人私义而背叛了集团大义。
    B.张良知情之后,没有私下逃走,而是选择报告刘邦,并策反项伯,共谋对策。他的言行表现出他事主的忠诚和临场的机智。
    C.刘邦在文中两次说到“为之奈何”,一方面表现了他在危急情形下的慌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作为领导人善于主动征询下属意见的优点。
     D.刘邦从谏如流,用人得当;张良忠心耿耿,全面筹划:正是主公和臣子的紧密配合和提前准备才为汉军在次日的鸿门宴上的外交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王凌字彦云,太原祁人也。凌举孝廉,为发干长,稍迁至中山太守,所在有治,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凌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转在青州。后从曹休征吴,与贼遇于夹石,休军失利,凌力战决围,休得免难。仍徙为扬、豫州刺史,咸得军民之欢心。始至豫州,旌先贤之后,求未显之士,各有条教,意义甚美。进封南乡侯,邑千三百五十户,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是时,凌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屯平阿。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凌
    6就迁为司空。司马宣王既诛曹爽,进凌为太尉,假节钺。凌、愚密协计,谓齐王不任天位,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彪,都许昌。愚遣将张式至白马,与彪相问往来。凌又遣舍人劳精诣洛阳。语子广,广言:“废立大事,勿为祸先。”愚复遣式诣彪,未还,会愚病死。凌阴谋滋甚,遣将军杨弘以废立事告兖州刺史黄华,华、弘连名以白太傅司马宣王。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令赦凌罪又将尚书广东使为书喻凌大军掩至百尺逼凌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军到丘头,凌面缚水次。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见凌,慰劳之,还印绶节钺,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凌至项,饮药死。乃穷治其事,彪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朝议咸以为《春秋》之义,齐崔杼、郑归生皆加追戮,陈尸斫棺,载在方策。凌、愚罪宜如旧典。乃发凌、愚冢,剖棺,暴尸于所近市三日,烧其印绶朝服。亲土埋之。
(节选自《三国志•王毌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令赦凌罪/又将尚书广东使为书喻/凌大军掩
至百尺/逼凌/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
B.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令赦凌罪/又将尚书广东使为书喻凌/大军掩至百
尺逼凌/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
C.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令赦凌罪/又将尚书广东/使为书喻凌/大军掩
至百尺逼凌/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
D.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令赦凌罪/又将尚书广东使为书喻/凌大军掩
 至百尺逼凌/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
15.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辟:征召
    B.凌力战决围,休得免.难            免难:幸免于难
    C.凌阴谋滋.甚                      滋:更加
    D.乃穷.治其事,彪赐死              穷:困厄,走投无路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凌因受曹操赏识进入丞相府,长期对东吴作战,历任兖州刺史、青州刺史、扬州刺史、 豫州刺史等,多次受到封赏,最后官至太尉。
   B.王凌和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图谋废掉年幼的皇帝曹芳,用年长而有才的曹彪代替,王凌也和儿子王广商量此事,王广表示赞同。
    C.起事之前,令狐愚病死了,黄华和杨弘将王凌造反之事报告了宣王司马懿,司马懿亲自率军讨伐。眼看大势已去,王凌投降,后在项城服毒自杀。
   D.王凌政绩突出,军功显赫,也有荣耀的官位。但因野心太大,志向不切实际,招来了大祸,宗族遭诛,自己死后遭陈尸斫棺之辱,真是糊涂啊。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始至豫州,旌先贤之后,求未显之士,各有条教,意义甚美。
  译文:
   (2)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见凌,慰劳之,还印绶节钺。
  译文:
四、诗文默写与古诗鉴赏(10分)
18.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念刘和珍君》)
    (3)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 《再别康桥》)
    (4)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5)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5分)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
吕  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本诗是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19.赏析这首诗歌景物描写的主要手法以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答:

五、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8分)
父亲的病
鲁  迅
    我曾经和一名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
    那时他的诊金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据舆论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
    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又请了一位叫陈莲河的名医来看。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
    9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十月七日
 (有删改)
20.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到了种种奇怪的药引,鲁迅开始还相信,后来就认为这些东西其实是没什么作用的。
B.陈莲荷和前一个名医相比,用药不同,药引和丸药更奇特,可以说,二人还是有质的区别。
C.叙述治疗过程部分,虽有时沉重,但笔调总体是从容不迫的,常常带有调侃、嘲讽的意味。
D.叙述父亲临终的部分,节奏变得急促,场面紧张而慌乱,表现了父子双方面的痛苦。
21.请赏析下面这个句子(4分)
    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

22.文章结尾说,“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请结合这个句子,谈谈鲁迅内心的矛盾。(4分)

23.鲁迅先生对中医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呢?请结合本文和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的思想简要分析。(7分)

六、选做题(8分)
    请从24、25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按所答的首题进行评分。
24.(1)下面关于《论语》的句子,大意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慎终追远: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
   B.里仁为美:居住的地方要有仁(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C.能近取譬:能就近以身边的人和事来打比方。
   D.举直错诸枉: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将他安排在邪恶不正的人之上。
(2).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划线句子的大意。(5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①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②己欲达而达人。
    ①尧舜其犹病诸:
    ②己欲达而达人:
25.(1)关于《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描写和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知道我是个孤苦伶仃的苦命人,不仅什么都跟我作对,我也跟所有人作对。是的,是的,我比别人想得更多,我也表露得更多。这是我的不幸。”这段话是死了丈夫的葛米治太太说的。
    B.“由于他有这种举止风度,这种活泼性格,这种悦耳的嗓音,这种英俊的面貌和身材,再加上一种我所知道的天生的吸引力(我认为有这种力量的人并不多),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他的身上具有一种魅力。”这是大卫对斯蒂尔福斯的评价。
    C.“我俩最美好的时光是,她静静地坐在门口坐活儿,我坐在她脚旁的木头台阶上,念书给她听。直到现在,我仍觉得,我从没再见过像那些明亮的四月下午那般灿烂的阳光......”。大卫所说的“她”是指克里克尔小姐。
    D.“但是她没说一句话。最后又伸出双臂紧紧搂了我一下,便下了车,跑开了。我相信,一直相信,她的长外衣上一定一颗纽扣也不剩了”,这里的“她”是指慈爱的佩格蒂。
(2).请简述大卫•科波菲尔在半年学校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5分)
七.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日常生活中,学习经历中,班团管理、课外活动等工作中,你应该遇到过或听说过很麻烦的事儿,你或者当事人怎样想方设法、费尽周折地去处理它的?请据此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鲜明,内容充实,有细节有波澜,不得抄袭,不能套作。

2016级高一期中考试答案
语      文 
 1.答案A。B. 酝酿niàng  C. 偃月刀(yǎn)  D. 租赁lìn
2.答案A。B. 荏苒  C. 噩梦 D. 漱口
3.答案B。用错的只有两个成语。②和④。纷至沓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12月)语文试卷』  下一个『重庆市石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