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诗经两首》学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必修二《诗经两首》学案(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必修2编号04使用时间2012.12班级姓名批改评价《诗经两首》学案编制人:霍彤彤审核人:曹晓燕【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2、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预习
试题预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必修2        编号04         使用时间 2012.12
班级                姓名                批改评价            

《诗经两首》学案
编制人:霍彤彤        审核人:曹晓燕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预习课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作品。《诗经》原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诗经》中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同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即铺陈叙事,“比”即托物言情,“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氓》是春秋时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李报桃,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
一、辨正字音
氓之蚩蚩(        )乘彼垝垣(        ) 匪我愆期(       )夙兴夜寐 (        )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 咥其笑矣(       )淇水汤汤(       )
隰则有泮(       )将子无怒(       )无与士耽(      )渐车帷裳(       )
载笑载言(       )靡有朝矣(        )自我徂尔(       )   猃狁(       ) 
雨雪霏霏(        ) 四牡騤騤(        )小人所腓(        )     不遑(       )
孔疚    (        )    靡盬(        )    象弭(        )      归聘(        )    
二、通假字辨析
①匪来贸丝           “      ”通“      ”,意为:                  。
②于嗟鸠兮         “      ”通“      ”,意为:                  。
③犹可说也         “      ”通“      ”,意为:                  。
④隰则有泮         “      ”通“      ”,意为:                  。
⑤岁亦莫止         “      ”通“      ”,意为:                  。
⑥彼尔维何         “      ”通“      ”,意为:                  。
⑦猃狁孔棘         “      ”通“      ”,意为:                  。
三、古今异义
①至于顿丘        “        ”,古义:               。今义:               。
②泣涕涟涟       “        ”,古义:               。今义:               。
③三岁食贫       “        ”,古义:               。今义:               。
④总角之宴       “        ”,古义:               。今义:               。
⑤君子之车        “        ”,古义:               。今义:               。
⑥小人所腓        “        ”,古义:               。今义:               。
四、词类活用辨析
1、三岁食贫       “       ”,       活用为       ,意为:            。
2、士贰其行       “       ”,       活用为       ,意为:            。
3、夙兴夜寐       “       ”,       活用为       ,意为:            。
4、二三其德       “       ”,       活用为       ,意为:            。
5、岂不日戒       “       ”,       活用为       ,意为:            。
6、雨雪霏霏       “       ”,       活用为       ,意为:            。
五、一词多义辨析
      秋以为期                                                  
      以望复关                                                  
以    以尔车来                                                  
    以其无礼于晋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载笑载言                                                  
言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                                                  
    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                                       
    今者有小人之言                                             
      言既遂矣                                                   
遂    无往而不遂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靡室劳矣                                                   
      所向披靡                                                   
靡     徒靡弹药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将子无怒                                                   
      出郭相扶将                                                 
将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将功赎罪                                                       
      薇亦作止                                                   
    时浓雾半作半止                                             
作    一鼓作气                                                   
      作《师说》以贻之                                           
      昼夜勤作息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载     怨声载道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朕在位七十载                                                   
六、文言句式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句式:       ,
译为: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句式:       ,
译为:                                                          
3、不遑启用,玁狁之故。     句式:       ,
译为:                                                          
4、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句式:       ,
译为:                                                          
5、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句式:       ,
译为:                                                          
6、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句式:       ,
译为:                                                          
七、名句积累
1、匪来贸丝,                 。
2、桑之未落,                 。
3、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
4、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
5、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忧心烈烈,                 。                 ,靡使归聘。
7、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第二课时
【课堂探究】
1、 阅读《氓》四至六章,从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氓》的最后一章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




3、《采薇》前三章,开头都用“采薇采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二句分别为“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这三句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4、清人方润评《采薇》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请谈谈你的理解。



【基础积累】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淇(qí)      桑葚(shèn)     于嗟(xū)          淇水汤汤(tānɡ)
B.愆期(yǎn)     婀娜(ē nuó)    渐车帷裳(jiān)    咥其笑矣(zhì)
C.皎洁(jiǎo)    咎言(jiù)      溘死(kè)          氓之蚩蚩(ménɡ)
D.有泮(pàn)     骙骙(kuí)      踯躅(chú)         将子无怒(qiāng)
6、选出下列加点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氓之蚩蚩     乘彼垝垣     匪我愆期     尔卜尔噬
B.于嗟鸩兮      其黄而陨       泣涕涟涟      淇水汤汤
C.士也罔极      及尔谐老      载笑载言      夙兴夜寐
D.体无咎言      无食桑葚      以我贿迁      总角之宴
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秋以为期       以望复关
B、二三其德      不思其反
C、至于顿丘       至于暴矣
D、今我来思       不思其反
8、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10、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1、对《氓》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活画出一个热忱、多情、温柔可亲、为爱情所陶醉的少女形象。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典型的比兴手法,诗人用自然现象来比照女主人公婚后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C.“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把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哀怨、痛苦、失落、无奈和消沉表现得淋漓尽致。
D.朗读诗歌应注意节奏,应读出情调。该诗是四言体,二二节拍,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12、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渴载饥”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商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练习。
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①,维鸠居之②。之子于归,百两御之③。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④。之子于归,百两将之⑤。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⑥。之子于归,百两成之⑦。
【注】 ①维,语助词,无实义;鹊,喜鹊。②鸠,斑鸠;居,侵占。③两,同“辆”;御,迎接。④方,占有。⑤将,陪送,护卫。⑥盈,满。⑦成,完成,这里指结婚礼成。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④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华,同“花”。③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 女子的归宿,故称“归”。④宜,和顺、亲善。⑤ ,肥大。有 即  。⑥蓁,叶子茂盛。
14.对诗中有关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之子于归”指姑娘新婚出嫁,找到了归宿。
B.“百两御之”指迎亲的车队数量之多,可见其富有。
C.“宜其室家”祝愿新郎新娘有美好的生活。
D.“宜其家人”是指新娘应该能适应新的家庭生活。
15.对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鹊巢》是一首凄苦悲怨的弃妇诗。
B.《桃夭》是一首欢乐祥和的颂婚诗。
C.两首诗在结构上都是重章复唱,各章节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D.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兼起兴的手法,显得生动而有情趣。
16.按要求指出两诗中的比喻含义。
“鹊”喻指____________  ,“鸠”喻指____________  ;“桃华”喻指____________  ,“桃实”喻指____________  ,“桃叶”喻指____________  。
17.由于两诗的流传影响,后来衍化出了两个使用很广的成语,请写出这两个成语并解释其常用义。
(1)                                                                
(2)                                                                
【拓展阅读】
横穿《诗经》的河流
洪烛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失传的影子,和保留了自由的灵魂?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英国诗人库泊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籍典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 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伴随坠落的星辰,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或许,这是本该继承的宿命?《诗经》里的雷鸣电闪,使一个失去记忆力的人,蓦然想起如此众多的人类的往事。这是一座不上锁的往事的仓库。
    风雅颂,赋比兴。《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模糊了你的玻璃镜片。《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里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可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我们无法忘记它。
    蒹葭是因为一位美丽的守望者而出名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时代的爱情,以蒹葭作为标本。我们今天的芦苇,前世都曾经是蒹葭——平民化的身份,也无法篡改其贵族的血统。哦,古老的植物,古老的爱情。正如若干年以后,汉乐府的时代,民歌里的爱情,是以陌上桑命名的(因为一位叫罗敷的采桑女子)。
    《诗经》还帮助我们认识了更多古朴的植物,譬如荇菜、卷耳、苤莒、蘩、薇、栩、堇葵……我们通过这些生僻的名字,徒劳地追忆某种遥远的生活和已逝的风景。月光如水的夜晚,窗外洋溢着往事混杂的莫名的芳香,我们仿佛洞察到那些静若处子、纤尘不染的植物,重重封锁住道路、篱笆、井台和远方的家园——像一幅饱经沧桑的褪色的插图。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先民们的起居安息,也隐约散发出温柔的植物的气息。
    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我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这条民间的河流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
《诗经》两首  答案
第一课时
一、辨正字音。
 méng  chī guǐ  yuán  qiān  sù  shì  jiù  xì  shāng  xí  pàn  qiāng dān  jiān  cháng  zǎi  mí  cú  xiǎn  yǔn  fēi  kuí  féi  huáng  jiù  mí gǔ  mǐ  pìn 
二、通假字辨析。
①“匪”通“非”,不是。
②“于”通“吁”,感叹。
③“说”通“脱”,脱身。
④“泮”通“畔”,边岸。
⑤“莫”通“暮”,傍晚。
⑥“尔”通“ ”,花开的样子。
⑦“棘”通“急”紧急。
三、古今异义。
①“至于”,古义为到达什么处所,今义为达到某种程度。
②“涕”,古义为眼泪,今义为鼻涕。
③“三岁”,古义为多年,今义为年龄。
④“宴”,古义为快乐,今义为宴会。
⑤“君子”,古义为将帅,今义为人格高尚的人。
⑥“小人”,古义为士兵,今义为人格卑鄙的人。
四、词类活用辨析。
1、“贫”,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贫苦的生活。
2、“贰”,数词活用为动词,不专一。
3、“夙”“夜”,名词作状语,在白天、在晚上。
4、“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三心二意,不专一。
5、“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6、“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雪。
五、一词多义辨析。
以(①介词,把。②连词,来。③介词,用。④介词,因为。⑤副词,通“已”,已经。)言(①助词,词尾。②名词,话。③助词,无义。④动词,谈论。⑤名词,话。)遂(①形容词,顺心满足。②动词,到达。③副词,最终。④副词,终于。)莫(①通“暮”,年末。②副词,不。③代词,没有谁。)靡(①副词,没有。②动词,倒下。③动词,浪费。④动词,失败。⑤动词,退却。)将(①助动词,希望。②动词,扶,持。③名词,将领。④动词,率领。⑤介词,拿、用。)作(①动词,生发。②动词,兴起。③动词,振作。④动词,写。⑤动词,劳作。)载(①动词词头,无义。②动词,乘坐。③动词,充满。④动词,承载。⑤名词,年。)
六、文言句式辨析。
1、宾语前置句。2-6、判断句。
第二课时
1、诗歌第五章写到“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而最后一章则写道“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由此可分析出女主人公的态度从忍辱负重转变为刚强决绝。
2、诗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衬,说明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对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歌的思想意义,都起了对比烘托的作用,
3、作用有:首先是用“采薇采薇”起兴,引出诗歌后面的叙述内容,写主人公因 猃狁入侵,服役从征,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其次是诗歌前三章用“采薇采薇”开头,章句的重叠使诗歌在韵律上和修辞上收到了美的效果。 
    这三句是用物候的变化,写节令的推移,同时也写出战争延续的时间之久。
4、此诗末章运用对比手法,“今”与“昔”、“往”与“来”、“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情景交融。“莫知我哀”则表明此悲无人慰、此痛无人解的痛苦心情,情感达到高潮。
5、C.  A项“淇水汤汤”的“汤”应读“shānɡ”;B项“愆期”的“愆”应读“qiān”,“咥其笑矣”的“咥”应读“xì”;D项“踯躅”的“躅”应读“zhú”。
6、D.  (A.噬—筮,B.鸩—鸠,C.谐—偕。)
7、B.  A项①把②来。B项①②都代“他”。C项到达②就。D、①语气词,无实义 ②动词,想
8、C.    A项“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B项“雨”名词活用为动词;D项“日”名词作状语。 
9、A. “孔”意为“很”。 
10、B.   A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C项古义:眼泪;今义:鼻涕。D项今义:名词,雨和雪。古义:下雪,“雨”为动词。
11、C.(“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表现了女主人的坚强决绝。)
12、B. “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雨,动词,下(雪)。 
13、D.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14、D.(指夫妻亲爱幸福。)
15、C.(各章节的内容不相同。)
16、“鹊”喻指遭抛弃的前妻,“鸠”喻指续娶的新娘;“桃华”喻指漂亮而兴奋的新娘,“桃实”喻指子嗣兴旺,“桃叶”喻指合家和睦完美。
17、 鸠占鹊巢:不劳而获,强占别人成果;逃之夭夭:开溜逃跑。 (218.59.146.3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必修二《诗三首》学案』  下一个『必修二《离骚》学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