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看拼音写字,或给划线字注音。(10分)诱huò()训jiè()头晕目xuàn()ènɡ()溅宽shù()啜()泣收敛()痴()想绽()开忍俊不禁()2、按要求填空。(5分)①、,志在千里,,壮心不已。②、《过故人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③、《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3、修改下
试题预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
1、看拼音写字,或给划线字注音。(10分)
诱huò( ) 训jiè( )头晕目xuàn( )bènɡ( )溅 宽shù( )
啜( )泣 收敛( ) 痴( )想 绽( )开 忍俊不禁( )
2、按要求填空。(5分)
①、 ,志在千里 , ,壮心不已。
②、《过故人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③、《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 。
3、修改下列病句。(4分)
①、通过爸爸的鼓励,使我最终走下了悬崖。
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4 、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2分)
示例:妈妈 妈妈
我深信你还活着 我深信你还活着
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
击碎钢筋水泥
击不碎你坚强的心
5、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衢州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
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 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
6、综合实践活动。(10分)
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 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1)【活动一:开展调查】“限塑令”生 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4分)
时间 塑料袋使用量(只) 无纺布袋销售量(只)
5月25日(星期日) 10852 0
6月1日(星期日) 905 500
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口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4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我能理解你的难处,但是如果大家仅仅因为一已之利
(3)【活动三:广告宣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2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5分)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7、找出描写“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6分)
小心翼翼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成就感
8、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后,为什么我“先是啜泣了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2分)
我因为对下山过程还是心有余悸,所以会啜泣;但是我还是克服了恐惧,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走下了山,完成了我之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有成就感。
9、“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3分)
不能。因为当时“我”不确定那里是否有岩石,也不能肯定岩石是否坚固,只是先试探性的去踩那岩石。
对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我赞成父亲的教育方法,他能让我先克服一点小小的困难,从而增强勇气重拾信心,为我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做好了准备
(二)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18分)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
汶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这一刻,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一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l 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l80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
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
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动以分秒计算,援助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倒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700多官兵冒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进……
这一刻,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目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威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
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
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曾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选自2008午5月14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1、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6分)
①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
②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l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
12、文末画线句说:“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3分)
13、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6分)
①选材:
②结构:
14、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3分)
这一刻,
三、文言文阅读。(34分)
(一)诗词赏读(4分)
阅读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回答问题。
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短短一首小诗内涵丰富,既有现实中的情景,也有想象中的情景,诗中表示对未来情景的想象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读诗词,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画面是一种重要方法。在本诗中,现实情景我们可用“巴山夜雨图”来概括,未来想象情景我们可以用( 共剪西窗烛 )图来概括。请在下面四项中选择出你觉得最贴切的一项。
A.共话当年图 B.剪烛西窗图 C.分别重逢图 D.夜雨话旧图
(二) 童趣(1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相应的原句 (2分)
18、综合全文来看,物外之趣是指 。(2分)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6分)
①明察秋毫:(一丝一毫都能分辨清楚 )
②作青云白鹤观:( 构成了白鹤舞于青云的景观 )
③怡然自得:( 形容舒适愉快的样子 )
④方出神:( 正入神 )
⑤项为之强 ( 颈脖子僵硬了 )
⑥徐喷以烟( 慢慢地朝着它喷烟 )
2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1、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谈谈“我”能得到这种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古人说,“清灯有味忆儿时”,你的童年一定也和沈复一样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童年趣事。请简述一件你认为最有趣味的童年趣事与我们分享,30字左右。(4分)
(三)课外文言文(12分)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 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口味败坏),反为其患(害)。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不仅)无益,反害之。
23、解释加点字。错误!链接无效。
(1)食:食之,甚美( ) 母已具食( )
(2)益:乃益盐( ) 过则非惟无益( )
(3)薄暮至家 ( ) 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
愚人食盐不已 ( ) 天下之事皆然( )
24、译句。错误!链接无效。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2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请用原文语句表达):错误!链接无效。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JSEZ参考答案
3、①、删掉“通过”或是“使”②、将“将来”放在“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前面。
4、(2分)答案示例,摧毁房屋桥梁,摧不毁你顽强的意志。
5、(2分)答案示例: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保尔勇敢坚强,虽然历经战场上的搏杀、生活中的 苦难、伤病的折磨,但他从不屈服。愿你像保尔一样选择坚强,战胜困难。
6、(1)①“限塑令”执行后,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无纺布袋销售量上升。
②“限塑令”得到了有效执行。
(2)本题4分。称呼l分,劝说内容2分,语言连贯、得体1分。“劝说内容”要点:①菜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②带头执行“限塑令”,为保护环境尽责任,大家会理解、支持的;③执行“限塑令”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④还可以有偿提供竹蓝子、无纺布袋等,增加收入。(答到以上任意两点即给2分,其他合理的劝说内容也可。)
(3)例:(1)小小塑料袋,室息了整个地球!(2)地球:别把我装进这白色的牢房!
7、小心翼翼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产生成就感 作用:这个词具体而详尽地表现了我由害怕困难到增强信心到战胜困难的全过程,描写具体细致。
8、先“啜泣一会儿”是写作者被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对自己敢下悬崖,感到有点儿害怕,又感到十分高兴。最后,为自己产生巨大的成就而感动。
9、“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适。
10、略
11.①表现温家宝总理争分夺秒,迅速赶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与人民并肩而立的崇高精神。 ②一个“但”字,语意转折,把成都市民虽遭余震威胁却不顾个人安危,心系灾民、献血救人的优秀品质展现在读者面前。
12.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或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3分。答出并肩而立得2分,其余l分)
13.选材:选取地震发生后的多个典型材料和生动细节,反映从中央到地方,军队到百姓,官员到群众,万众一心、并肩而立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 结构:文章连用6个排比段,反复强调“这一刻”有无数国人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从而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14.例如:校园中,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为灾区群众献上一份爱心。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B 17果如鹤唳 云端
18.超出事物本身的情趣。
19.①鸟类秋天生出的细微羽毛,比喻微小的事物。②景观。③安适、愉快的样子。④正在,刚刚。⑤通“僵”,僵硬 ⑥用
20.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21.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
23、(1) 吃 饭菜 (2)增加 好处(3)迫近 都 停止 这样
24、味道鲜美的原因,是因为有盐的缘故。
25、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15.150.40.17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
《小石潭记》目标达成训练
』  下一个『
初二语文语法知识练习 ——词性、短语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