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安徽卷)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试题预览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一、(安徽卷)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参考答案:
 
二、(北京卷)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三、(福建龙岩)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农 夫 耕 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 ②术:方法。  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行者解衣下田(       )     (2)气竭汗雨  (      )    
(3)谓农夫曰    (       )     (4)行者服而退(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甚矣,农之惰也!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10.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
参考答案:
8.(4分)(1)行者:过路的人 。            (2)竭:尽、完 。
(3)谓:告诉、对……说。         (4)退:走了、离开。
9.(4分)(1)译文:农夫太懒惰了。或:太懒惰了,农夫。(“甚”、“惰”各1分)(2分)
(2)译文:不是耕田难,是你的方法错误(不对)啊!(“乃”1分)(2分)
10.(2分)
示例一:做事情要讲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的)。(摘录原句“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只给1分)
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或: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示例三:实践胜于说教。
示例四:事非经历不知难。(言之有理即可)
四、(福建福田)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主人日再食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文中用“勤且艰”为概括自己的学习生涯。那么,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三个方面的困难?请根据文意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为什么能做到勤奋刻苦?请用文中的句子作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跑 已经 通“肢” 每天
6、(1)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7、无书之难 无师之难 求学之难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五、(福建泉州)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便舍船                  B.欲穷其林
太丘舍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问今是何世
忠之属也                  斯是陋室
8.翻译句子。(6分)
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9. 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六、(广东卷)
出师表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口口口口”;二是
  “口口口,口口口”。(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参考答案:
6  D
7  因为这件事,(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由是”
1分;“驱驰”1分;语意连贯1分)
 8   内外异法(1分)  亲小人,远贤臣(2分)
 9   B
七、(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参考答案:
17.(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每小题1分,共2分)
1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19.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共3分)
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 “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八、(黑龙江绥化)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牺牲:            (2)衡: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何以战?  译文: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12.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用原句回答)(3分)
13.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2分)
14.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0.(1)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1.(1)(您)凭借什么作战?
(2)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2.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评分说明:(3分)每空各1分。
13.【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
14.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敢于面对并勇于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
评分说明:(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九、(湖北咸宁)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2分)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虽乘奔御风(   )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
    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2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2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8、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24、(2分)①即使 ②代词,那 ③代词,这 ④都
25、(2分) D
26、(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
27、(2分) A
28、(4分)
十、(湖北襄阳)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
    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玢)
  (1)淡笑有鸿儒    (2)花之隐逸者也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
16.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参考答案:

 
 
十一、(辽宁本溪)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10-13题。(10分)
【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业①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②北苦寒,人多服毡罽③,业但挟纩④,露坐治军事,傍⑤不设火,侍者殆僵仆⑥,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注释】①业:即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②代: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③毡罽(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傍:同“旁”。⑥殆僵仆:几乎倒下。
10.请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2分)
A.太守自谓也   业谓曰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业怡然无寒色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故士卒乐为之用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众皆感泣不肯去
11.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
12.说说【甲】文中的“醉翁之意”有什么含义。(2分)
13.从【乙】文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以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2分)
参考答案:略
十二、(陕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7.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              (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        (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2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2分)
    2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分)
                                  
参考答案:
17.(1)√  (2)×  (3)√  (4)√
18.C
19.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20.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上一个『2011年福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下一个『初中语言运用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