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表达能力专题训练 ( 二 ) 1 、选出没有歧义的一句() A. 你看见我那年才六岁,怎么认得出来。 B. 不久,他们又说又笑起来了。 C. 你放心,我一定说服妈妈和你一同去。 D. 这个观点,有人提出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2. 下列句子中表达正确的一句是() A. 这便是被人们尊称为民族魂的鲁迅墓。 B. 这便是被人们尊称他为民族魂的鲁迅墓。 C. 这便是被人们尊称为民族魂的鲁迅的墓。 D. 这便是被人们尊称为民族魂鲁迅的墓。 3. 选出引用或典故运用不当的一项() A. 有关人士认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人才流动趋向,一时还不可能扭转。 B. 企业界代表吁请工商行政部门注意,防止李鬼吃掉李逵。 C. 从前凌驾于企业之上当惯了婆婆的人,必须学会当红娘。 D. 老同志从岗位上退下来;一时有一门前冷落鞍马稀 的感觉是不足为怪的。 4 、下面的句子可作三种理解,请依据改动要求,改动 画线部分。 调查小组不仅查实了邵军 ( 两次收爱吕某陆某 1300 美元的事实 ) ,又发现了邵军新的犯罪问题。 改动要求:“ 1300 美元”几个字必须保留。 答:①(共受贿 1300 美元)_ ②(共受贿 2600 美元) ___ ③(共受贿 5200 美元) ____ 5. 下面的寻物启事,从内容上看,有若干缺漏和多余的话,试对其正文部分作修改。 寻物启事 本人于昨日下午 1 时 35 分赴红光影院看电影,在自行车货尖子上夹着一条围巾。在看完电影回家的途中,不慎丢失。该围巾的特点是棕色的、柔软的、长条的。有拾到者, 请与新安里五号楼三单元月号罗 xx 联系。本人必有重 失主敬启 xx 年 x 月 x 日 6. 下面两句话,其中有的词语使用不当,造成语义混乱, 请你找出并改正使用不当的词语。 ①张老师殉职多年了,他的父亲仍健在,享年 80 岁,精神还好。 ②创建这所学校的第一批教职工,如今都已年逾花甲, 其中第一任校长,已年近六旬。 答:①句:_ ②句:_ 7 、京华纺织厂,以市场为依托,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产利润由 1991 年的 200 万元增长到 1993 年的 600 万元,受到主管部门的好评。 对该厂的利润增长情况,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93 年比 1991 年增长了 200 %。 B.1993 年比 1991 年翻了三番。 C.1991 年至 1993 年,每年以 100 %的速度递增。 D.1993 年是 1991 年的三倍。 E.1991 年仅仅是 1993 年的三分之一。 F.1991 年比 1993 年低了三倍。 8 、有一修缮合同,其中有一条: l “甲方在订立合同后一周内,先付给乙方 50 %的修缮费,其余的一半在教学楼修缮工程验收完毕后 10 天内一次付清。” 该条款有两处表意含混不清,请在原文上用横线标出,并将修改的文字写在下面两条横线上。 答: (1)____(2)____ 9. 我们年轻的一代,正是在这场难解难分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人生观的交战中前进。他们_, _____ , __ _,_自己的路……在上面空格中填上①探索着、②判断着、③思考着、④寻找着,它们的顺序应该是() A. ④①③②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④③② 10. “春风一阵阵地吹来”后面接下去最顺当的一项是 A. 树枝摇曳,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 月光和树影一齐晃动起来,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 C. 发出沙沙的响声 , 树枝摇曳着 , 月光和树影也一起晃动 . D. 树枝摇曳着 , 月光和树影一起晃动起来 . 11.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地方本来就偏,_,不一定能找到。 A. 并且他是第一次来 B. 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C. 由于是他第一次来 D. 再说又是他第一次来。 12. 排列下面句子中抽出来的①②③三个分句,选出排列最妥帖的一项。()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会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 __ , __ ,_。 ①广大读者也非常注意 ②科学界人士非常重视 ③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13. 下面句子中间的空缺处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 病床边、桌子上堆了不少书籍、信件和稿子,_,而仅仅是换了一个地方办公。 A. 使人怀疑他是不是病人 B. 简直使人怀疑他是病人 C. 简直使人觉得他不是在养病 D. 使人觉得他好像不是在生病 14 、“许多校友…………交谈”一句“交谈”前有五个限制性的或修饰性的状语,下列四项中排列要帖的一项是() ①同他②昨天③亲切地④都⑤在会议室里 A. ⑤②④①③ B ②④⑤①③ C. ①②④⑤③ D. ②⑤④③① l5. 根据语境,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的句子是() 有些同志做工作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凭主观想像,凭一时的热情,凭死的书本;他们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_。 A. 实际上起了多少作用,真是微乎其微 B. 实际上起了多少作用,真是不难想见的 C. 实际上所起的作用,那是无庸置疑的 D. 实际上所起的作用,这是很值得怀疑的 16. 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酒除了给人类以陶醉的快乐之外,曾给人以种种道德上身体上的影响,_。因为时代的进展与实际的需要,酵母为我们尽力的方面正多,可以说是我们的恩人呢。 A. 这一切是酵母造成的 B.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C. 可是酵母是无罪的 D. 所以酒是功过参半的 17. “门前是一条河。”后面接下去最顺当的一组句子是() A. 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门。 B. 山门里有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门。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C. 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穿堂对着山门。迎门供着弥勒佛。 D. 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18. 下文空白处插入哪一项最恰当() 撰稿人应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武器,遵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从而保证正确的方向,实现写作应用文的主旨。 A. 才能抓住事物的发展规律,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B. 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 洞察纷繁复杂的现象 , 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 C. 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 , 理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 抓住问题的本质 . D. 才能透讨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理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 19 、下到哪一句在表达上最为口语化() A. 全班同学一致推举他任新组成的文科班长。 B. 本厂所产的电热水器质量上乘,安全可靠 , 耗电量少。 C. 他费尽了心思,然而事与愿违,终于未能到达理想之境界 D. 只要大家对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 , 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 20 、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邀请某作家担任顾问的信,哪一种说法合适( ) A 我们荣幸地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请如约。 B. 你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 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望欣然赏光。 D. 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21 、根据下面语境作出的四种回答,最为得体的一句是 () 语境:你的一位朋友送你一张电影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 很对不起!今晚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明天吧! B. 太好啦,不过可惜我不会分身术,不能同您共享,谢谢啦! C. 谢谢您的美意!不过——这部电影我已看过了,您自己去吧! D. 听说电影还不错,只可惜我有些小事不能同您共享了,谢谢您! 22 、广播稿要求通俗,让人一听就明白。下面是登在报上的一则“业务通告”,如把它改成广播稿,最需要改动的两处是() 为满足用户的需要,我分局已购进大批量手提电话(大哥大)。凡今年已交费的 . 用户,均可前往陵园西路 1 号之 1 广州市电信局无线电器材营业处办理领机手续。 A.( 大哥大)凡 B( 大哥大)均 C. 均 1号之1 D. 凡 1号1 23 、有一人首次从上海乘火车去广州,给广州的亲人发了一封电报,要亲人于 25 日接车。据此,选出简明无误的电文() A.25 日乘 169 次去穗盼接 B. 乘 169 次 25 日抵穗盼接 C.25 日乘 169 次列车到穗盼接 D.25 日抵穗盼接 24 、找出下列句中跟“大家都说他有本事”意思相反的 一句() A. 没有人不说他有本事。 B. 他有本事是公认的。 C. 没有人不说他没本事。 D. 谁不说他有本事? 25 、选出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