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离骚》学案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必修二《离骚》学案
(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必修2编号05使用时间2012.12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离骚》学案编制人:刘洪涛【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楚辞及诗歌背景;2、理解、诵读并默写这首诗。【知人论世】1、屈原及其作品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
试题预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必修2 编号05 使用时间2012.12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离骚》学案
编制人:刘洪涛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楚辞及诗歌背景;
2、理解、诵读并默写这首诗。
【知人论世】
1、屈原及其作品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他坚持节操,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2、文体特点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特点是,以楚地民歌为基础,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第一课时
一、结合注释理解诗歌,书面翻译这首诗,翻译时尽量体现诗歌的特点,如押韵、音节和谐等。
默写原诗第一段:
韵译:
默写原诗第二段:
韵译:
第二课时
一、基础积累
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B.谣诼谓余以善淫 C.偭规矩而改错 D.何方圜之能周兮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 B.固时俗之工巧兮 固:稳固
C.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保持 D.苟余情其信芳 信:确实
3.按要求默写句子。
(1)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继而指斥那班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为了顺应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拓展阅读
在千古奇文《离骚》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屈原巨大的人格魅力,后世的诗人对他又怀有怎样的情感呢?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4.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楚 城
陆 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6.诗中开篇用了一“荒”一“悲”两个字,诗人在此用了什么手法?它们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题为“楚城”而诗中却突出地写了“屈原祠”,其用意是什么?尾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以前面画线句为参考,在横线上填写句子,形成排比句
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屈原宁愿投江,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这些受到人们敬仰的人物哪一个没有铮铮傲骨?哪一个曾向权贵低头弯腰?他们是巍峨的昆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他们是凛然的尊严;___________ __ ___;他们是天地之间堂堂正正的人!
9.假如今天就是2012年12月22日清晨,太阳升起,世界平安无事,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传言被证明是无稽之谈。假如你是《齐鲁晚报》的记者,针对此事写一则新闻,明天见报,请你为新闻你一个标题。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新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骚》学案参考答案
1.选B(A项,“章”通“彰”;C项,“错”通“措”,措施;D项,“圜”通“圆”。)
2.选B(固:本来。)
3、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4、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惆怅”意思是伤感、愁闷、失意。联系全词,词人惆怅的原因,既有对世人忙于喜庆而不理解端午的内涵的慨叹,又有对屈原的怀念。“无人解”,在这里是没有人理解。我们要分析的是词人的什么情感、情怀世人不理解。看到忙碌的世人在端午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并没有关注或不知道关注屈原而感到特别伤心,而这种伤感又无人理解,落寞之情涌上心头,同时也反映了世人对屈原的不理解。)
5、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6. 一“荒”一“悲”,用拟人与侧面烘托的手法,奠定了全诗悲凉苍老的感情基调。
(“楚城”本是楚国的发祥地,如今却变成“荒城”,不能不让人为之而“悲”,但诗人不说人“悲”,而说“猿鸟悲”,将凭吊者的感慨抒发得含蓄蕴藉。)
7. 突出“屈原祠”意在说明“楚城”荒芜的原因。尾句用旧时的滩声来反衬人间万事的“非旧”,触景生情,思古讽今,抒发了悲愤慨叹之情。
8.示例:李白宁愿辞官,也不去“摧眉折腰事权贵” 陶渊明宁肯归隐,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他们是屹立的泰山 他们是不屈的信念
9、参考示例:太阳照常升起,传言不攻自破 (218.59.146.3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
必修二《诗经两首》学案
』  下一个『
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