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中学2015级高一语文5月月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英华中学2015级高一语文5月月考测试题(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语文月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辞决而行⑤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⑥拜送书于庭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⑧合盖隆起,形似酒尊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⑩若知我不降明A.①③④⑤⑦ 
试题预览
高一语文月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辞决而行⑤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⑥拜送书于庭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⑧合盖隆起,形似酒尊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⑩若知我不降明
A.①③④⑤⑦  B.②④⑧⑨⑩     C.①②⑤⑦⑧   D.③④⑥⑧⑨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参差  天堑  竞豪奢  暮霭     B.今宵  羌管  雨林铃  故垒
C.雨具  箫瑟  念奴娇  芒鞋     D.巷陌  烽火  醉花阴  凄残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B.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C.倩何人换取(请求)             D.怎生得黑(怎么生得)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⑦何久自苦如此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太夫人急止人哭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⑦      C.④⑥⑨⑩   D.②④⑦⑨
5.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义务教育“减负新规”虽然对中小学教辅材料作出了规定,但家长们似乎对此不“领情”,为孩子买书的热情不减。
B.在当选总书记之后,习近平的公开回信主要面向青年学生,主题性也更加明确,“中国梦”成为他给学生写信时最常提及的概念。
C. 通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碰撞融合,形成了天津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催生了天津成为近代中国戏剧的发源地。
D.托尔斯泰晚年背负行囊孤独地走在弯曲的小径上,感受到世人无法感受的世界,因此他才成为一代大师,开始了精神流放。
8.“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副对联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洵  苏轼  苏辙
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甫  杜牧  杜荀鹤
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       ) 
A芭蕉、梧桐------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B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白云、明月 -----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二、文言文阅读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共8分,每小题2分)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 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 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 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间接
B.大王必欲急臣   急:着急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谢罪,道歉 
D.固请,召有司案图   案:案牍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乃使其从者衣褐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秦王恐其破璧,及辞谢。
C.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4.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选段 叙事一波三折,秦王得璧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持璧怒斥秦王,为一折;秦王诈许斋戒、割城,相如使从者怀璧归赵, 为二折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相如毕礼而归,为三折。
B.归璧于赵后,蔺相如首先斥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接着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再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然后表示自己知道有罪,最后提出希望,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C.选段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段,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的性格特征;写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主要是用来表现秦王的威仪和强横。
D.蔺相如运用“诈术”,以诈还诈,痛击秦王,这充分表明蔺相如镇定自如、智勇双全的性格及非凡的外交才能。

三、文言文翻译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4分)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4分)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4分)
四、诗文默写(共15分,每空1分)
16.(1)楚天千里清秋,         (2)          ,何妨吟啸且徐行。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4)舞榭歌台,            。
(5)              ,瑞脑销金售。(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7)         ,         ,无人会,登临意。
(8)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9)东篱把酒黄昏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10)《念奴娇》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三句是:     ,     ,     
          
五、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6分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①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②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③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
17、(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
                                                             
                   


六、语言表达及应用(9分)
18.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团团族”。(不超过40个字)(4分)
时下白领们最喜欢玩的是团购。团购,就是团购网站在推出了一种商品后,网友们一起购买这种商品的话,会得到很优惠的价格。与个人网购相比,“团团族”的购物可就轻松多了,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花较少的钱买到品质不打折的商品。
答: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高考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信得过商店”牌匾的文具店买2B铅笔。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
学  生:请问有没有2B铅笔卖?
售货员:都在那边摆着呢,你自己看吧。①
学  生:(拿着铅笔)新闻里说,市场上有不少伪劣2B铅笔,这铅笔该不会……
售货员:什么意思嘛!我们这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②
学  生:(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B铅笔)
经  理:________ ③(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 
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顾客更有亲切感,心里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
第①句改为:
第②句改为:
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③: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有一位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2) 美国《侨报》对时下中国现状有这样一段描述:一遇到排队,就抓耳挠腮、顿脚搓手,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望天,一副失魂落魄样儿;每逢堵车,先是嘴上骂骂咧咧,继而手摁喇叭不停,放眼望去,马路上全是“路怒族”;为了房子、车子、票子、面子,你追我赶,攀来比去,什么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早抛到脑后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月考测试题答题纸
三、
15、(1)                                                             。  

(2)                                                                  
                                            
(3)                                                             。

四、
16.(1)                 。  (2)                        ,
(3)                        。  (4)                         。
(5)                       ,   (6)                         。
(7)                    ,                 ,
(8)                    ,                                  !
(9)                   。                                。
(10)                 ,                    ,              。 
五、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6分 )
 17、(1)(2分)
                                                               
                                                
    (2)(4分)                                                                
                                                        
                                                                    
                                                                  
六、语言表达及运用                                                                
18. (4分)                                                 
                                                                        
       
                                                                      
 19、(5分)   
                                                                 
 (1)                                                               
      
(2)                                                                  
      
(3)                                                                  
      


七、20、作文。(50分)



































































































                                            




高一语文测试题答案:
1. 解析:①“说”通“悦”;②“蚤”通“早”;③“颁”通“斑”;④ “决”通“诀”;⑤“亡”通“无”;⑥“庭”通“廷”;⑦“禽”通“擒”;⑧“尊”通“樽”;⑨“倍”通“背”。
答案:B
2.A(B林—霖C箫—萧D残—惨)3. D(怎么,怎样)4.解析:“膏”为名词的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动词的使动用法,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动词的使动用法,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⑧意动用法,⑨动词的使动用法,⑩动词的使动用法。B、C、D三项与题干中的“膏”均为使动用法,A项中的⑧为意动用法。
答案:A
5. A6. C(“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不妥。)7.B(A语序不当C 无主语 D不合逻辑)
8.B 9.D   10.D
二、文言文阅读鉴赏(16分)
11.解析:A项,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B项,急:使动用法,使……急,可译为“逼迫”;D项,案:通“按”,审察、察看。答案:C
12.解析:D项,都为“……的人”。A项,于是,就;才。B项,因为;目的连词,来。C项,在;表被动。答案:D
13.解析:C项“戏弄”古今用法意义相同,例句与其他三项加点词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答案:C
14.解析:C项,“写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主要是用来表现秦王的威仪和强横”不当,应为“反衬蔺相如的智勇双全”。答案:C
15.翻译。(16分)
答案:(1)就上前说:“璧上有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相如。(2)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从小路逃走了,把和氏璧送回赵国。(3)(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4)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三、16诗文默写(略)
四.17.1)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我同意这种看法。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自圆其说)
(6分)
五、语言表达及应用(13分)
18.(3分)
参考答案:团团族是指为享受优惠价格,从团购网站一起购买某种商品的白领群体。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第①句改为:
第②句改为:
参考答案:①有的。请跟我来,不止一个品牌呢,请慢慢挑选吧。
②请你放心,我们单位是“信得过商店”。
③请让我来告诉你伪劣2B铅笔与正牌2B铅笔的辨别方法。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21.
[写作指导]
中国传统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行事风格更是以隐忍为主,主张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等。
中国当下的现状与上述传统相比,存在着重重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表现、危害,就可以作为立意的角度。
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这种急躁、浮躁、暴躁的“三躁”现象呢?
1.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什么都“快”起来,在这个“快”的时代,人们缺少对事物耐心、细致的思考与分辨意识,甚至是没有分辨的能力。
2.社会的从众心理使然,面对事实,很多人不弄清事实,或者不想弄清事实,听风便是雨。中国有句古话叫“谣言止于智者”。
3.中国社会正在急速转型,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社会焦虑日渐严重,有时不免引起民众道德感的缺失,产生道德溃疡和道德贫血。
4.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很多人在其间迷失自我,所以会出现浮躁与狂傲、自信与自卑存在于一体的现象。
怎样才能消除“躁”的问题?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寻找办法:
主观方面,我们要戒骄戒躁、稍安毋躁,加强个人修养;客观方面,需要社会给每一名公民以健康心态发育、成长的良好环境,比如“制度给力”,用制度保障公平公正,国民活得更有尊严,才能不“急”,才能不“躁”。
立意角度:①心浮气躁要不得。②平心静气才可成就大业。③学会“慢”生活。④慢慢走,欣赏啊。⑤欲速则不达。等等。 (123.151.204.15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孔雀东南飞并序 课堂知识巩固』  下一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校(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2016-2017学年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