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四)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四)(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学生用书P53]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的节选部分,完成1~2题。燕歌行(节选)高 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
试题预览
[学生用书 P53]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的节选部分,完成1~2题。
燕歌行(节选)
高 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下列对前八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指明了战争的方向和性质,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B.“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描绘了唐军出征前威风凛凛、声势浩大的阵容,预示了战争的重大。
C.前四句描写战争在东北边境爆发后,天子派遣将领率军抗敌,并为出征将士壮行的场面。
D.后面四句描写出征军队赴边进军的情形及战前边境的危急形势。
解析:选B。B项,描写的应是唐军出征前皇帝的重视和将士的志向。
2.下列对后八句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派肃杀的气氛,交代了战争地形的特点。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通过严酷的事实的对比,反映了唐军中将军与战士的矛盾,暗示了唐军必败的原因。
C.“孤城落日斗兵稀”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衰败景象,烘托出残军败卒心境的凄凉。
D.“身当恩遇常轻敌”是说唐军主将蒙受皇帝的恩宠而委以重任,在这危急时刻,理应沉着冷静,藐视敌人以缓解严峻形势。
解析:选D。D项,“身当恩遇常轻敌”是说军队之将蒙受皇帝的恩宠而委以重任,轻敌冒进,视士兵生命为儿戏。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3.这首词的三、四句写主人公的梳洗过程,你以为“懒”“迟”两字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懒”“迟”两字写出了女主人公起床时懒散迟缓的精神状态,传神地表达出女主人公空虚(怅惘)、百无聊赖却又满腹愁怨的心情。
4.简要分析最后一句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后一句词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鹧鸪的成双成对来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
二、语言运用
5.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有一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请你想象“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镜头,扩展成一段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细雨霏霏的的早晨,江南水乡的小巷中,几个手提花篮的小女孩沿着青石板路叫卖着,那杏花瓣上几颗晶莹的水珠显得特别耀眼。
6.给下面一段文字补充一个结论性的句子。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借助字典辞典,但不能依赖字典辞典。例如“白日”,辞典注曰“太阳”。但熟悉古典诗歌的人都会感到这个词以“白”形容“日”,似乎强调了“日”的亮度。左思说“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鲍照说“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白日”是“太阳”,但是经过诗人反复使用后,它已带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开头说“白日依山尽”,虽然写的是夕阳,但因用了“白日”这两字,仍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含义要比字典辞典中的含义丰富得多。(或“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味道、独特的意韵是字典辞典难以解释出来的”。)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絷马(zhí)  旌旗(jīnɡ)  阴霾(lí)  玉枹(fú)
B.左骖(cān)  逶迤(wēi yí)  犀甲(xī)  薜荔(lì)
C.玉箸(zhù)  銮舆(yú)  乱飐(zhān)  拽埧扶锄(jù)
D.瀚海(hàn)  小觑(qū)  旌旆(pèì)  绣罗襦(rú)
解析:选B。A项中“阴霾”的“霾”应读mái;C项中“乱飐”的“飐”应读zhǎn;D项中“小觑”的“觑”应读q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犀甲 左骖 魂魄 旌旆
B.渤海 逶迤 草腓 萧条
C.绝域 玉箸 薜荔 画眉
D.遮鸪 罗襦 田契 施礼
解析:选D。D项中“遮鸪”应为“鹧鸪”。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刃伤:被刀剑砍伤
B.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C.但有的差使无推故
无推故:没有推辞的缘故
D.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私准除:暗地里扣除
解析:选C。C项中的“无推故”指“不得借故推托”。
4.下列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战事惨烈啊神灵震怒,战士们壮烈牺牲啊尸首弃于原野。
B.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身已死亡啊英灵不泯,将士们魂魄威武不屈啊也是鬼中英雄。
C.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战士们本来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赏赐。
D.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我被贬谪到这落后的南越蛮荒之地,与友人音信不能相通。
解析:选D。D项,应为“五人一同被贬谪到南越”,不仅仅是“我”。
5.下列诗句不是以乐写哀的一项是(  )
A.寥落古行宫,宫女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B.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C.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D.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解析:选D。A、B、C三项均为以乐景写哀情;D项以哀情写哀情。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8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6.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荒”,指登楼所见的景象:荒僻的郊野辽远无边。
B.“飐”,风吹使颤动;“芙蓉水”,水中的芙蓉(荷花)。
C.“薜荔墙”,用薜荔的枝蔓作为院墙,言居地之荒芜。
D.“文身”,在身上刺花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
解析:选C。C项,对“薜荔墙”解释有误。“薜荔墙”,指城墙上覆盖着蔓生的薜荔,与前句“芙蓉水”对仗。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联,写登楼远望所引发的幻觉,暗喻仕途多坎坷,但诗人如风雨中的芙蓉和薛荔一样临变不惊。
B. 第三联,状写实景,岭上树荫蔽目,城下江流曲回,诗人借景抒发谪居荒蛮之地备感压抑的情怀。
C. 最后,诗人联想到几位好友的艰难处境,他们都遭贬谪,各滞一方,难通音信,诗人只得遥寄思念。
D.全诗以写登楼所见的景象为主体,但寓情于景,对友人的惦念,对现实的不满和批评,皆在景语之中。
解析:选A。A项,认为第二联写“幻觉”没有根据,而且对诗句比喻意义的理解也欠妥。实际上,第二联写的是实景,影射政治气氛恶劣,正直的官员如被风雨摧残的芙蓉和薜荔一样,遭到迫害。
8.本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写夏天暴雨的景象:狂风无情地摧残着水中的芙蓉,大雨斜打着爬满墙头的薜荔。抒发了诗人慨叹仕途风波险恶的忧惧烦乱与悲愤之情。
三、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
[隋]江 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 诗(其二)
[唐]王 维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注】 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9.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前者更侧重思归,归心似箭;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归之情的同时,又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用“云”向南飘动,“北雁”南飞象征思归。“几花开”表现出了急切之状、痴情之态。“篱下菊”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象征隐逸。
10.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1)都采用了借代(象征)手法,以故乡特有的风物借指(象征)故乡,引起对故乡的思念。(2)均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增强感染力。不同:(1)前篇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后者重在叙事,事中蕴情。(2)前者用“南云”“北雁”象征思归,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后者用叙家常的形式来表现眷恋,平淡质朴诗味浓郁。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寒闺怨①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①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2)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1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2)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四、语用创新
13.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请任选一个角度,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出身农村,一直在地铁通道卖唱,因天使般的声音而走红网络的“西单女孩”任月丽,出现在2011年春晚的舞台上。她的成功点燃了奋斗在底层的草根人群的梦想。然而她刚刚亮相春晚,就引来了中国歌坛实力派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的炮轰:“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学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但一个在西单地铁卖唱的女孩,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人上了春晚,这是一种走捷径的做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花独放不是春。艺术家可以登上春晚舞台,草根同样也可以登上春晚舞台。
14.某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位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和研究程序,开始认真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家长知悉,以高考不考为由,要孩子敷衍了事。如果你是这位学生,将如何劝说家长?(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爸爸,“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不能马虎!这阶段的努力使我收获不少,这种探究能力也是高考所需要的,希望您支持! (222.242.171.8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人教版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三)』  下一个『人教版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五)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