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质量调研测试(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质量调研测试(语文).(高三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质量调研测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奢靡/风靡一时行草/行将就木干劲/疾风劲草仿佛/佛口蛇心B.团结/开花结果纤夫/纤毫毕见里弄/弄巧成拙煞尾/凶神恶煞C.调遣/风调雨顺暴露/出乖露丑着重/不着边际积攒/攒三聚五D.角色/群
试题预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质量调研测试(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奢靡 / 风靡一时  行草 / 行将就木   干劲 / 疾风劲草  仿佛 / 佛口蛇心
B.团结 / 开花结果  纤夫 / 纤毫毕见   里弄 / 弄巧成拙  煞尾 / 凶神恶煞
C.调遣 / 风调雨顺  暴露 / 出乖露丑   着重 / 不着边际  积攒 / 攒三聚五
D.角色 / 群雄角逐  度量 / 度德量力   横祸 / 横行霸道  伺候 / 伺机而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大陆八项惠台新政不仅是对目前台湾经济的“雪中送炭”,更把两岸投资关系由原来的台湾对大陆的单向格局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局面。
B. 2009年4月,西班牙、英国及美国最近就全球最大沉船宝藏的归属权不可开交地闹起来。西班牙认为沉船所在直布罗陀海峡为本国海域,宝藏应为本国所有。
C.那些日子,我经常会看见母亲把手置于腰际,暗暗地使劲揉,她每揉一下,我就好像芒刺在背。
D.作为中国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包某某,不但有国家省市领导人去看望,而且在医院治疗期间,媒体在医院进行整日采访报道,其盛况让这位患者简直有些踌躇满志。
3.下面是傅雷《给傅聪的信》中的一段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傅雷的观点。(不超过40个字)(4分)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
傅雷的观点是:                                                   
                                                                      
4.看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题目:                              (2分,不能以“无题”命名)
(2)寓意:                                                  (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姓怙势持官府             怙:依仗、凭借
B.阴结党欲为内应             阴:阴谋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       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对南方
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      )
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②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③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④皆泣不能仰视。 
⑤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⑥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① ③ ⑤      B.② ④ ⑥      C.④ ⑤ ⑥      D.① ② ③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  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3分)

(2)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3分)

(3)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1)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诗的结句“何处捣寒衣”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4)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苏轼《赤壁赋》)
(5)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6)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沼       泽        地
(日)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末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摘自《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
11.文中说“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其中蕴蓄着的“一股可怕的力量”指的是什么?(3分)

12.“记者”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13.小说以“沼泽地”为题有什么用意?(6分)

14.“我”两次评价《沼泽地》是杰作,两次“是杰作”的含意分别是什么?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认为能称得上“杰作”的艺术作品应具备怎样的特点。(8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天地悠悠陈子昂
陈子昂的政治热情是他从事诗歌革新的动力。
我们知道,刘勰、锺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了道路。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籍籍天骄子,
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他的那些感怀身世的诗,也写得很动人: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里,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的苦闷,借楚辞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意境,宛转蕴藉地表现出来。但是,他这种苦闷,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之下,又转为愤激慷慨之音。如: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到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
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这几首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卢藏用《陈氏别传》说:
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  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知也。
他在《蓟丘览古》中,曾经歌颂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燕太子,感激知遇、乘时立功的乐毅、郭隗等历史人物。俯仰今古,瞻望未来,他更深刻地体验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困厄境遇中激愤不平的崇高感情。也正是这种不可遏止的理想和激情,使他唱出了这首浪漫主义的《登幽州台歌》。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苦闷无法解决,使这首诗的情调显得相当孤独。但是,也正是这首诗,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卢藏用说这首诗“时人莫不知也”,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
总之,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作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陈子昂诗歌革新的背景的一项是    (    ) (3分)
A.南朝形式主义诗风盛行;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B.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C.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    
D.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16.陈子昂诗歌革新的内容主要有哪几方面的要求?请作简要分析。(6分)

17.文中画线句“这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你怎么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作文题(70分)
18.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又是人类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
大力量。在对科学的探求中,人类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不但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
认识,而且不断开创出和谐而优美的境界。热爱科学的人们不仅能在实践中获得
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更能养成科学的精神。
    请以“科学之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1届高三摸底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10年9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  (A.mí/mǐ xíng jìn/jìng fú/fó  B.jié /jiē  qiàn/xiān  lòng/nòng  shā/shà C.diào /tiáo lù/lòu zhuó zǎn/cuán D.jué  dù/duó hèng/héng cì/sì)
2.A (B “不可开交”只能用作“得”的宾语,C“芒刺在背”本身含有好像的意思,与“好像”重复 D不合语境,应改为“不知所措”)
3.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也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
4.(1)(2分)如此排名;潜规则与大学排行榜; “潜规则”与“钱规则”
(2)(3分)讽刺了当今大学排名金钱铺路的现象。(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B(阴:暗地里、暗中) 
6.A(②陈述克戬从弟;④百姓为之感动;⑥为后人敬重、景仰。排除这三项)
7.C(事件的前提应在太原沦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围时。“暗中”也属无中生有)
8.(1)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或根据、凭借)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修怨、以、黜) 
(2)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帅、却、讫)
(3)(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家人)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用绳子拴着荡下,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度、草、缒 ) (4分)
参考译文:
张克戬,字德祥,是侍中张耆的曾孙。考中进士后,做过河间县令,吴县知府。吴县是
浙江的大城镇,民风骁悍,喜欢争夺,大姓人家依仗势力把持官府的行为。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谨慎处事,都想做到在任职期间不生事端,能够侥幸离开罢了。张克戬到任后,依靠法律进行彻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朝廷,朝廷召见并授官卫尉丞。当初,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 
宣和七年八月,张克戬做汾州知府。十二月,金兵进犯黄河以南,包围了太原。太原距
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有几十个燕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出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畏惧就撤兵了。张克戬凭功被加封为“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守将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跑了,通判韩
琥接着也阵亡了。张克戬召令士兵和百姓说:“太原已经陷落,我本来就知道汾州城会灭亡呀。但是从道义上讲,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跟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吧。”士兵和百姓都哭泣着不能仰脸看(张克戬),异口同声回答说:“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愿意尽死力听从您的命令。”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约束士兵,谨慎防守。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金兵攻占了平遥,平遥是汾州大镇,长久与金兵对抗,已经首先陷落了。金兵又胁迫介休、孝义诸县,使之投降。金兵占据了汾州南面二十个村庄,准备制作攻打汾州城的器具。金兵派遣两位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戬,张克戬连看都没看就烧掉了。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十月初一,金兵增加上万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极为迫切。汾州城里有十个人散布投降的话,张克戬斩杀了他们示众。各位金兵首领站在城下,张克戬临城大声痛骂,用火炮击中敌人的一位首领,那位首领当场死亡。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杀死都监贾亶,张克戬还在率领众人巷战。金人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人。张克戬回家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一家死了八口人。金兵将领抬着他的尸体依礼节埋葬在后园里,设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庙。情况为朝廷所知,朝廷下诏封赠张克戬为康殿学士,赠送银子三百两、绢五百匹,并在乡里张榜颂扬。绍兴年间,谥号“忠确”。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枫叶飘零,秋景令人思乡;城闭鸟飞,增添诗人孤独;时辰已晚,邻家未归,诗人联想自己久客他乡,“乡心”欲绝。(每点2分,共6分。)
(2)“乡心”欲绝之时,捣衣声传来,引发联想,加重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由写视觉转为写听觉(以捣衣声作结),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4分,每点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惟吾德馨    (2)无为在歧路  (3)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舳舻千里 横槊赋诗  (5)钿头银篦击节碎 (6)则孤陋而寡闻     评分建议:每空1分,错、漏、多一字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11.(1)画中的泥土精细而逼真,使人联想(2)草木郁郁葱葱,着色奇异,使人产生悲壮激情(3)作品给人强烈的印象。(3分。)
12.身材魁梧,追求时尚,缺乏艺术鉴赏力,世俗、浮浅而又直爽。(2分)借记者的口吻来介绍画家,推进情节的发展;(2分)记者对画作的评价,反衬出画家的艺术追求,有利于深化主题。(2分)(6分。)
13.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一幅题为“沼泽地”的油画展开的,提示故事内容;(2分)象征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险恶环境,更好地表现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2分)表达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要保持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深化作品主题。(2分)(6分。)
14.第一次含意是:油画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2分)第二次含意是:在艰难的处境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生追求的作品更是杰作。(2分)
参考要点: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给人深刻的印象;(1分)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1分)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个性;(1分)能够给人带来激情和心灵的震撼,让人从中得到启迪。(1分)(4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15.D (D项是讲使命,非讲背景)
16.陈子昂诗歌革新的内容主要要求体现”兴寄”和”风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一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二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17.(1)齐梁以来两百多年来的作品,缺少“兴寄”“风骨”;(2)陈子昂的作品赞古人,表达了生不逢时的激愤之情,表现出深刻的孤独,空阔,大气,刚劲,悲凉,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作品永远响彻文学史。 (117.92.243.13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语文』  下一个『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