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练习(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练习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叱咄(duō)缥碧(piǎo)弗之怠(dài)B.烨然(huá)泠泠(léng)轩邈(miǎo)C.皲裂(jūn)箪瓢(dān)辄尽(zhé)D.婵娟(chán)黔娄(qián)汲汲(jí)二、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试题预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练习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叱咄(duō) 缥碧(piǎo) 弗之怠(dài)
 B.烨然(huá) 泠泠(léng) 轩邈(miǎo) 
C.皲裂(jūn) 箪瓢(dān) 辄尽(zhé)
 D.婵娟(chán) 黔娄(qián) 汲汲(jí) 
二、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衔觥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C.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三、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至舍(学舍,书馆)    容臭(气味,臭味)      
B.铁未销(销蚀)       把酒(端起)
C.期在必醉(期望)     甚箭(快) 
D.戾天(至,到)        何许人(处所)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绝: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     ) 
2.好:好鸟相鸣(     )         好读书(     ) 
3.至:礼愈至(     )           至舍(      ) 
4.而:既醉而退(      )        足肤皲裂而不知(        )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 
1.窥谷忘反: _______  ___                                          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  ___                             ________ 
3.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  ___                             _________ 
4.其真无马邪: ___________  ___                             _____  __
六、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七、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八、根据要求填空 
1.默写上下句.
(1)巴山楚水凄凉地,                        .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3)            ,          .伤以秦汉经行处,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 
 4.《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5.《过零丁洋》的千古名句是                 ,                 .
6、《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含有典故的诗句是                       ,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用“                       ,                        ”给我们做了诠释;南宋年间,爱国诗人文天祥面对国难当头,在《过零丁洋》诗中用“                       ,                        ”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10、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写无尽的离愁。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则用“              ,              。” 来描写交织纠缠的无尽的家仇国恨。
11、还记得李白《行路难》结尾处那鼓舞人心的两居诗吗?请写出来,鼓励一下自己:                       ,                     。
九、阅读  
(一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
.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其真无马邪? 

 2.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3.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原因的是哪句话?

 4.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6.第二段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

7.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                        
8. 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 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以千里马喻指                                         ,以伯乐喻指                                             ,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 是                                                                 . 
9、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            
  (3)媵人持汤沃灌                  (4)腰白玉之环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6)左佩刀,右备容臭              
2.翻译句子。(12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                  ②                  ③                    
5.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4分)
 

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


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                                                                           
                                                                               

10.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
1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   )(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4 分) 
(1)每有会意(         )    (2)性嗜酒(           )
(3)期在必醉(         )    (4)既醉而退(          )
(5)造饮辄尽(          )     (6)不汲汲于富贵 (               ) 
(7)晏如也(            )     (8)每有会意 (                   )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 在心上 
3、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5、全文表现了先生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2分)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4分)




9、请概括选文第二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分)


(四)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
四字短语是:                        。(2分)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
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7题。(2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6.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__、山之__、山之__,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5分)
7.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4分)

附:
(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
作品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B(烨字的读音为yè,泠泠的读音为líng.)  
二、A(B 中觥应为觞,C 中暮应为慕,D屦应为屣.) 
三、A(臭的意思与今义不同,应为香气.) 
四、1. 独一无二的 停    2. 美丽的, 形容词 喜爱, 动词
    3. 周到 到 了       4.顺接连词,不译 转折连词,可译为却,可是等 
五、1.“反”通“返”, fǎn        2. “被”通“披”, pī 
3. “食”通“饲”, “材”通“才”, sí; cái    4. “邪” 通”耶”,yé 
六、B(应译为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烈日和风雨.) 
七、C(《与朱元思书》的出处是《艺文类聚》.) 
八、1.(1)二十三年弃置身  (2)山河破碎风飘絮   (3)望西都 意踌躇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3.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4.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剪不断,理还乱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九、(一)1. (1)况且想和普通马一样都达不到, 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2)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3)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5)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食不饱,力不足.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其真不知马也. 
8.食马者   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被摧残,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   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致使众多有识之士埋没于世.
9、其真不知马也。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二)1.(1)得到 (2)跑 (3)热水 (4)腰佩(5)等待(6)气味  香气
  2.(1)成年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2)住在客舍里,主人每天只给我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3)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所以)不知道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4)(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5)(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尝、趋各0.5分,句意2分)(6)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其、略无各0.5分,句意2分)
  3.余幼时即嗜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①刻苦学习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求教(3分)
5、围绕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学习宋濂勤学精神,不在生活上攀比,以学为乐,争取学有所成谈即可。
6、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7、(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
8、(2分) 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   
9、(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10、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敢于发问 (4)学习要有主动性 (5)学习要勤奋刻苦 (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11、C

(三)1、(1)体会、领会   (2)爱好、特别喜欢   (3)期望、希望   (4)已经     (5)往、到   (6)心情急切的样子  (7)安然自若的样子  (8)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2、B    3、读书、饮酒、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5、坚守节操,安贫乐道   6、B
7、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8、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9、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四) 1.B  评分标准:3分。
2.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或: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评分标准:2分。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分。
4.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评分标准:2。每点1分。意对即可。
(五) 1.B   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6.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急  高  险(峻;峭;陡)    (每空1分,共5分。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也可得分)   
7.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202.101.96.5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13河南商丘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下一个『2009年攀枝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