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结业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靖边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结业考试题(高一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靖边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结业考试题命题人:徐峰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敕造(chì)档案(dàng)戏谑(nuè)盥洗(guàn)孝悌(dì)B.朱拓(tà)两靥(yè)呕哑(yā)执拗(niù)纨绔(kù)C.咨嗟(jiē)歆享(xīn)忖度(dù)租赁(lì
试题预览
靖边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结业考试题
            命题人:徐峰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敕造(chì)   档案(dàng)  戏谑(nuè)  盥洗(guàn)   孝悌(dì)
B.朱拓(tà)    两靥(yè)    呕哑 (yā )     执拗(niù)     纨绔(kù)
C.咨嗟(jiē)    歆享(xīn)   忖度(dù)   租赁(lìng)    氓隶(méng)
D.商贾(jiǎ)   喧豗(huī)   幽咽(yàn)  石栈(jiàn)    褒义词(b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3分) 
A.雕梁画栋 鄙薄 度长挈大 歆享      白璧无暇
B.波涛汹涌 吞噬 一曝十寒 寂寥      弃甲曳兵
C.强弩之末     摇曳 揭杆而起 漫游      振济灾民  
D.沧海桑田 蹂躏 沽名钓誉 缭草      蜂涌而来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B.当又一项大奖在鼓乐声中即将揭晓时,整个会场敛声屏气,当“丁祖诒”这三个字从场上
颁奖嘉宾口里倾吐而出,会场又是一阵掌声。
C.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五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 “影响房价的主要两个因素:一是土地的供应,二是货币政策。无论房产税开征或是不开征,和前面两个主要因素相比,它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不少市民都趁着放假,和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B.如今“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还活跃在各媒体上。
C.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孔乙己》《故乡》《祝福》是《呐喊》中的三篇。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起八代之衰”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选自《师旷论学》)
    注:炳烛,点燃蜡烛;    昧,指在黑暗中。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因为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8、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师旷所讲的“学”,强调一生都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师旷认为,老年学习的效果比青少年好。
D.选文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8题。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名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忄且 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五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始皇帝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 ②顿舍:停驻,休息。 ③怚(cū) 中:粗心。 ④超距:跳远。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及:趁着。 
B.自至频阳谢王翦曰                        谢:感谢
 C.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               委:托付。
 D.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略:攻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为将才干的一组是(     )(3分)
 ①王翦谢病不能将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分)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分)

(3)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9分)
14. 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登高》一诗的颔联:             ,               。
(2)《蜀道难》中有用动物反衬蜀道高陡难攀的句子,请任写出其中一句:           
(3)白居易听了琵琶女自诉身世后,深有同病相怜之感,请写出表达这种感受的名句:
                      ,                        。
(4)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根本上原因是:                       。
(5)是故无贵无贱,             ,             ,师之所存也。
(6)故木受绳则直,                       ,                         ,             。(《劝学》)
(7)                      ,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8)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9)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9题。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 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如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 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1)“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4分)
答:                                                                                         
                                                                                         
(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3)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4分)
答: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四.语言表达与应用(14分)
16、根据上下文,补写划线处的内容。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6分)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从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六国?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17、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通   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年6月7日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18. 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3分)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
5月18日
         改为                        改为                        改为         
五、作文(60分)
19. 韩愈一举未成名,再举方得中。头一次,主考官是陆贽,试题是《不迁怒,不贰过论》。韩愈精心构思,自信考得不错,岂料陆贽看不中,韩愈于是落第。过了两年,韩愈再次应试,主考官还是陆贽,试题也跟上次一样,韩愈不假思索,按照上次做的重抄一次交卷,陆贽仔细看了,才发现文章的妙处,才发现了韩愈,并且取他第一名。
请就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为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附加题: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节选自《师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而师之         以……为师
B.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
C.愚益愚         愚蠢的人
D.小学而大遗 抛弃
2.下列句子中,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一致的一句是 (    )
A.吾师道也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指出古代的学者都要从师学习,这就强调了老师的重要性。
B.作者认为人无论贵贱、老少,只要有知识就有资格当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作者认为很多人小的时候跟从老师学习,反而长大后却耻于从师,是极不明智的。
D.作者论证的语言很有特色,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字精练,说理透彻,对比鲜明。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
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
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
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表明始皇继承前几代的基础,然后文段采用了排比句式极言始皇之强,形象地表达了始皇威震四海的局面。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说明始皇对内实行愚民政策,“收天下之兵……金人十二”写其弱民政策,为文末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了伏笔。
C.选段中把秦朝兴盛期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相对照,极力形容始皇一朝的强盛,行文如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
D.“天下已定”总结上文,“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自以为”讽刺始皇的妄想,表明在贾谊看来“愚民”、“弱民”和镇压政策非败不可。 
靖边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三模拟题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A      6、A       
7、A       8、C      9、B      10、D      11、D      (1-11题每小题3分)
12、(1)(2)答案略各3分。
(3)楚国人听说王翦带兵前来,就把全国的军队都派来迎战,王翦坚守阵地,不与楚国的军队作战。(4分)
13.(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对比亦可)(4分)(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4分)
14. 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答案略)
15.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①为师父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②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发展。
(两个要点各2分)
(2)①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刀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术真谛。②担心。因为徒儿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两个要点各2分)
(3)①含义:伞,凝结了师徒之情,又终结了师徒之义;一把普通的伞,在师傅手中,能轻易化作一把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父所说的“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结尾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高下已分。②作用:以伞为线索,以小见大,深化主题。(含义3分,作用1分)
(4)示例:①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学成,便要过 河拆桥,算计师父,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不学做人,日后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②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父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德行,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③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有深刻人生哲理。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④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 (113.134.202.10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上一个『醴陵市渌江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下一个『高中语文必修一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