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安徽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第工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故乡在一个作家那里代表了什么呢?这使我想起了电影《魂断蓝桥》中
试题预览
安徽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工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故乡在一个作家那里代表了什么呢?这使我想起了电影《魂断蓝桥》中男主人公带着女朋友到他的庄园(亦即他的故乡)时说的一句话,童年是无穷无尽的。那是一个人面对自然,一个小生命面对无穷的大生命时的种种历险,是一个生命本真时期对本体世界的有趣探索。人长大后,便探讨人的世界,于是,名利、哲学、艺术等都充塞着一个实体,即人。文学即人学,这一命题在人文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将人这一实体高高地举了起来,使人类终于认识到了自身的崇高与潜能,但是,它同时也遮蔽了人的虚体,即人在面对无限时的虚无,在面对死亡时的绝望,在进入梦境后的潜在。而那个虚体,往往是与故乡在某个深谷里相遇并潜伏着。在某种意义上,作家就是在描述人的实体存在时,尽最大可能地寻找、记忆甚至想象人的虚体存在。《红楼梦》看似在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写实,实际上最后落在了人的虚体存在上,是中国文学中对人的虚体存在进行了最大可能描述与寻找的作品。西方人将虚体存在称为“彼岸”,中国人则将其称为“虚境”,是道的另一面存在。因而,故乡对于文学的意义具有了形而上的色彩。
②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讲究的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样的传统使中国人始终对自然有一种对应的本能,将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的宇宙之中,将死亡的恐惧化为对道的信仰,而最终将人的实在与空虚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种传统一直持续了上千年。也许因为诗歌的体量小,不能像小说那样大面积地描述故乡,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我们很少听说李白的什么地方或杜甫的什么地域。小说不同,它用庞大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那个作家的童年、故乡、知识、经历、愿望甚至梦境等相一致的世界。
③这种现象到新世纪时似乎变得“自觉”,作家群的地域现象越来越突出。与其说是作家的自觉,倒不如说是作家的增加使作家群和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比如,拿西部来说,在现代文学文史上,连一个西部作家的影子都未掠过,但是,自延安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之后,不久便有柳青出现。之后一段时间,先是路遥捧出了《平凡的世界》,接着是陈忠实推出了《白鹿原》,再是贾平凸奉献了《怀念狼》《高兴》《古炉》《带灯》等,将陕西那片深厚的土地挖得越来越深。再往西走,便是刘亮程的村庄。刘亮程的散文和小说似乎都在建设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孤独的人在做着一件孤独的事,即感悟世界。
④这样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意义?它能否成为一种文学现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即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有多大的生存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从反面证明人类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小,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存在变得日渐严峻。也许在过去的几千年间,人类想方设法使文化趋同,今天这样一种方式仍然在进行,如对工业文明的全球化推进。但是,这样一种工业化的进程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困境。当文化的差异越来越小,当地域文化消失殆尽之时,也就是人类被新的庞大的文化体制复制和工具化的时期,尤其是人类被物化和异化将是不可避免的命运。在这样的境遇下,文学能做点什么?
⑤也许一些作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贾平凹说,他要为家乡立传。雪漠说,他要把正在消失故乡记录下来,让后来的人知道,人类曾经如此生活过,自然,文学就可以逾越这些的,但是文学在故乡驻足、落泪、留影、深思。最后将故乡写成文学形象,永久地留存于文学的天地,也是极其伟大,尤其是今天。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人的虚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虚体是相对于人的实体而言的,指的是人面对死亡时候的绝望,在进入梦境之后的潜在,在面对无限时的虚无。  
    B.人的虚体是作家在描述人的实体存在时尽力去找寻、记忆甚至去想象的对象。它与故乡在某个深谷里相遇并潜伏着。
    C.人的虚体在西方被称为“彼岸”,在中国是道的另一面存在,在中国文:芒中,它在《红楼梦》中得到最大可能的体现。
D.人的虚体与人的实体在作品中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与中国古人讲究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文学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1段从没问入手,举例分析故乡之于文学的意义,接着简要阐释了人的虚体的概念,
    最后明确故乡对文学的意义具有形而上的色彩。
  B.第2段先阐明古典文学中实体和虚体结合的原因,再介绍中国古人白勺文学方式,接着指出小说更适于表现故乡,并在第3段举例为证,,    •
  C.第4、5段紧承上文,深人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的出路,指出了文学作品中对故乡的记录与描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D.文章阐述了中国文人执拗:厂故乡写作的深层原因,提出新时期日趋突出的作家群的地域现象,最后探寻丁业文明下文学故乡意义所在。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项是(    )(3分)
  A.童年时代一个人对自然,对无穷的大生命时的多种历险,是个体生命对本体世界的有 探索。这种探索的内容中也包括人的虚体。
  B.文学即人学的命题使人类认识自身的崇高与潜能,同时使作家开始对人的虚体的探寻,
    故乡对文学的意义便具有形而上的色彩。
  C.小说中创造故乡世界在新世纪作家群中日益明显.除了作家的增加这一因素外,对故乡的写作成了作家的自觉追求也是重要原因。
  D.当今,人类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小,文化多样性存在遇到了巨大挑战。将故乡写成一种
二、(33分)  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改都官员外郎,迁职方员外郎。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迁刑部侍郎。
    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白:“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谢。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曰:“愈前所论是大爱朕,然不当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皇甫缚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终狂疏,可内移。”乃改袁州刺史。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叫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令人。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改动)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州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煮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注:①煮蒿凄怆:熏香祭祀引起凄怆的感情。②韩文公:韩愈,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后刺史恶之,按其狱  按:查办    B.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抵:抵偿
C.愈终狂疏,可内移    疏:粗疏    D.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  榜:诏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三日,乃送佛祠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过期不赎,则没人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如水之在地中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韩愈直言无所忌。他认为华阴令柳涧案件是前后刺史勾结造成的,上书请求治刺史的
罪。后御史重审此案,韩愈受到了牵连。
B.韩愈为官能够造福百姓。因有人从中作梗,韩愈从潮州改任袁州刺史,在袁州他赎买七百多奴隶,让他们回家与父母团聚。
C.韩愈聪明敏锐,不会诡诈善变;能够始终如—地接纳提携后进之士,经他指导的“韩门弟子”中像孟郊、张籍称名于当时。
D.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兴办教育,潮州人信仰、缅怀他。作者以“凿井得泉”为喻说明韩愈对潮州深怀眷恋之情,为韩愈正名。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3分)
                                                      
(2)凡所以养:上治民者,一以公为师。(3分)
                                                        
(3)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贺圣朝•留别  [宋]  叶清臣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注]:①绿醑(xǔ):美酒
8.词的上阕“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两句有何妙处?(4分)
                                                               
9.这首词写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①     ,映带左右。②         ,列坐其次。③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④     。仰观宇宙之大,⑤        
⑥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①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②              ,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③师者,           。(韩愈《师说》)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③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⑥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
刘亮程
① 我说不出有四个孩子那户人家的穷。他们垒在库车河边的矮小房子,萎缩地挤在同样
低矮的一片民舍中间。家里除了土炕上半片烂毡,和炉子上一只黑黑的铁皮茶壶,再什么都没有。没有地、没有果园、没有生意。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大的十二三岁,小的几岁,都呆在家里。母亲病殃殃的样子,父亲偶尔出去打一阵零工。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生活。快中午了,那座冷冷的炉子上会做出怎样一顿饭食,他们的粮食藏在哪里。 
② 我同样说不出坐在街边那个老人的孤独,他叫阿不利孜,是亚哈乡农民。他说自己是
挖坎土曼的人,挖了一辈子,现在没劲了。村里把他当“五保户”,每月给一点口粮,也够吃了,但他不愿呆在家里等死,每个巴扎日他都上老城来。他在老城里有几个“关系户”,隔些日子他便去那些人家走一趟,他们好赖都会给他一些东西:一块馕、几毛钱、一件旧衣服。更多时候他坐在街边,一坐大半天,看街上赶巴扎的人,听他们吆喝、讨价还价。看着看着他就瞌睡了,头一歪睡着了。他对我说,小伙子,你知道不知道,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在动,你不动了。你还能看见他们在动,一直地走动,却没有一个人会走过来,喊醒你。这个老人把死亡都说出来了,我还能说些什么。
③ 只有不停地走动。在我没去过的每条街每个巷子里走动。我不认识一个人,又好似全
都认识。那些叫阿不都拉、买买提、古丽的人,我不会在另外的地方遇见。他们属于这座老城的陈旧街巷。他们低矮的都快碰头的房子、没打直的土墙、在尘土中慢慢长大却永远高不过尘土的孩子。我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些时,的确心疼着在这种不变的生活中耗掉一生的人们。我知道我比他们生活得要好一些,我的家景看上去比他们富裕。我的孩子穿着漂亮干净的衣服在学校学习,我的妻子有一份收入不菲的体面工作,她不用为家人的吃穿发愁。可是,当我坐在街边,啃着买来的一块馕、喝着矿泉水,眼望走动的人群时,我知道我和他们是一样的,尘土一样多的落在我身上。我什么都不想,有一点饥饿,半块馕就满足了。有些瞌睡,打个盹儿又醒了。这个时刻一直地延长下去,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在老城的缓慢光阴中老去。我的孩子一样会光着脚,在厚厚的尘土中奔来跳去,她的欢笑一点儿不会比现在少。
④ 一刻里我另外的一生仿佛已经开始。
⑤ 我清楚地看见另一种生活中的我自己:眼神忧郁,满脸胡须,背有点驼。名字叫亚生,
或者买买提,是个木工,打馕师傅,或者是铁匠,会一门不好不坏的手艺。年轻时靠力气,老了靠技艺。我打的镰刀把多少个夏天的麦子割掉了,可我,每年挣的钱刚够吃饱肚子。⑥我没有钱让我的女儿上学,没有钱给她买漂亮合身的衣服。她的幸福在哪里我不知道,她长大,我长老。等她长大了还要在这条老街上寻食觅吃,等我长老了我依旧一无所有。
⑥ 你看,我的腿都跑坏了还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归宿,我的手指都变僵硬了还没挣下一点
儿养老的粮食。
⑦ 我会把手艺传给女儿,教她学打铁,像吐迪家的女铁匠一样,打各种精巧耐用的铁器,
挂在墙上等人来买。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这种丁丁当当的生活,不喜欢又能去做什么。如果我什么手艺都没有,我就教她最简单简朴的生活,像巴扎上那些做小买卖的妇女,纱巾蒙面,买一把香菜,分成更小的七八把,一毛钱一把地卖,挣几毛钱算几毛。重要的是我想教会她快乐。我留下贫穷,让她继承;留下苦难,让她承担。我没留下快乐,她要学会自己寻找,在最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把自己漫长的一生度过。
⑧ 我不知道这种日子的尽头是什么。我的孩子,没人教她会自己学会舞蹈,快乐的舞蹈、
忧伤的舞蹈。在土街土巷里跳,在果园葡萄架下跳。没有红地毯也要跳,没有弹拨儿伴奏也要跳。学会唱歌,把快乐唱出来,把忧伤唱出来,唱出祖祖辈辈的梦想。如果我们的幸福不在今生,那它一定在来世。我会教导我的孩子去信仰。我什么都没留下,如果再不留给她信仰,她靠什么去支撑漫长一生的向往。
⑨  如果我死了——不会有什么大事,只是一点小病,我没钱去医治,一直地拖着,小病
成大病,早早地把一生结束了。那时我的女儿才有十几岁,像我在果园小巷遇到那个叫古丽莎的女孩一样,她十二岁没有了父亲,剩下母亲和一个妹妹。她从那时起辍学打工,学钉箱子。开始每月挣几十块钱,后来挣一百多块,现在她十七岁了,已经是一个技艺娴熟的制箱师傅,一家人靠她每月二百五十元到三百元的收入维持生活。古丽莎长得清秀好看,一双水灵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她这个年龄女孩子少有的忧郁。那个下午,我坐在她身旁,看她熟练地把铜皮包在木箱上,又敲打出各种好看的图案。我听她说家里的事: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呆在家,妹妹也辍学了,给人家当保姆。我问一句,古丽莎说一句,我不问她便低着头默默干活,有时抬头看我一眼。我不敢看她的眼睛,那时刻,我就像她早已过世的父亲,羞愧地低着头,看着她一天到晚地干活,小小年纪就累弯了腰,细细的手指变得粗糙。我在心里深深地心疼着她,又面含微笑,像另外一个人。
⑩我真的死了,像《古兰经》中说的那样,我会坐在一颗闪亮的星宿上,远远地望着我生活过的地方,望着我在尘土中劳忙的亲人。那时,我应该什么都可以说出来,一切都能够说清。可是,那些来自天上的声音,又是多么的遥远模糊。
    (选自春风文艺出版社《在新疆》,有改动)
11.(⑤—⑩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写自己的“另外的—生”?简要概括。(4分)
                                                                
12.联系全文,说说尾段中“亲人”这一想象的内涵;作者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怀。(4分)                                                                        
13.试简要分析下面语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8分)
(1)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在动,你不动了,你还能看见他们在动,一直地走动,却没有—个人会走过来,喊醒你。
                                                                             
(2)我的孩子,没人教她会自己学会舞蹈,快乐的舞蹈,忧伤的舞蹈。在土街土巷里跳,在果园葡萄架下跳。没有地毯也要跳,没有弹拨儿伴奏也要跳。
                                                                        
14.“在这一刻里,我另外的—生仿佛已经开始。”此句话不仅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而且揭示了文章写法上的创意。请联系全文,具体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浯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陷阱    蹿红cuān   羊蝎平xiē    少安勿躁    怙恶不悛quān
  B.震撼    窈窕tiǎo    甲壳虫qiào   唉声叹气   铩羽而归shā
  C.低炭    筵席yán    压轴戏zhòu   班师回朝   力能扛鼎gāng
  D.寒暄    吮吸shǔn   软着陆zhuó   合盘托出  人烟阜盛fǔ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近年来,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家电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家电出口额占据了
全国的半壁江山,令人瞩目。
B.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成了众多商子商务网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C.生活方式是一个人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方式习惯,医生认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长寿休戚相关。
D.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暮鼓晨钟地辛勤劳作,几乎没有片刻喘息,究竟是—,种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14年在韩国仁川举办的第17届亚洲运动会成为亚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
 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在几内亚爆发以来,已扩散至部分西非国家,如果不采取具体措施,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4分)
    俗话说:“        甲         。”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粉墨登场踱到前台,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         ;该说的,        ;该演的,          。不知过了多久,满心疲惫回到后台,有知饥知渴的朋友在:         ,          ,           ,这比前台什么样的满堂彩都要受用!
  ①淋漓精致    ②五音不乱    ③字正腔圆
  ④等—个时辰    ⑤接一声辛苦    ⑥递一杯温茶
  (1)依次填人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只写序号)(3分)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连贯,表达简明,不超过10个字(1分)
 19. 仿照示例,为学校文学期刊拟一个刊物名并说明理由。(5分)
  刊物名:《水滴》
  理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滴有坚韧执著的力量,水滴有
  不畏艰辛的精神,水滴以柔克刚,彰显文学感染人心的力量。
  刊物名:                。(1分)
  理由:                :)(4分)
 20.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春天来了放风筝》,回答问题。
(6分)
(1) 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
                              
(2) 这幅漫画有何寓意?(3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①。故君子闲时要有吃
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一一《菜根谭》
①日月的光明永恒不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答案
1. 【答案】B(原文“往往是与故乡在某个深谷里相遇并潜伏着”,题支丢掉了限定条件“往往”; 原文“在某种意义上,作家就是在描述人的实体存在时,尽最大可能地寻找、记忆甚至想象人的虚体存在”,题支丢掉了限定条件“在某种意义上”。)
2. 【答案】C(A. 原文举《魂断蓝桥》例,并未就此分析故乡之于文学的意义。原文是重点阐释人的虚体的概念,而题支中为“简要阐释”。B.“先阐明了古典文学中实体和虚体结合的原因,再介绍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原文是先介绍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再阐明古典文学中实体和虚体结合的原因。D. 无中生有,文章前两段分析了作家从事故乡写作心理学和哲学动因,不是中国文人执拗于故乡写作的原因)
3. 【答案】A(B. “同时使作家开始对人的虚体的探寻”,而原文“它同时也遮蔽了人的虚体”。C.“自觉追求”和“重要原因”有误,原文“这种现象到新世纪时似乎变得“自觉”…… 与其说是作家的自觉,倒不如说是作家的增加使作家群和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D.“保护地域文化就可以超越这一切”属于不充分条件。“保护地域文化”只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4. 【答案】D.榜:木匾、匾额。
5. 【答案】D.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 【答案】C.“始终如一”错误,孟郊、张籍非“韩门弟子”。
7. 【答案】
(1)韩愈上书攻击触犯皇上,治他的罪确实应该。但是如果不是心里怀着极大的忠诚,怎么能这样做呢?
(2)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
(3)韩公远离京城约万里,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就回去了,他死后如果有知觉的话,是不会眷恋潮州的,这很明显。
8.【答案】作者运用了以景写情的手法,(1分)词人设想三分的“春色”总体为“二分愁”与“一分风雨”的集合体。明写风雨暗写愁,离别之际的“风雨”象征着纷乱的、充满整个空间的离愁别绪和不忍分别的眼泪。(2分)故词人眼中的三分春色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可见友情之深,离别之难。(1分)(从数量词使用的角度来分析也可酌情给分。)
 9.【答案】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最后怅惘伤感。(2分)“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且高歌休诉”句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变为高亢旷达,表达对友人的劝慰。可是一想到别时容易会时难,明年此时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2分)(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0. 【答案】
甲:1.又有清流激湍  2.引以为流觞曲水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惠风和畅  5.俯察品类之盛  6.所以游目骋怀
乙:1.学而不思则罔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濯清涟而不妖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6.樯橹灰飞烟灭
11. 【答案】(1)自己的生老病死;(2)女儿的成长教育。
12. 【答案】指新疆地区的贫穷、孤独、辛劳、坚韧(生活艰难而不失信仰)的普通人。(2分)悲悯、热爱。(2分)
13. 【答案】(1)用“动”与“不动”的比较,写出老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表现了老人的孤独。(2分)引出下文作者对老人处境的无奈以及活下去到各地体验普通人生活等内容。(2分)
(2)运用反复(或铺陈)的手法,(2分)说明新疆人喜爱舞蹈,暗示了新疆人在苦难中坚韧生活,不失信仰。作者以此含蓄地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同情。(2分)
14.【答案】此句话独立成段,不仅点题,而且勾连上下文。前面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后面写自己的所感所想,正是前面的见闻引发了作者的感想。(4分)写法上由实到虚,虚实结合。(答想象也可)尤其后面的文字,作者想象自己变成新疆普通人中的一员,经历着他们的生活,体验着他们的人生。作者含蓄深沉地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同情、赞美、热爱,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永宁中学高二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津河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